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名品趣     
茶叶不仅色、香、味、形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而且名称优雅动听,充满诗情画意。未见其形,未尝其味,人们往往浏览一下茶叶的芳名簿,一种美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茶名艺术美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探索在胶园内利用橡胶树作为茶树的荫蔽树,构成一种高效(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群体结构的可行性,于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相继在黎明农场七分场一、五队,大渡岗茶场关坪橡胶队和我所六队布置了胶茶间作试验。经试验初步表明:胶茶间作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 一、试验概括(我所第六生产队的试验地)  相似文献   

3.
“雄州银毫茶”的品质特征: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披露隐翠,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银毫条采制要求十分严格,采摘有三大特点:1、摘得早2、采得嫩3、拣得净。每年在清明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历时20天左右,特级银毫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至21厘米,细嫩的芽叶,加之优越的环境条件,为银毫菜优良品质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银毫茶炒制的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揉结合,读中带炒,炒中带揉,搓团显毫,精工细作。银毫茶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采收——摊放轻萎凋——杀青——…  相似文献   

4.
茶林复合生态园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清平 《林业科技》2002,27(3):58-59
试验表明:茶林生态园与对照相比,可增加产量14.3%,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和降低茶叶的酚氨比;在炎热干旱季节茶蓬近表气温和相对湿度分别比对照降低2~3℃和升高9%~19%,土壤绝对含水量比对照提高3%~5%,在冬季和早春其茶蓬近表气温和土温比对照提高1~2.5℃。  相似文献   

5.
机制“要塞曲毫”具有茶索紧细卷曲、色泽绿润显毫、汤色绿亮、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等品质特征。机制该名优绿茶比手工制作工效提高6-8倍,成本节省35%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文内具体介绍了机制“要曲毫”的充程及其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盛仙 《湖南林业》2008,(12):35-35
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民族习俗不同,茶叶品种繁多,这便形成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说来颇具情趣。  相似文献   

7.
汽茶     
《技术与市场》2004,(1):23-2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们已要求改变传统的费时冲泡饮茶方式,开始生产无茶叶渣的速溶茶、罐装茶。当代茶叶消费新流向是更方便、卫生、快捷和具有保健作用,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已丢失掉大量的出口市  相似文献   

8.
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民族习俗不同,茶叶品种繁多,这便形成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说来颇具情趣。湖南嚼茶湖南有些地方的人,喜欢饮用带有烟味的绿茶,并连同茶叶一起咀嚼的癖好。如果客来敬茶,只是就壶斟汤,就会被视为不懂礼节。浙江咸茶浙江余杭人喜吃咸茶。咸茶除了茶叶外,还要加烘青豆、橙子皮和谷芝麻三种茶料,有的还要加几片胡萝卜干。这样,碧绿的茶叶、青青的豆、红红的胡萝卜,像一碗五彩的茶叶三鲜汤。吃完茶,可连茶叶带茶料一起吃光。闽南功夫茶闽南和潮汕一带好饮“功夫茶”。一拳头大小的紫砂壶填…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湘西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莓茶生长,野生莓茶资源丰富.莓茶富含可溶性糖、黄酮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集药食为一体的保健佳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根据莓茶生物学特性,连续4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加工试验,得出了传统家庭作坊制茶工艺.结果 表明:80~85℃山泉水冲泡莓茶效果最佳,最富营养,长期饮用可大大增强免疫...  相似文献   

10.
茶间四品     
日本茶道宗师干利休说“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烧水点茶之间,各人心中那一轮明月与茶色相映,以心品茗,拈花微笑,不经意间也暗合了“会心”这一简单朴素的茶道。茶如同生活,喝茶的时候,茶鲜、水活、器美、艺精固然重要,但与茶有关的心境才是根本。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闲神宁,超然洒脱,就算是喝茶,也能如周作人先生所说“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相似文献   

11.
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是特产于滇黔桂交接地区的国家优质重点保护茶叶树种,也是黔西南州地方特色茶叶"普安红"的原料.本研究首次对黔西南州8株大厂茶野生茶树(Q1~Q8)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和挥发性芳香物质(VAC)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8株大厂茶茶叶中共检测出25种FAA组分,其中...  相似文献   

12.
闲话茶德     
周末,看到一篇关于《茶德》的文章,读后耐人回味。我本不是饮茶一族,对茶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前夜,恰好手边有几份报纸,于是随手抄起读来,忽然  相似文献   

13.
龙井问茶     
  相似文献   

14.
微胶囊茶     
《技术与市场》2004,(2):20-21
传统的饮茶习惯是将茶叶直接用开水浸泡.或将茶叶碎后做成袋泡茶饮用,茶制品种类少且使用方式单一,营养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秋,我再次踏上宁国这片沃土,走进青龙湾、板桥自然保护区,深入山村,探寻岁月深处的老鹰茶,找寻穿越时空的茶香.催我泪下的是工农红军、新四军的故事俯拾皆是,感动我的是乡亲们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老鹰茶让我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6.
超微茶粉是将鲜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和干燥处理后,进行超微粉碎,最终成为200目(气流粉碎式加工)甚至1000目以上的茶叶超微细粉。超微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成分。该技术粉碎细度高,能使茶叶被粉碎到800目以上的细度;其次是粉碎温度低,机械不加冷却系统在连续运转情况下,生产中的粉末温度也绝对不会超过45℃;  相似文献   

17.
杜鹃红山茶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是山茶属的一个新种,与全缘红山茶Camellia aubintegva相似,属常绿灌木,高1—2.5米,枝杆直立向上,密集。叶互生或近轮生,常聚生于小枝顶部,革质,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微被白粉,两面  相似文献   

18.
控制肾茶水提取液的投料量,在30min内浓缩至70°Bx膏状物、制固体饮料。肾茶粉和薏仁粉的混合物(1:1)调节到含水量20%,挤压膨化。或添加1%~2%β—CD掩蔽肾茶粉的苦味与不良气味,两者用于生产“保健茶”  相似文献   

19.
20.
荷露茶     
夏季,是我的家乡荷绿荡漾的时节,也是品赏荷露茶的最佳时节。 我爱喝茶.此生的喝茶记忆中,有一杯茶,令我无法忘怀.那就是荷露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