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井茶机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学文 《中国茶叶》2001,23(3):8-10
一、原料选择 选用适制龙井茶的品种,按标准采摘鲜叶.机制高档茶,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与叶的夹角小,芽长于叶,长度2.5~3.0cm;中档茶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与叶长基本相等,长3.0~3.5cm;低档茶采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的鲜叶,叶长于芽,长度3.0~3.9cm.  相似文献   

2.
英红九号品种系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采用无性系选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的大叶早芽良种,品种芽叶粗壮多毫,产量对照云南大叶增产29.76%,亩产干茶200kg以上。2007年起用英红九号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作原料,研究配套工艺技术,开发出英红九号金毛茶红茶,该产品的品质为外形紧结秀直、金黄色、毫多、锋苗好;香气甜香馥郁毫香显、汤色橙红明亮、滋味甜醇爽滑。目前该类产品价格每公斤2000元以上,产品供不应求。现将英红九号金毛茶采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龙虾茶龙虾茶产于湖南省大庸县境内的袁家界、插旗峪等茶场。这里群山环抱,溪谷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常年多雾,土地肥沃,适宜茶树生长。龙虾茶于“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制,芽叶标准必须是一芽一叶初展,芽长3毫米左右,叶与芽等长或略长于芽,芽叶肥嫩完整。严格坚持六不采:雨水露水芽不采、紫红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虫斑病伤芽不采、细长芽不采、蒂把过短的芽不采。龙虾茶属绿茶类,鲜叶采回后  相似文献   

4.
巴山雀舌     
巴山雀舌产于四川万源县,外形扁平匀直,色泽绿润略显毫,香气栗香高长,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鲜叶采自四川中叶群体种。清明时节采制特级茶,谷雨后采制一、二级茶。采摘标准特级为  相似文献   

5.
1 品质特征外形肥壮、扁直,色泽翠绿,白毫披覆;内质则是用透明玻璃杯冲泡可见芽头几乎全部竖立,看似雨后春笋,具有高浓持久的毫香。且汤色杏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清爽,叶底整齐,芽头完整。2 鲜叶采摘清明前后开始采摘良种茶树上的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初展或1芽1叶,芽叶长度为2~3cm。当茶树新梢长有1芽2叶时,按标准分批采下。采摘不宜过于细嫩,否则成品茶色泽欠绿润而呈黄绿,而且汤色欠绿、滋味欠浓、香气不高。采摘时要求不带鱼叶、鳞片,不采病虫芽叶,不采紫色芽叶、红色芽叶,叶柄不宜采得太长。采下的芽叶…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茶树品种对机械采摘的适应性,筛选适宜宜兴地区机采的茶树品种,以福鼎大毫茶等宜兴地区普遍种植的5个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各品种机采前性状、机采后芽叶组成及产量。结果表明:在福鼎大毫茶、龙井43、浙农139、福鼎大白茶和锡茶5号5个茶树品种中,机采前树冠高度、树幅宽度、叶层厚度、新梢长度、树冠覆盖度均以福鼎大毫茶最高,但其发芽密度最低;龙井43发芽密度最高,但机采前其他性状显著低于福鼎大毫茶;除叶层厚度以外,福鼎大白茶的树冠高度、树幅宽度、新梢长度、树冠覆盖度差异不显著,性状较一致,发芽密度仅次于龙井43,机械采摘的适应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机采后,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的鲜叶和干茶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龙井43的标准芽叶比例较低,福鼎大毫茶的碎片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春茶的品质一般比夏茶高,但如果能采取相应的培育管理和采制技术措施,也能提高夏茶品质。如新昌县儒一茶场就是抓了以下6条技术措施,在10年时间内使鲜叶的正常芽叶比例从37%上升到48%;百芽重从15.3克提高到17.2克;茶芽持嫩性增加了1~2天;干茶平均价从每50公斤142元提高到167元;单产从40.5公斤提高到51.5公斤。使夏茶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浦江春毫     
浦江春毫是浦江县农业局茶叶科技人员在80年代创制并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荣誉证书的名牌产品,在以后的历次复评中,都获得“质量稳定,审定合格”证书。1999年经中国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证书。该茶外形紧卷披毫,细嫩翠绿,香高尚鲜,滋味鲜爽醇和,汤碧明亮,叶底嫩绿匀净。 1.鲜叶的采摘与管理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芽长于叶,以叶片初展且向背卷曲为上,平展为次。不采紫色芽、虫害芽、对夹叶。要求提手采茶,严禁用指甲掐…  相似文献   

9.
夏秋茶在全年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获得夏秋茶的高产优质,就必须掌握好采制技术。 1.采摘。俗话说:“茶过立夏一夜粗”,所以夏秋茶必须增加采摘批次,缩短采摘间隔时间,一般每隔3天要采一批。同时,要注意及时采下对夹叶,因嫩度好的对夹叶,仍然可以做成好茶。 2.鲜叶管理。夏秋季节气温高,鲜叶呼吸作用增强,热量较难  相似文献   

10.
太湖白云茶     
太湖白云茶于1986年在江苏溧阳市上黄茶林场开发成功,1998年5月通过江苏省常州市科委组织的技术和产品鉴定,2002年由溧阳市恒峰茶业有限公司注册“太湖白云”商标。产地江苏溧阳天目湖边,生态环境极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该茶细紧匀直,绿翠显毫,花香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品质优异,于1990年荣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无公害食品证书。其采制工艺如下。1.采摘选用品种为福鼎大白茶良种。开采时间在3月下旬。采摘标准为单芽,长度在2cm以内。要求细嫩匀净,不采雨水芽、露水芽、瘦小芽、病虫芽,不带鱼叶和杂物。用洁净竹篮盛装,轻采轻…  相似文献   

11.
十里春     
十里春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机械与制茶研究室创制的特种绿茶。该茶外形紧结卷曲,绿润披毫,汤色碧绿透亮,滋味鲜爽甘醇,香气浓郁纯正,叶底嫩黄明亮。该产品荣获1999年福建名茶二等奖。十里春应用特种绿茶品种福云10号清明时节的一芽一、二叶,无病虫为害鲜叶为原...  相似文献   

12.
一、龙井茶的采摘 龙井茶采摘精细,级别不同,采摘标准也不同。从春茶开始,由茶芽萌发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时期,对鲜叶有不同的称呼。一般来说,高档茶(特一、特二、特三)应于清明前采摘,只采龙牙(单芽)和雀舌(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长度1.5-2.0cm);中档茶(1级、2级、3级茶)于谷雨前采摘,采下的鲜叶称旗枪(一芽一叶半开展)和糙旗枪(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3-2.7cm);低档茶(4级茶以下)于谷雨后采摘,采下的鲜叶称象大(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长度2.8一3.5cm)。现…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通过收集种植分布于闽北、闽东和闽南20个适制乌龙茶品种(名枞),并调查其幼苗次年春梢生育状况,结果表明1芽1叶初展期和驻芽形成期以金锁匙最早、黄棪其次,奇丹最迟;乌龙茶品种(名枞)萌芽期主要集中于3月中下旬,多数品种从茶芽萌长至驻芽形成历时9~15d。金锁匙新梢长势最旺,其次是梅占、金凤凰、黄棪,而佛手、奇丹、水仙的新生芽叶相对较少;各品种(名枞)持嫩性较弱与乌龙茶鲜叶采制标准相符诹栊缕分钟?异性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在幼苗期存在与成年茶园不一致的鉴定结果,因此在筛选乌龙茶新品种(系)过程中,2~4龄茶苗新梢生育规律及生化分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白岳黄芽白岳黄芽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西齐云山,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初展,一叶抱一芽,形如雀舌,满身披毫,干茶色泽黄中隐翠。冲泡后,香气高爽,汤色清澈明净,兹味鲜醇。叶底芽叶成朵,黄绿柔润,色香味形俱佳,堪为名茶新秀。白岳黄芽采制精细,每年谷雨前采摘,每斤干茶平均有35000个芽头。手工制作,分杀青、毛火、  相似文献   

15.
1973年春,我县郑墩镇双源村魏明西在九龙岗发现二株发芽特早、芽毫特多的茶树;当年秋季用压条法繁育了二十多株,此后又用短穗扦插法繁育,并集中栽植在九龙岗茶园上用其鲜叶原料,采制成烘青绿茶经茶师评定:毫针显露、条索紧直、汤色碧绿、香高昧醇,品质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6.
汝城西山茶     
汝城西山茶产于泉水乡旱塘村一带。它具有悠久生产历史,早在《汝城县志》中就有记载。该茶生长地,海拔850m以上,山峰层叠,溪水纵横,云雾缭绕。具有条索紧结弯曲,色泽银灰,干香浓郁,内含物丰富,滋味醇和浓厚,汤色明亮,叶底嫩绿稍粗,且有一定药用价值等特点,参加全县五年名优绿茶鉴评,连获第一名;参加地区名优茶鉴评会三年连获优质茶奖。西山茶加工工艺程序如下: 1 鲜叶以清明前后一芽一叶为主,要求不带鱼叶鳞片,不采紫色芽叶、露水芽叶、病虫芽叶,不损伤芽叶,鲜叶及时进厂摊  相似文献   

17.
都梁毛尖     
近年来,国营湖南武冈县茶叶示范场积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1988年试制的都梁毛尖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优名茶。该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挺直,白毫满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 1.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露水少的时间开始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采摘时不准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一等奖5篇 1.《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五岭 红”选育报告》 作者:李家贤、曾佛桂、邱陶瑞 谢美婷、林友欣 2.《大银毫茶采制工艺技术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入,广大茶农渴望提高茶叶采制技术,生产优质茶,以为国创汇,对已增收。为此编写这一简要通俗、易学易记的“工夫红茶采制技术要领歌诀”以供茶区村民、乡镇企业从事茶叶工作者参考。一、鲜叶采摘与验收 1、鲜叶采摘采鲜叶,是收获,采养要结合;采蓄当,树势旺,年年高产量。标准采,嫩度匀,须认真执行;一芽尖,两三叶,采摘要  相似文献   

20.
百岛绿剑茶     
“百岛绿剑”茶产于湖北省长阳县清江畔。系大堰职高茶业专业组研制的名茶新秀。在1994年“中华陆羽杯”茶叶评比中荣获湖北省优质奖,同年,又在全国“中茶杯”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该茶品质特征为形美如绿剑,满披银毫,毫香持久,汤色清绿,滋味鲜醇。其具体制法如下。 1.采摘:“清明”前后选用壮芽为原料,芽长标准为1.5~1.7cm。做到不采病虫芽、紫色芽、短小、瘦芽及雨、露水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