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栉江珧[Pinna(Atriina)pectinata Linnaeus]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洋大型贝类,肉质细嫩肥白,营养丰富。鲜贝及“江珧柱”,不仅可供国内市场消费,而且可出口创汇,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就其人工繁育技术要点探讨如下: 1 亲贝选择和促熟培育 1.1 亲贝选择一般选用壳长20cm以上、体质健壮、贝壳无创伤、性腺发育较好的2-4龄成贝作亲贝。在亲贝  相似文献   

2.
栉江珧(Pinna(Atrina)pectinataLinnaeus)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洋大型贝类,肉质细嫩肥白,营养丰富。鲜贝及“江珧柱”,不仅可供国内市场消费,而且可出口创汇。其人工繁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亲贝选择和促熟培育1.1亲贝选择一般选用壳长20cm以上、体质健壮、贝壳无创伤、性腺发育较  相似文献   

3.
5.受精卵清洗和上浮幼虫优选通过人工诱导获得的受精卵要经过清洗,去除多余的精液和发育不良的胚胎,选留发育较好的受精卵进行孵化。洗卵通常采用两种方式:(1)静水法:在亲贝排放精卵后,移走亲贝,关掉气泵,使池水呈静止状态。利用正常的受精卵比重较大、下沉较快的特点,待其基本下沉到池底后,在不搅动池底的情况下,排除池内上中层的池水,使多余的精液和发育不良的受精卵随水排出。再向池中加入干净的海水,静待受精卵沉降后,再排出上中层池水。如此重复3次以上。(2)充气法:在移走亲贝后,加大充气量,使池水呈沸腾状态。亲贝的生殖排泄物含有较…  相似文献   

4.
华贵栉孔扇贝北方工厂化苗种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贵栉孔扇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而在北方少有报道,我们从福建引进批量亲贝,共育出稚贝苗10647 000粒。现将试验过程介绍如下:1亲贝培育 1月16日从福建省东山县购亲贝150kg,除有极个别死亡外,其余全部入室进行越冬培育,共入室亲贝3 500个。培育的水温一直控制在16-17℃(亲贝原产  相似文献   

5.
海湾扇贝自80年代初由美国太平洋沿岸引进至今,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当年养成),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是海湾扇贝苗种人工培育的关键,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l来贝的选择与强化培育1.l亲贝的选择首先选择越冬死亡率小于10%、贝柱指数大于8%的亲贝,其次应选择直肠粗,外套膜伸展、不萎缩,性腺光亮,壳高6厘米左右的亲贝。这样的亲贝摄食旺盛、活力强、成活率高、性腺易促熟,精卵排放比较集中。1.2亲贝入室时间及数量一般根据出苗时间来决定入室时间。实践表明,提前6…  相似文献   

6.
泥东风螺Babylonialutosa(Lamarck)是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笔者于2005年进行了育苗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亲贝培育2005年3月15日收购从琼海市沿海诱捕的465个泥东风螺为亲贝(图见彩中插2),其壳高5.5~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湾扇贝亲代选择对自交子一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水产学报》2007,31(4):443-451
试验从来自同一养殖群体的1000个随机个体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 Say)中选取规格最大(壳长58.3~61.9 mm)、中等(壳长49.5~50.8 mm)、最小(壳长38.9~41.1 mm)的性成熟个体各3个作为亲贝,按规格分成大、中、小3组,利用该贝雌雄同体的特性分别进行各组内亲本个体自交。在相同环境及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各自交组受精率、孵化率、稚贝育成率、海上暂养及标粗期存活率、养成期存活率、壳长壳高体重日增长率和选择反应等指标的差异,分析亲本选择对自交子代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上述各指标看,大规格亲贝优于中规格亲贝(P<0.01);中规格亲贝优于小规格亲贝(P<0.01)。大规格亲贝壳高、壳长和体重的选择反应分别为6.0 mm、5.4 mm和6.3 g,中规格亲贝分别为-0.4 mm、-0.1mm和-0.7 g,小规格亲贝分别为-4.7 mm-、5.3 mm和-7.6 g。大规格亲贝壳高、壳长和体重的实现遗传力分别为0.52、0.49和0.40。研究证明,墨西哥湾扇贝亲代选择对自交子一代生产性能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大规格亲贝自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生长优势,截断选择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8.
一、亲贝的来源和选择标准1.亲贝的来源育苗用亲贝都来源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海域。一般在每年的1月初选择浮筏吊养的成熟虾夷扇贝作亲贝。2.亲贝的选择标准尽量选择浮筏吊养的1.5龄~2龄的成贝,个体壳高在10cm~12cm,外形  相似文献   

9.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虾夷扇贝苗种生产的实践,围绕亲贝培育期间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亲贝的选择1.注意亲贝的产地,要在水清、水流大、无污染、饵料生物丰富的养殖海区挑选亲贝。2.成贝要健壮、无病害,养殖与越冬期间死亡率低。3.壳高10~15厘米,2~3龄,外观完整、无损伤、壳上  相似文献   

10.
一、亲贝选择和培育1郾亲贝选择及入室用做亲贝的海湾扇贝为壳高5~6厘米的1龄贝,体质健壮,肥满度大,外套膜伸展好,性腺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清除贝壳上的附着物,洗刷干净后可入池培育。在选择亲贝时,一定要注意产地,注意亲贝的质量。现在一般入池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2郾促熟培养(1)培养方式亲贝培育密度一般为100~120个/米3,利用扇贝养成网笼或者单层浮动网箱蓄养。采用单层浅水浮动网箱蓄养的优点是浅水层中饵料丰富,氧气充足,亲贝的代谢产物、残饵等可沉积在底层,便于清除死贝和池底积物,亲贝接近成熟时,也不易受到刺激,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1.
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俗称赤贝,是一种大型、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其软体部的加工品“赤贝肉”,具有较高的出口创汇价值。近几年,我们利用夏秋季育苗场相对空闲时间进行魁蚶常温育苗,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亲贝选择1.亲贝的采捕时间因不同海区水温和饵料条件的差异,魁蚶的性腺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在海区底层水温升至20~25℃时性腺逐渐进入成熟排放期。我国的黄海北部海区7~8月份为产卵盛期,故常温育苗多在7~8月份采捕亲贝。2.亲贝的选择方法选择壳长7~10厘米、外形完整无损伤的魁蚶作亲贝。解剖检…  相似文献   

12.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太平洋牡蛎育苗,现将太平洋牡蛎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全人工育苗(一)亲贝的挑选挑选1~2龄个体肥大的健康成贝,以贝壳完整,双壳合抱自然,闭合有力,壳缘锐利,肥满度好的作为亲贝。(二)人工解剖授精目前多采用人工解剖授精来获得受精卵,雌雄亲贝数量按(50~10  相似文献   

13.
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亲贝选择及采捕挑选壳长7 ̄12cm的魁蚶做为亲贝,将壳面有蚀孔和受伤的魁蚶剔除,视个体大小,一般每立方水体准备亲贝2 ̄6个。升温培育在3月中、下旬亲贝入池,室内强化促熟40 ̄50d,待海湾扇贝出池后产卵。常温培育在5月中、下旬以后进亲贝,亲贝室内促熟20 ̄…  相似文献   

15.
1.幼体培育地的选择与清整培育池底质最好为泥沙底,面积10-20亩,深l.5-20米,进排水方便。池底要平整,且向排水口端略有倾斜。在亲贝排卵前一周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待毒性消失后进水3(Hwtoc待用,进水口用60一抓目筛绢过滤。2.亲贝的选择与暂养亲贝一般选择一龄贝,规格为3-4cm,每亩亲贝用量50kg。每年s-6月份,将选好的亲贝放在海区或池塘的一角管养。在亲贝暂养期间,要经常用显微镜观席亲贝性腺发育状况,当肉眼观察卵粒呈松散状,镜检发现有大部分卵子成熟后,可将亲贝取出。放入室内水泥地刺激产百日。3亲贝催产将发育…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马氏珠母贝不同亲本规格对后代的影响,以期为育种和苗种生产中的亲贝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试验从来自同一养殖群体的2000个随机个体马氏珠母贝中选取规格最大(壳长55.89±1.65mm)、中等(壳长48.55±0.81mm)、最小(壳长42.22±2.51mm)的性成熟个体各50个作为亲贝(♀∶♂=1∶1),按规格分成大、中、小3组,分别进行各组内亲本个体群交,在相同环境及试验条件下分析亲本选择对子代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规格亲贝优于中规格亲贝(P〈0.05);中规格亲贝优于小规格亲贝(P〈0.05);马氏珠母贝亲代选择对子一代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P〈0.05)。这表明马氏珠母贝大规格亲贝群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截断选择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任宗伟  王昭 《齐鲁渔业》2002,19(12):2-2
1.亲贝的选择 海湾扇贝亲贝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浅海越冬成活率和育苗效果。海湾扇贝亲贝选择标准为养殖海区无污染,个体较大且均匀,无杂贝藻等附着物。养殖海区污染则亲贝性腺发育下降,个体差异大则性腺发育不同步,杂贝藻过多则洗刷时易造成机械损伤。 2.亲贝的运输 首先要选择好运输时间,装车、运输、分笼、海上挂养等一系列工作不仅要考虑到气温、海浪等因素,更要保证海上挂养工作必须在白天完成,夜间操作会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花纹文蛤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不同花纹并且性腺成熟较好的文蛤亲贝进行阴干刺激,在水温约30 ℃,海水相对密度1.016~1.018,pH 7.9~8.1的条件下采用升温刺激、异性产物等诱导方法促使其产卵排精.共育出2组文蛤苗种.亲贝于2004年6月30日(即自交组)排放的精卵经过受精后,受精卵在底面积为0.1 m2、体积为60 L的水桶中,经过孵化、附着变态等生长发育过程, 至9月6日, 共得到平均壳长2.18 mm,壳高1.87 mm的稚贝8703个,共15.57 g;经过室内培养至12月8日,测量得到壳长8.32 mm, 壳高7.03 mm的幼贝1843个,共150 g.至2005年6月28日,得到壳长19.22 mm,壳高16.39 mm文蛤2.5 kg.亲贝于7月9日(即杂交组)排放的精卵受精后,经孵化、附着变态等生长发育过程,至9月6日,共得到平均壳长4.19 mm,壳高3.71 mm的稚贝12721个,共102.50 g.至12月8日,测量得到壳长15.32 mm,壳高12.93 mm的幼贝4999个,共4000 g.2005年6月28日,称量得到壳长28.06 mm,壳高22.73 mm文蛤30 kg.在文蛤幼虫培育及稚贝培育过程中,观察了文蛤稚贝生长状况及贝壳花纹的形成变化过程.试验中发现文蛤稚贝生长状况较好,并且稚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贝壳出现不同形状的花纹.  相似文献   

19.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丽 《科学养鱼》2002,(12):13-13
提高海湾扇贝的孵化率是育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莱州市水产研究所的有关技术人员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一、亲贝的选择与越冬1.选择生殖腺饱满,个体大,外观完整的亲贝。亲贝入车间后先稳定2天,水温为自然温度3℃,;暂养密度为90~100个/米3。2.建议采用室内越冬,每天换入1/3或1/2的自然海水,5~6天吸污一次。二、亲贝的暂养促熟亲贝的培养是基础,亲贝生殖腺发育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获卵质量的高低。1.注意有效温度的积累,控制水温升降的速度。亲贝前期每天水温提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