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树型金银花中银一号与不同蔬菜套种的立体栽培模式。[方法]树型金银花中银一号与萝卜、辣椒和甘蓝进行金银花+萝卜+甘蓝、金银花+辣椒+甘蓝2种不同模式套种,每种套种作物设计1.0、1.4、1.8和2.2 m4种种植幅宽,分为4个区组,每区组2个小区。[结果]套种萝卜以幅宽2.2 m效果最好,产值159 940.48元/hm2,收益为97 901.79元/hm2。金银花+萝卜+甘蓝种植模式,产值和收益随幅宽的增加而增加,幅宽2.2和1.8 m的最终效益分别为106 845.24和105 595.24元/hm2。金银花的产量随套种辣椒的幅宽增加而减小。套种幅宽1.0、1.4、1.8和2.2 m的分别减产863.39、1 077.53、1 102.23和1 273.66 kg/hm2,减幅达7.3%、9.1%、9.3%和10.8%。[结论]江汉平原种植金银花中银一号套种萝卜比辣椒更适宜。金银花+萝卜+甘蓝种植模式以在金银花行间套种1.8 m幅宽萝卜为宜,金银花与萝卜之间的间距以50~80 cm为宜,其效益可达105 595.24元/hm2。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是常用大宗中药材,用途广,价值高。但金银花生长周期长,3年才进入盛花期,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山东荷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探索出扩行缩株、合理密植、间套药材、以药养花的高效套种模式,实现当年栽花,当年见效。在金银花行间套种其他中药材的种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仅以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板蓝根为例:春、  相似文献   

4.
在推广该技术过程中,根据大豆品种特征特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棉花、麦类等经济作物种植多的特点,开展了与大豆多种形式的套种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不同套种方式产量表现1.棉花套种大豆采用育苗移栽,棉花4月5~10日播种,营养钵育苗,棉花行距120厘米,行间种植两行  相似文献   

5.
大豆5∶1行间套种高粱(玉米)是在全程免耕,大豆加密种植的基础上,每隔5行大豆,在其行间又加密种植一行高粱或玉米的创新耕作方法。此方法大豆行距为45cm,株距20cm双株,  相似文献   

6.
大豆5:1行间套种高粱(玉米)是在全程免耕,大豆加密种植的基础上.每隔5行大豆.在其行间又加密种植一行高粱或玉米的创新耕作方法。此方法大豆行距为45cm,株距20cm双株,高粱、玉米在45cm大豆行间种植,高梁株距为9.5cm单株,玉米株距20cm双株.与两边大豆行间距为22.5cm.不单独占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大豆5:1行间套种高粱(玉米)是在全程免耕,大豆加密种植的基础上,每隔5行大豆,在其行间又加密种植一行高粱或玉米的创新耕作方法.此方法大豆行距为45cm,株距20cm双株,高粱、玉米在45cm大豆行间种植,高粱株距为9.5cm单株,玉米株距20cm双株,与两边大豆行间距为22.5cm,不单独占耕地面积.此耕作方法2008年开始试验,2009年开始示范,2010年在示范基础上,生产中实际推广了95.6hm2.  相似文献   

8.
周口市花生套种玉米种植模式,近几年得到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为及时摸清套作模式的产量及效益情况,采取定点定位的系统调查方法,对花生套种玉米的5种间作模式进行了大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花生套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之间产量和经济效益表现有差异。以种植模式10行花生+2行玉米种植的花生产量最高(4 010.5 kg/hm2);以种植模式8行花生+2行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最高(22 168.10元/hm2),产投比最大(4.89)。  相似文献   

9.
赵华 《现代农业》2010,(11):5-5
<正>韭菜套甘蓝是武山县川道地区群众普遍采用的一种套种模式。该模式以韭菜生产为主体,在不影响韭菜产量的前提下,利用其养根期间的行间套种甘蓝,一般甘蓝亩产达1000多千克,经济效益显著。其农时安排是:韭菜于4月中  相似文献   

10.
以华南205木薯和桂早2号大豆为试材,以不同模式进行间套种,通过对其农艺性状、产量以及试验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间套种模式对木薯与大豆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间套种模式对木薯和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并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在固定的木薯种植规格下,以每畦2行木薯间种3行大豆的模式的纯收入最高。  相似文献   

11.
详述了“春玉米 +花生 (毛豆 )—秋玉米 +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结了该种植模式在生产中的经验 ,认为该种植模式操作简单 ,充分利用空间 ,合理调节矛盾 ,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花生转录组测序结果和GenBank EST数据库,首次从花生中克隆了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命名为AhF3H,GenBank登录号为KF312218。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hF3H与其他植物F3H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AhF3H与大豆、野生大豆F3H的亲缘关系较近。在花生紫色种质材料及丰花1号中,AhF3H的相对表达水平同花青素含量呈正相关,表明AhF3H在花生花青素合成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在其幼叶展开期间经常受到霜浆的危害,如何提高其幼叶的低温抗性对于延长其生长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水曲柳幼叶中分离完整叶绿体,然后使具有半乳糖专一性的花生凝集素和大豆凝集素结合至水曲柳叶绿体外膜,此后经-10℃冰冻处理3h,经测试,它们对外膜膜脂的流动性的影响不同。大豆凝集素的 疏水性小于花生北集素的疏水性。大豆凝集素降低了膜脂酰基链和甘油主链的流动性,而花生凝集素则增强了这两个部位的流动性,这与它们的疏水性大小相关。这表明花生凝集素能在冰冻条件下增加水风柳叶的叶绿体外被膜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旱地大豆和花生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为提高作物种植效益及缓解南方红壤旱地作物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花生单作(CK1)、大豆单作(CK2)为对照,设2行花生//2行大豆(J1)、4行花生//2行大豆(J2)、8行花生//2行大豆(J3)3种间作种植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花生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花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作总面积产量、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大豆在间作模式中则处于优势地位,与其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可提高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并显著提高间作总面积产量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P<0.05).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情况,花生//大豆间作处理中以J1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纯收益达4223.07元/ha,产投比为1.31.[结论]花生//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作大豆,而与单作花生无明显差异,其中,以2行花生//2行大豆的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佳,可在江西红壤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菜种子为受体,初步研究了大豆不同部位(根、茎、叶)、不同浓度(0、10、20、30、40和50 g/L)水浸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部位的大豆水浸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根长和苗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三者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也有所增强;而在同一浓度下,大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强度顺序均为根茎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1989和1990两年內在山西省中、北部进行的钾肥肥效试验结果。大豆在怀仁试点、棉花在太谷试点、大白菜在太原南郊试点和孝义试点及茴子白在太原南郊试点施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进一步分析其增产效益得出,除怀仁试点大豆施钾亩增纯收入不大外,其余施钾增产效益特别明显,施钾亩增纯收入达30—200余元。同时施钾还能显著地提高大白菜和茴子白的抗病能力。而大豆在忻州试点及棉花和玉米在孝义试点施钾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快速检测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大豆油、花生油、掺有大豆油的花生油GC-MS指纹图谱,并分别匹配特征峰,通过特征峰比对,快速辨识花生油与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结果]花生油指纹图谱匹配了9个共有峰,掺伪花生油指纹图谱共匹配了10个共有峰,利用共有峰差异可快速筛选掺伪花生油。经过质谱数据库分析,掺伪花生油中增加的色谱峰为C18∶3不饱和脂肪酸,大豆油掺伪量最低检出限为5.5%(V/V)。[结论]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也为其他油脂掺伪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流故道区立体农业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北省安国市粮药组合、滦县粮菜组合、永清县果粮组合模式,具体分析了各种作物的投入、产量及净收益.结果表明:小麦瓜篓比小麦玉米增效55.7%~64.7%;大蒜套种玉米复种大白菜模式比单一玉米小麦的传统种植模式增效122%左右;梨树-花生种植模式比单一梨树增效13.3%,比单一花生增效82.6%.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类型,将河北省河流故道区现有的立体种植模式,分为粮粮、粮果、粮油等八大类型,并分析比较得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32种立体农业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间作与覆盖对茶园生物多样性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幼龄茶树与山毛豆、花生间作及覆盖蔗叶、芦苇叶对生物多样性和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幼龄茶园中茶行间种豆科作物并覆盖后,能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特别有利于增进蜘蛛等天敌的种类与数量及对害虫的生态控制能力,从而增加茶叶产量。其中,覆盖甘蔗叶与间作山毛豆效果更好,节肢动物多样性为0.8156,蚯蚓种群数量增加显著,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