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辽西北风沙干旱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区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更新问题深入系统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永续发挥为总目标,确立沙区农防林合理的更新龄、更新方式和方法,为沙区农田防护林总体效益的持续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的防护及增产效益,在省外普遍得到重视,在云南是否需要农田防护林,亦应得到有关_疗面的关注。农田防护林不仅具有防风固沙、减少农业气象灾害的功能,而且还有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可塑性和稳定性,使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作用。试验证明,农田防护林中小麦增产10—25%,水稻  相似文献   

3.
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各种防护效益为目的而营造的人工林。它的种类很多,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环境保护林、四旁绿化林等。近年来,国外对防护林的营造和研究越来越重视,有关防护林的生理生态、规划设计、林种配置、树种选择与混交、防护效益等各方面的学术论著、试验报告、调查报告、消息报导、专业会议文集等越来越多。其中某些研究动态值得我们予以注意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泛沙地小网格林网对小麦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津县黄泛沙地的农田防护林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选农田防护林网背风面距林带不同距离处小麦产量指标等的测定,研究了农田林网的增产效益。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能够增加小麦的产量,各个林网内小麦的平均籽粒产量和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麦田,300m×400m网格林网小麦增产率和千粒重增幅最大,260m×300m网格林网小麦增产率和千粒重增幅次之,130m×300m网格林网小麦增产率和千粒重增幅最小。通过对夏津县黄泛沙地农田防护林网对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明确农田防护林在黄泛沙地起到防风固沙兼顾生产效益的防护作用,为黄泛沙地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分生长过程和林况变化过程的分析,得到了林分后期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的变化过程,然后根据农田防护林经营的目的,提出其合适的更新采伐时间,这种通过林况反映效益变化的方法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沿海防护林对农业减灾增产的初步研究及价值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防护林对农业减灾增产的效益明显,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的分析研究,核算出沿海防护林对文旦、柑桔、水稻的减灾增产价值分别为26 600、3 124、585元.hm-2.a-1,台州市沿海防护林对农业减灾增产总价值为9 934万元.a-1,平均单位面积农田的增产价值为1 834元.hm-2.a-1。  相似文献   

7.
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雨森 《林业研究》2002,13(4):289-293
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网体系。本研究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网全方位的防风作用、防霜作用以及林网内的综合气候效益场。在林网内,全方位防风效能大于10%的区域为防护效益区。作物产量和质量分析表明,林网的防护范围为25倍树高。根据高生长分析确定了构成农田防护林主要杨树品种的成林高度。根据综合分析确定适宜农田防护林网的规格为400m×400m。图7表3参11。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国内外对护田林带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林带对调节气候、保护作物、提高作物产量所发挥的作用。我省陕北农业生产常受到风灾、沙灾和干旱的严重威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几年来各地营造农田防护林,逐渐实现林网化。这些地方的经验也证实了,林带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及增产效益。对于陕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的研究资料还不多,对林带的防风效能还缺乏深入的研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标准化”在各项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前言农田防护林是改造自然面貌,保证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一九七一年全区林业会议精神,五年完成农田防护林的要求,及早地提出农田防护林的合理营造意见是当务之急。因此,由巴盟农研所、内蒙林研所、杭锦后旗林业工作站、杭锦后旗气象站等单位共同组成了农田防护林调查组,进行黄灌  相似文献   

10.
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效益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防护林体系是以防护林为主的、多林种结合的、并以防护效益为主的、多功能和多效益的有机整体[1].因为它在提高生物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研究证明,业已建成的农田防护林,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它不仅为大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农林复合系统的理论.笔者力图博采众长,对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效益及其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桂林村农田防护林建设以林网为主体,进行林、田、水、路和渠的综合治理,林带采用“窄带少行”,减少占地面积,防护效益显著。效益观测结果表明:在防护林庇护下,改善了气候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主林带背风面风速可降低29%—43%,全年平均气温提高0.5℃,冬季提高1℃,地温年均提高0.5—1.0℃,早稻年均增产29.2%,晚稻年均增产17.7%。  相似文献   

1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阻沙规律及防护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洲边缘及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最重要的作用是降低风速、控制农田土壤风蚀、防止或减轻地表起沙和风沙入侵,为农业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绿洲农田防护林是绿洲防风阻沙、控制风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位观测实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类型的防护林防风阻沙的基本规律及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立监测样地连续5年对辽西北风沙区营造的杨树+樟子松、杨树+沙棘混交防护林防护区域和对照(农田)的风蚀情况进行调查,对受防护林保护的农田和对照(周围没有防护林的农田)农作物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造林能显著减轻风沙区风蚀危害,5年期间,项目林内风蚀比对照减轻9.3%~55.5%;造林后,受防护林保护农田产量比对照增产幅度为4.0%~15.3%。通过大量走访风沙区农民可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营造防风固沙林后,辽西北风沙区的农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10%~30%。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的几项主要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带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泰来县的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为试验基点,对防护林网内的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防护林网的增产效果及防护面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地防护林网内以系统聚类法分成的高产区、增产区和平产区,玉米的茎高、穗长和底径的差异极显著,高产区可增产310.5%,增产区可增产142%,防护作用明显.为增加防护面积,达到防护面积90%以上的防护目标,应在网格内增设复合林带,在樟子松林带内栽植杨树大苗,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范志平,姜凤歧,林鹤鸣,朱教君(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为达到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并永续利用,防护林体系必须具有在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及树种、群落和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特征。因此,构筑大面...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宽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农田防护林已构成一个防护体系,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的社、队,对防风固沙,蓄水保土、保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产量等方面,都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据调查目前已营造起来的农田防护林有的网格过大,网内的农田不能全面受益;林带有的过宽,不仅增加了占地比率,也相对的降低了防护效应。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对农田防林网格大小及林带宽度进行了观测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赤峰东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以及林带的增产效益、动力效益、热力效益、水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在该地区进一步发展农田防护林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坝上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农、林、牧各业生产的巨大潜力。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也愈感迫切。为此,我们对坝上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益作了初步调查,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