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烂铃成为棉花生产上一大障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引起棉花铃期烂铃原因有病害因素、虫害因素、气候因素、栽培因素,介绍了防治棉花烂铃的措施,以期为棉花烂铃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薄膜覆盖棉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生育期提早,伏前桃比重增大,棉花烂铃愈来愈严重,直接影响纤维品质与棉农经济收益。我们于1983、1984两年进行了棉花的烂铃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现报导于下。 (一)棉花烂铃的病因分析 棉花烂铃,是由烂铃病菌侵害引起的腐烂现象。1983、1984两年,在整个烂铃期间,  相似文献   

3.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中后期的烂铃,是影响棉花高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巧用药剂预防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 (一)看铃龄,确定施药时间。据田间观察,棉蕾成铃后,铃龄较短或铃龄较长的棉花烂铃并不多,40天左右的棉铃烂铃最多。一般10~15  相似文献   

5.
棉花花铃期是棉花植株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及时科学地进行“三打”式枝条整理是棉花花铃期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烂铃是影响棉花产量,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导致棉花减产,还影响棉花的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弄清棉花烂铃原因,对症采取预防措施,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加植棉效益的关键。1发生原因棉花烂铃主要发生在接近成熟期的棉铃。  相似文献   

7.
棉花铃数和铃重是影响棉田产量水平的重要因子.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等不断推广,棉花的单株铃数和每hm2铃数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同棉田间的单铃重却存在着显著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北疆棉区的铃重减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8.
烂铃危害已成为影响湖北棉花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对湖北棉区棉花烂铃的发生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品种选育、药剂研发、栽培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棉花烂铃的对策,并提出了加大对烂铃成因和预防措施的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花期不同,吐絮期相同的棉铃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无限生长习性,不同铃期、不同环境条件和植株内部营养状况的改变,致使不同部位棉铃的纤维品质不同。棉纤维品质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乃至在每粒棉籽上的分布状况,前人已做过不少研究。棉花科学工作者为从理论上找出规律,以提高棉花纤维品质,通常采收中期花作为品质鉴定的试样。也有一些试验,常用开花期扣牌作标记,吐絮期采收标记铃来衡量各种措施对棉花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程度。实践证明,在相  相似文献   

10.
姚大瑞  杨可胜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62-165,175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除早蕾数及喷缩节胺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五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与实际相吻合,五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和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棉花种质资源对棉花大规模生产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本文对2016—2017年引进的62个陆地棉新品种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品质特性的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收集的新材料以中早熟棉为主,铃重以中等大小为主,衣分中等,悬殊较大,马克隆数值普遍偏大。  相似文献   

13.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16.
棉花花铃期生育特点与肥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总结棉花花铃期的生育特点,能够充分认识到花铃期棉花栽培重点,以此作为依据去指导花铃期的肥水管理。而棉花花铃期的田间肥水管理实效,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棉花最终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对棉花花铃期的田间肥水管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棉花花铃期指的是从开花到棉铃吐絮的这一时期,该时期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阶段,棉花植株也逐渐由前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变为以生殖生长为主,其茎、枝、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是安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由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植棉效益的提高,据测定,和健铃比较,烂铃铃重减轻40.2%,皮棉减少52.7%,衣分降低22.1%,绒长缩短40.2%,强度降低48.9%。如何防治棉花烂铃,成为植棉效益再提高的主要问题。一、棉花烂铃形成的原因棉花烂铃每年都有发生,但烂铃率差异较大,除品种、密度、播期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因为棉花烂铃是由铃疫病菌侵染引起的。此病菌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蔓延发生为害最重。因此,在棉花结铃盛期,降雨量大小,连阴雨日的多少,是决定烂铃多少的主要因素。连阴天多,降雨量大,光照少,棉田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造成烂铃发生。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气象条件与棉花烂铃关系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棉花烂铃的规律:即高产棉田重于低产田,棉株下部多于上部,涝年烂铃重于旱年,早播棉田重于晚播棉田,密度大田间荫蔽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是舞钢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棉花铃病是舞钢市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顽症,对棉花生产影响很大,不但造成减产,而且引起棉铃烂铃僵硬,使棉花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了棉农生产的积极性和种棉效益。为此,笔者针对舞钢市棉花铃期病害发生规律,结合多年来的探索研究,总结出棉花铃期病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棉花铃期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一、棉铃病害的症状特征1.棉铃疫病多发生于中下部果枝的棉铃基部,棉铃苞叶下的  相似文献   

19.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南北棉区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总的来看,棉花烂铃南方重于北方,多雨年份重于干旱年份,早发棉田重于晚发棉田。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棉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20.
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是我国棉花栽培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棉花实现高产量、高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探究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提供了动力,推动该理论不断为棉花的优质高产量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通过概述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并分析其新发展趋势,探究了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