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鱼易感染“三病”,即烂鳃、肠炎、出血病。在这三种病中,目前对烂鳃、肠炎病已有较好的防治方法,而出血病因为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鱼病,对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刚开始摸索,研究得不深。尤其是对“三病”并发症,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开展对草鱼烂鳃、肠炎、出血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对培育优质的大规格草鱼种、提高其成活率、提高其成鱼养殖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把我所二年来对草鱼“三病”的防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爱萍 《科学养鱼》1996,(11):19-19
鳗鱼烂鳃病的防治鳗鱼养殖过程中,烂鳃病较为常见。引起烂鳃的病原很多,通常可发现有几种病原共同危害,本人将自己养殖实践中所遇到鳗鱼烂鳃的防治介绍如下。诊断:从清晨到傍晚,可看到鳗鱼停留在食台附近或贴伏于池壁,侧游,鳃一面大一面小,俗称“单鳃”。有时鳗鱼...  相似文献   

4.
用鳜鱼、广东鲂、青鱼三种优质鱼类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分子氨试液里暴露72h后,转移到含烂鳃病致病菌的试液里感染72h;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鱼经过分子氨致毒后在烂鳃菌感染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烂鳃病,NH3-N浓度0.190和0.252mg/l两个浓度72h的感染率达100%;72h 0.159mg/l(NH3-N)是诱发三种池养优质鱼类烂鳃病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5.
正草鱼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我国草鱼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多,春末夏初一般是"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根据烂鳃病发病原因可分寄生虫性、真菌性和细菌性三种。寄生虫性烂鳃病例进行镜检时,可发现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或黏孢子虫等常见寄生虫;而真菌性烂鳃病例的镜检则会发现鳃霉菌丝;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包括鱼害黏球菌等。目  相似文献   

6.
正烂鳃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老三病"、败血症以及暴发病、并发症、综合征等鱼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烂鳃"伴随发生,尤以草鱼最易患发烂鳃病,凡鱼患鳃病均以"烂鳃"为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症状非常明显,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虽是常见病但又是不易治好的鱼病之一,也是最易造成死亡的主要鱼病,现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鲤鱼和锦鲤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对象,烂鳃病是鲤鱼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几年鲤鱼烂鳃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发病后养殖者和鱼病防治人员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而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鱼和锦鲤中广泛流行,并引起发病鱼烂鳃的症状,与细菌性烂鳃很容易混淆。由于大家对鲤鱼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控  相似文献   

8.
赖勤  喻海石 《内陆水产》2002,27(4):40-41
近几年来,我省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治病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鱼病流行严重。现将我省常见的几种金鱼疾病的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烂鳃病1.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曲挠杆菌。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有时鳃丝末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发病季节终年可发生,以春末夏初(4~10月)为多见。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3)
<正>烂鳃病,水产养殖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按理养殖户对烂鳃病并不陌生,而且都能一眼就认出患病鱼是否患有烂鳃病。但是,通过笔者的走访发现,许多养殖户虽然能辨别鱼鳃是否溃烂,但用药后却常常治不住;或者以前治疗烂鳃非常有用的药,下一次用却没有明显的疗效,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养殖户只认得出烂鳃,却不能清楚的认识引起鱼烂鳃的主要发病诱因,因而造成下药不对症,浪费了治疗的宝贵时间,使病鱼继发其他新的病症。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00,294(5)
每年的5-10月份的高水温期,特别是水中有机质突然增多,水质恶化的鳗池,容易发生鳃霉病。鳗额鳃霉病是由血鳃霉寄生于鳗闻鳃部微血管内引起的病害。患病的鳗阐外表几乎看不到特殊症状,打开鳃盖,可以看到鳃部糜烂缺损,常被误认为是烂鳃病,病重时鳃板大块缺损,有污点斑,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除鳃外,其他器官均无特殊病变,病鳗在水面无力缓游。鳃霉病的病情往往表现为急性型,开始发病时,发现少数鱼死亡,到第2-3天,突然出现大批死亡。诊断可取鳃组织制作压片镜检,若血管内含有菌丝(通常其内有较多的抱子…  相似文献   

11.
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极易发生 ,危害严重。笔者对龙屯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已收到较好效果。1 病因 细菌性烂鳃病是柱状屈桡杆菌 (Fleex ibavtercalxmnaris)引起的鱼病。由于饲料原料来源不一 ,有时保管不善 ,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添加不足。水库管理不当 ,饲养初期投料不足 ,鱼体质弱 ,抗病力差。又由于水库多年施化肥养鱼 ,水质被污染 ,鱼体免疫力低下 ,易感烂鳃病。2 发病症状  1998年 7月 19日水温 2 7~ 2 8℃ ,龙屯水库网箱鲤鱼发生烂鳃病。病情来势凶猛 ,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00,298(9)
鳗鲡鳃霉病是由血鳃霉寄生于鳗鲡鳃部微血管内引起的病害。流行季节为每年5-10月的高水温期,特别是水中有机质突然增多,水质恶化时的鳗池,容易发生此病。患病鳗鲡外表几乎看不到特殊症状,打开鳃盖,可以看到鳃部糜烂、缺损,常被误认为是烂鳃病,病重时鳃板大块缺损,有污点斑,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除鳃外,其它器官均无特殊病变,病鳗在水面无力缓游,鳃霉病的病情往往表现为急性型,开始发病时,发现少数鱼死亡,到第2-3天,突然出现大批死亡。 [病理过程]鳃霉通过菌丝产生大量孢子散落于水中,孢子与…  相似文献   

13.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2,(12):55-55
生态防治鳗鱼烂鳃病 鳗鱼烂鳃病分为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烂鳃和霉菌性烂鳃,但为害最为严重的主要是细菌性烂鳃和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的烂鳃,为害的规格大多数是中成鳗。  相似文献   

14.
李正飞 《齐鲁渔业》2002,19(2):20-20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其发病时间长,对草鱼危害极大,尤以2龄草鱼最易发病,而且常以2种或3种病并发。一些养鱼户采用土霉素加维生素C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100%。 用药方法是:在草鱼“三病”始发期,  相似文献   

15.
草鱼“三病”防治法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常并发流行,其感染率高达90%,严重地影响了草鱼的产量。由于草鱼“三病”的病原体都属革兰氏阴性菌,经本人多年实践摸索出“强氯精”(三氯异腈尿酸)治疗草鱼烂鳃、赤皮、肠...  相似文献   

16.
分子氨诱发池养鱼类烂鳃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瑞兰  冯志荣 《淡水渔业》1999,29(10):11-12
用鳜鱼、广东鲂、青鱼三种鱼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分子氨试液里暴露72h后,转移到含烂鳃菌的试液里感染72h,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鱼经过分子氨致毒后在烂鳃菌感染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烂鳃病,NH3-N浓度0.190mg/L和0.252mg/L两个浓度72h的感染率达100%;72h0.158mg/L(MH3-N)是诱发三种池养鱼烂鳃病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
娄元永  张辉 《齐鲁渔业》2001,18(3):32-33
1995年以来,山东省新泰市网箱养殖建鲤过程中,广泛流行烂鳃病,发病率高,且多次发病,每次发病都造成很大损失。其中1996年10月发病严重的网箱,死亡率达到20%,其后1997~1998年的10月份都发生1次大的病情,损失逐年增大。1998年起在泰安市水利水产局及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烂鳃病的发生。1 病原、症状1.1病原据专家诊断,病原体为纤维粘菌科的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1.2症状体色发黑,在水面或网箱四角漫游,不吃食,鳃…  相似文献   

18.
宋进美  张开登 《淡水渔业》1999,29(12):33-34
镜鲤又称散鳞镜鲤,我市于1999年7月底从外地引进镜鲤亲本120尾,平均体重2-5kg,全部为雌性,因途中运输死亡6尾,入池后尚存114尾。20天后发现镜鲤亲本患有烂鳃病,且蔓延迅速,我们随即进行了诊治,很快控制了鱼病的发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1 疾病发生情况及症状1-1 发病情况。镜鲤亲本运抵我市后,放在本市北庄镇鱼场的1号和2号鱼池里,8月18日发现池鱼摄食不旺,8月19日发现死鱼1条,管理人员捞起检查,有明显的烂鳃病症状。8月20日,管理人员采用常规的池塘消毒法,全池泼洒1mg/L的漂…  相似文献   

19.
笔者结合近几年在鱼类鳃病防治方面的一些见解与经验,对各种鳃病的防治做一介绍。一、细菌性烂鳃一般我们说的烂鳃病就足指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本病是草鱼最重要的常见病害之一,且常与肠炎、赤皮病并发,使病情复杂化,成为通常所说的“草鱼三病”。其主要症状有三个:开天窗、头发黑、鳃上有淤泥。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20.
鳗康达Ⅱ治疗鳗烂鳃、烂尾病效果好鳗烂鳃、烂尾病是由粘液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国内一直沿用食盐浸浴和内服土霉素方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如1993年镇江谏壁电厂养鳗场发生鳗烂尾病,一天死亡黑仔鳗2—3千尾,价值2-3万元。现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最新抗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