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柚木(Tectona grandis)混交林、格木纯林以及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总蓄积量能提混高13.66-49.14 m^3/hm^2,不同树种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配置模式之间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及其年均生长量等指标差异显著。多树种混交模式中格木、降香黄檀的平均树高分别比相应纯林提高2.33%-30.23%和10.71%-19.64%,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5.15%-27.27%和12.50%-20.83%。与格木+柚木混交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8.70%-21.74%和8.70%,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24.59%-37.70%和33.33%-36.46%。综合分析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格木、降香黄檀、柚木等的高径生长,促进干形发育,且在促进林木胸径生长上有显著作用,该模式对于珍贵树种长周期大径材的培育切实有效,但不同树种配置及其比例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条山林区位于山西省南端,是典型的土石山区。从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的选择、树种配置、混交类型、混交方法、混交比例、模式配置等方面介绍了混交林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3.
彭德志 《湖南林业》2002,(10):24-24
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混交林,在确定主要树种后,怎样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至关重要。因为选择的混交树种即要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点和生态要求等方面一致,又要考虑混交树种本身的适应性,达到营造混交林的预期目的。因此,混交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如下具体条件:1.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以提高林分的稳定性。2.混交树种最好与主要树种之间的矛盾不太大。较理想的混交树种应生长较缓慢,较耐荫,其根型以及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与主要树种有一定的差别。3.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没有共同…  相似文献   

4.
树种空间隔离程度是研究林分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用混交度来进行描述。现有的各种混交度指数在描述对象木与最近邻木为其他种的概率时只有相同种或不同种两种结果,不能完全说明树种的混交程度。在传统混交度的基础上结合树种谱系关系提出树种混交度的概念,以湖南省内5个林区的25块样地数据,对传统混交度与树种混交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使用树种混交度进行了林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树种混交度与传统混交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能进一步细化结构单元中树种的隔离程度,可运用于林分空间结构的评价与优化。  相似文献   

5.
6.
《河南林业科技》1993,(2):47-48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赵本虎等1984年开始进行杉开木混交造林树种的选择研究。根据选择伴生树种的原则,选出漆树、水杉、桤木、灯台、柳杉、檫木、香樟等7个树种作为混交树种进行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7.
在闽南沿海沙地引进3种桉类树种、3种松类树种进行试验,并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马占相思、乌墨、柠檬桉混交林。经4年观测认为,柠檬桉、巨尾桉、刚果桉3种按树在沿海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小分别为巨尾桉>刚果桉>柠檬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3种松类树种只有湿地松在砂质海岸适应性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长势弱;木麻黄与湿地松、柠檬桉混交效果比木麻黄纯林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柳杉10 a营造纯林、与枫香混交造林、与鹅掌楸混交造林的对照试验研究:柳杉与枫香、鹅掌楸等阔叶树混交营造柳杉混交林,既能改善林地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柳杉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病虫和风雪危害,增强柳杉林的抗灾能力。柳杉适宜和喜光、深根性的中山速生阔叶树种(常绿阔叶树或常绿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9.
由于干旱区环境条件的限制,除了在树种选择、立地分析及密度管理等技术上作充分的研究,还要注重树种间的搭配问题。采用不同树种进行混交造林,是干旱区造林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造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固氮树种与马尾松混交,对促进马尾松生长作用十分显著,并可不断增加林地土壤肥力,保持地力资源的永续利用。树种搭配模式主要有:马尾松×杨梅、胡枝子,马尾松×南岭黄檀、胡枝子,马尾松×江南桤木、胡枝子。  相似文献   

11.
厚朴丰产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营造厚朴丰产林必须要抓好林地选择、合理密度、细致整地、良种壮苗、精细栽植、科学施肥、中耕抚育、适时间伐、防治病虫九个技术环节,以促使厚朴营造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宝中铁路防沙护路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宝中铁路防沙护路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4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沙枣、柠条、花棒、柽柳、沙木蓼等5个较耐干旱且生长稳定的树种,并选出了其适生的土壤类型、造林密度、适宜的灌溉定额以及提高沙枣造林成活率的修剪措施,使年降水量200mm左右的风沙危害地段,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林带树木生长状况良好,已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人工补植通常用于增加低商业价值树种盛行的次生林中期望树种的密度。本研究评估了均格种植法(vis-à-vis gap)和行植法(line planting)2种人工补植方法,以及老挝过度采伐的热带混合落叶林中的青皮木(Vatica cinerea) 和龙脑香木(Dipterocarpus alatus)和3种豆科植物(缅茄 Afzeliax ylocarpa,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酸枝木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的表现。人工补植实验安捧在了一个随机完整的大块场地,做了7个重复。栽植7年后测定了存活率、高度和直径生长,并进行方差分析。用2种人工补植方法栽植的幼苗的存活率没有发生变化(p0.05)。然而,就直径和高度生长而言,均格种植法要比行植法效果更好。这与林冠在格间和行间块速封闭有关,这种情况在行间更加明显。在存活率,高度和直径生长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种间变异。耐阴的龙脑香科树种存活率和生长表现优于喜光树种(p0.0001)。个体的大小分布不规则,说明林下光照条件不均衡。考虑到行植法很难维持恒定线条宽度和均匀光线条件,及其每年用于清理的成本和僵硬的几何模式,我们推荐采用均格种植法。龙脑香木(Diperocarpus alatus)和青皮木(V.cinerea)可用于混合阔叶林人工补植的树种。缅茄、酸枝木和大果紫檀可作为人工林的混合树种,在较宽林隙地、直线区域和开放地种植或在火耕林幼林冠下种植。  相似文献   

14.
湖南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发展速生丰产林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省营建了以杨树、马尾松、杉木、国外松等不同树种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数百个,面积达58万时,并呈现出一定规模优势和建设特色。通过对湖南速生丰产林现状及特点的阐述及分析,对湖南进一步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思路与布局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妨碍发展的因素,提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对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所属红松阔叶林进行经营,并对经营前后林分的基本特征与状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由0.85下降到0.80,林分密度由1 186株·hm-2下降到992株·hm-2;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90,仍为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792,较经营前略有上升;直径分布仍为倒"J"型。顶级树种红松的相对显著度明显上升,由经营前的8.26%上升到经营后的9.57%,优势度从经营前的0.230上升到经营后的0.264;珍贵树种黄檗及主要伴生树种的优势度均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磐石市近年来公益林管理技术方面的一些经验,从林地与林木资源保护、护林员管理、档案管理3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护林员工资过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七叶一枝花通过采用种子冷藏和沙藏后,再经控温催芽的方法,加快种胚的后熟过程,打破种子的休眠,缩短了种子的出苗时间。将已经出苗的七叶一枝花种植于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下进行栽培,种植于阔叶林下的七叶一枝花的成活率较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该方法能够扩大生产,节约成本,提高产量,缓解因七叶一枝花市场货源紧缺所产生的供需矛盾,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有效提高林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以金洞林场杉木纯林、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和混交比例的林分进行研究,将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林分密度和混交比例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为人工混交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抽样法,按其混交比例分为类型Ⅰ(10杉)、类型Ⅱ(9杉1楠)、类型Ⅲ(7杉3楠)、类型Ⅳ(5杉5楠)4种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同种类型林分设置3个密度等级,低密度(A:600~1000株/hm^2)、中密度(B:1200~1600株/hm^2)、高密度(C:2000~2400株/hm^2),对比分析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从类型Ⅰ至类型Ⅳ随着闽楠比例的增加其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增加。林下灌木及草本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类型Ⅳ>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林分密度及混交比例与林下灌木及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拟合曲线表明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达峰值时的闽楠比例为0.465~0.506,即闽楠比例在46.5%~50.6%之间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值。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密度及混交比例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可将物种多样性作为确定杉木-闽楠混交林最适密度和混交比例的因子之一。当前阶段,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最适密度为1200~1600株/hm^2,杉木与闽楠的株数比例控制在0.97~1.10之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近年来八百里绿色行动造林中大量采用带冠幅绿化大苗进行造林的实际情况,浅述了带冠幅绿化大苗栽植的含义,并对树种的选择以及在栽植过程中对绿化大苗的起运、修剪、栽植和管理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技术在林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小,技术水平低。针对森林管理的独特性,提出了物联网在森林资源监管与服务、森林火灾防控与服务、生态环境监测和森林旅游监管与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