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8):33-33
合理施肥要掌握哪些原则? 答:施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施肥是否合理,应该从农作物生态环境,从大农业的观点综合考虑。合理施肥应该掌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提高作物(包括果树、蔬菜等)的产量和品质。(2)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结合。(3)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不污染土壤、水质和作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春华 《新农村》2013,(6):35-35
夏季是鱼儿生长的旺季,又是鱼儿患病死亡的高峰期。由于高温诱使水质变差,鱼儿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高温季节保证鱼儿健康生长,减少疾病死亡率,是夺取鱼塘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1.水质调节夏季温度高,是鱼塘水质最差的时期。水质调节是鱼塘高产稳产的关键。(1)适当施肥适当施肥是增加饵料生物和改良鱼塘水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青虾养殖单产,增加农民收益,现将秋季养殖青虾饲养管理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调节水质。提高池水溶解氧重点抓好中、后期青虾日常管理 (1)适时施肥。把握水质既“肥”又“活”是关键,具体做到“肥两头,清中间”。“肥两头”是指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时节;“清中间”是指8-9月份高温阶段,要求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施肥可使用复合型肥料。用量每亩每公尺水深5~10千克。  相似文献   

4.
鱼塘施肥,要看池水颜色,以辨水质的肥瘦。一般池水呈黄绿色、茶褐色是较肥水质,呈淡绿色、淡黄色是瘦水。施肥时应按池水肥瘦酌情考虑。鱼塘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猪粪、羊粪、鸡鸭粪等。化肥有尿素、碳酸钙、钙镁磷肥等。当多品种鱼类混养密养时,要想提高镛、鲢、罗非鱼等肥  相似文献   

5.
施肥和灌溉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选择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参数的十项标准,五种重要的监测水质的方法,以及施肥和灌溉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雨养、漫灌、滴灌、细流灌和喷灌具有不同的水利用率,且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各异.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是重要的监测土壤变化的参数.虽然施肥可能降低土壤pH值、总有机碳和盐基离子浓度,但土壤的其他指标如土壤结构、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状况都得以改良.过量施肥会使土质退化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消除了边际效应的土壤测渗计能够准确地监测施肥和灌溉对水质的影响.所综述研究表明如果施肥得当,土壤和水质可以改善或长期保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幼蟹池塘养殖水质影响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施肥对河蟹幼蟹养殖水质的影响,于2016年6—10月在上海崇明幼蟹培育基地选择6口池塘进行研究。实验设置不施肥处理组和施肥处理组,并对以上处理组和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Mn)、总磷(TP)、磷酸盐(PO_4~(3-)-P)、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2-N)、钙镁总硬度和叶绿素a(Chl. a)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幼蟹池塘水质变化具有明显季节特征,其中6月和9月两组池塘水质因子较为平稳,7—8月两组池塘CODMn、Chl. a出现显著升高而DO显著下降,养殖末期(10月)两组池塘除总硬度和DO大幅下降,剩余水质因子显著升高。实验中水源和两组池塘的水温和pH差异不显著(P 0. 05)。水源DO和NO_3~--N显著高于施肥与不施肥池塘(P 0. 05),不施肥池塘的TP、PO_4~(3-)-P、Chl. a和总硬度均显著低于施肥池塘(P 0. 05)。幼蟹池塘施肥后会引起TN、NH_4~+-N、NO_2~--N、NO_3~--N和CODMn短暂性显著升高(P 0. 05)。研究发现,对比两组池塘的综合效益,得出两者差异不显著。池塘施肥会因N、P营养元素积累过多,造成施肥池塘水质劣于不施肥池塘。因此,池塘养蟹采用不施肥的策略更符合生态养殖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周世明 《新农村》2024,(1):34-35
<正>对鱼塘水质进行培肥,可生长出鱼类喜欢吃的生物饵料,为鱼类正常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现就鱼塘培肥水质的作用及施肥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肥水作用(1)增多生物饵料对鱼塘施肥的目的,就是稳定水体,使水体生物多样化,为滤食鱼类生产出更多的生物饵料,满足鱼类快速生长需要,提高养鱼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上高、进贤、东乡、临川、余江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红壤开发区的地表水体和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良好,不存在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还探讨了水质与施肥的关系,认为当前在红壤开发区,肥料投入不足是主要矛盾,要重视合理、平衡施肥,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9.
张玲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67-167
<正>为提高玉米产量和施肥效益,八十四户农技站进行了氮磷钾优化配比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影响的试验示范,旨在探索最佳的氮磷钾配比方案,指导大面积科学施肥,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一、示范田基本情况示范田设在八十四户乡八十四户村,有19户农户,该地规格整齐,南北向布置,条田向东西宽108m,南北向长800m,面积180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结构良好、无沙包、源头采用160水泵,出水量为140-150方/小时。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0.
张兴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29-29,38
介绍了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清塘消毒、选择优质鱼苗、适时适温下塘、施肥、调节水质、巡塘防病等,为养鱼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清爽 《新农村》2007,(7):23-23
1.合理施肥 夏季高温季节,施肥应做到少量勤施,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每次施肥100千克左右;水质过肥时。应及时注水,使池塘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2.
杨保国 《新农村》2006,(7):19-19
高产鱼塘的特点是放养的鱼体规格大、数量多、品种全。鱼的食性和生活习性复杂,所以水质应适合多种鱼类生长的需要,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投饵施肥比较多,除要根据水质、天气变化,适量适时施肥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持鱼塘良好水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夏季高温季节渔业生产管理的措施,包括养殖户提高抗风险意识、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水体、移植水生植物、科学投饵、合理施肥、日常巡塘、鱼病的预防和起捕水产品,以供广大渔业养殖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夏季高温季节渔业生产管理的措施,包括养殖户提高抗风险意识、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水体、移植水生植物、科学投饵、合理施肥、日常巡塘、鱼病的预防和起捕水产品,以供广大渔业养殖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南美白对虾符合预期上市规格、卖到好价钱,高温旺长时期的管理至关重要。一、适当补水施肥,控制虾池水质针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要,中后期要通过合理补水和施肥,  相似文献   

16.
张瞳 《当代农业》2014,(10):43-43
一、预防方法 1.保持良好的水质。要及时加注新水.采取定点定时定量的投饵原则和“少量勤施”的施肥方法.防止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17.
<正> 对成鱼养殖,夏季是关键季节。成鱼塘夏季管理技术只要抓住投饵施肥、调节水质、鱼病防治、严防重浮头和泛池几个中心环节,就能把鱼养好。现分述如下: 1 合理投饵施肥 夏季鱼类摄食旺盛,应合理供应适宜而充足的饵料肥料,满足鱼类生长需要,以保证养鱼稳产高产。 1.1 水色和透明度是投饵施肥的重要依据。池水的不同颜色、水质对鱼体的影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在籼稻和常规粳稻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机插侧深一次施缓混肥与常规普通施肥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机插侧深一次施缓混肥可以使籼稻成穗率提高3.2%、粳稻成穗率提高4.0%,穗粒数籼稻增加9粒、粳稻增加3粒,籼稻亩节本增效83元、粳稻亩节本增效122元。说明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具有节肥增产、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水质污染等优点,是一项经济、环保、高效、可行的先进实用技术,无论在籼稻还是粳稻种植上均适用。  相似文献   

19.
寒地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基肥和分蘖肥施于秧苗侧土壤中的一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施肥体系,是一项省肥、省工、省时,减轻水质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在近两年的推广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该项技术及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合理施肥,适时注水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给鱼类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促进光合作用,但施用过量,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并污染水体。因此,要合理施肥,掌握好“及时、少施、勤施”的原则,并且有机肥一定要先经过发酵。成鱼池要求的肥水,透明度在25厘米~40厘米之间。当池水水色过浓,呈黑褐色,悬浮大量有机物,透明度低于25厘米时,说明水质过肥,不可再施肥,并应及时加注新水改善水质,一般每隔10天~15天换水30厘米左右深,使水质符合“肥、活、嫩、爽”的要求。勤捞残渣,清除淤泥在养殖水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