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蔡云峰  卢松  孙厚启  吉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12-2113,2122
以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旅游开发为例,认为其旅游发展存在着旅游产品单调、发展缺乏动力、开发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现有问题的SWOT分析,指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确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亮  孙虎  李剑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80-183
咸阳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帝王陵墓群是其独有的旅游资源,也是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咸阳帝王陵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阐述了帝王陵墓群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其旅游开发存在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模式及开发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简介贵州少数民族组成及分布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及特征,分析了其开发的条件,并提出了其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渔村旅游作为新农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开发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休闲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存在问题,探讨了哈尔滨市渔村旅游规划开发的一些对策,并针对其作为湿地旅游一部分的开发,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冯琰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204-205
介绍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总结其开发技术和开发模型,阐述其开发方法,以期推动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81-4883,4886
将土家族饮食文化看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指出其文化意义与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探究了其发展现状,资源优势等,提出了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句容市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经过10多年发展,已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之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概述句容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和经验,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综合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肇庆市九龙湖旅游开发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保护水资源的肇庆市九龙湖开发思路与策略,并对其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黄惠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991-3993
分析了古民居的权属问题,以福建土楼为例,研究了其开发与保护现状,并指出福建土楼的开发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古民居保护与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荷叶种质资源概况,分析荷叶中降脂活性成分及结构,并对其药理功效和功能食品开发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其资源和价值的探究阐述了荷叶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引起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田间的食用百合腐烂发病的根及鳞茎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真菌分离物进行孢子形态观测,结合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组织上共分离纯化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经鉴定,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株,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 spp.)真菌分离物6株,室内与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引起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致病菌。【结论】造成北京昌平地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兰州食用百合不同种植区干物质累积和粗淀粉、粗蛋白含量变化规律,分析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生长分析方法,检测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和粗淀粉、粗蛋白含量变化特征。【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永靖县、渭源县、临洮县种植区兰州食用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增长幅度不同,3个种植区相比较,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3年生兰州食用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量大小为临洮县>渭源县>永靖县。百合鳞茎粗淀粉含量临洮县高于永靖县(24.74%)和渭源县(68.02%),粗淀粉含量高低顺序为:临洮县>永靖县>渭源县;百合鳞茎粗蛋白含量临洮县高于永靖县(8.55%)和渭源县(11.09%),粗蛋白含量高低顺序为临洮县>永靖县>渭源县。3年生兰州食用百合,渭源县和临洮县种植区鳞茎干物质累积量与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0.99**,1.00**,P<0.01)。【结论】 不同种植区兰州食用百合营养物质含量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百合病毒病是当前制约百合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深入了解百合病毒的种类和致病的作用机制,可为百合感病种球的早发现、快速检测以及百合无毒种球筛选提供支持。本文介绍了常见的百合致病病毒种类、病毒检测技术以及脱毒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开发无毒百合种球的新型筛选和检测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促进百合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63-11865
[目的]比较分析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部分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种类淀粉在扫描电镜下特征的差别,分别对每一种淀粉颗粒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发现,几种市面上宣称有保健功能类的食用淀粉如百合淀粉、葛根淀粉、桄榔淀粉、绿豆淀粉及马蹄淀粉,它们的形态分别为扁平三角形、粘连多面体型、梨形、肾形及卵圆形,与价格较低廉的日常食用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大小仍是有所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能较直观地反映出差别.[结论]研究可为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百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百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百合遗传多样性分析和5种分子标记(RAPD、ISSR、SSR、AFLP、SRAP)的开发和利用;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和花粉管介导法;百合减数分裂基因、花发育基因及抗逆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63-7764,7783
该文介绍了百合的生物学特征、对光照、温度及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这些因素对百合开花的影响,提出在高海拔地区对百合开花期的主要调控技术,为百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龙牙百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野百合(Lilium brownii)的变种,为我国三大食用百合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从资源分布与栽培、药食用价值、繁殖技术、病虫害发生与防控等方面对龙牙百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龙牙百合抗病育种、病虫害生物防治及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百合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晓  王芹  刘志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838-12839
对1998—2007年发表的百合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发表时间、研究内容、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单位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了中国百合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以评述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豫西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的进一步驯化、栽培、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对豫西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卷丹、山丹、细叶百合、条叶百合、光百合5个野生百合种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豫西山区5个野生百合种的鳞茎形状、颜色、鳞片形状有明显差异,茎干颜色及附属物都有较大差别;叶片的形状差异较大;花的特征差异明显,花姿差异较大,光百合的花色呈乳白色且具有浓香,其余百合种花色均呈桔红色或红色,没有香味;花蕊的特征差异明显,柱头、花柱、花药的颜色存在差异。[结论]豫西山区不同野生百合种在鳞茎、茎秆、叶片和花等器官的形态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