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快速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沙棘为雌雄异株的风媒传粉灌木.用种子繁殖时,不仅其子代不能保持原有母株的优良性状,且有1/2以上是雄株,开花结果前雌雄难分,造林时会导致雌雄株搭配不合理,浪费土地资源,经济效益低.而采用扦插繁殖时能保留其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若想大量发展,就得需要相应数量的枝条.目前,我们靠外引培育的无刺大果沙棘优良品种数量不多,扦插材料十分紧缺.如何利用较少的扦插材料,尽快繁殖更多的优良沙棘品种,是我国沙棘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们在当地通过对辽阜1号、辽阜2号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技术的研究,逐渐摸索出一套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提高成活率、快速繁殖沙棘优良品种的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沙棘是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之一。同时沙棘又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近几年来在药用方面的开发利用表明,沙棘对人类的健康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中国现有普通沙棘有几大弊端,即:刺多、柄短、果小、产量低,采摘十分困难。因而,严...  相似文献   

3.
<正> 青海省沙棘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面积大,资源比较丰富。根据调查资料汇总统计,全省分布有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3个种,总面积为80多万亩。其中中国沙棘占56%,西藏沙棘占12%,肋果沙棘占30%。在35万多亩的中国沙棘林分中,天然林占86%,人工林占14%,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都是天然体。  相似文献   

4.
乌兰布和沙区不同品种沙棘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兰布和沙区17个沙棘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选择耐旱沙棘树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各品种的自然水分饱和亏、束缚水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细胞膜透性呈增加趋势。自然水分饱和亏在22.88%~64.85%之间,在胁迫后期,丘依斯克、欧11号、白丘的水分饱和亏接近,处于高水平状态;深秋红、欧11号在束缚水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处于较高水平;橙色与白丘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各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保水力、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呈降低趋势。亚历山大12号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橙色和向阳的失水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辽阜1号和深秋红的光合蒸腾速率下降幅度较大、气孔导度下降程度维持在中等水平。[结论]各沙棘品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辽阜1号欧11号深秋红状元黄棕丘植物园白丘西伯利亚红晕丘依斯克亚历山大12号橙色高加索向阳巨人无核卡图尼海滨沙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阜新杂交沙棘来源及从优树中选育出的有发展前途的7个优良类型。这些杂交沙棘在没有土、肥、水管理的条件下,经1999~2002年连续干旱,虽然严重影响生长和果实产量,但是却能生存下来并有一些产量,而附近两片中国沙棘到2003年已有95%的植株死亡;在虫害方面,杂交沙棘虽然也遭木蠹蛾为害,但为害的速度比中国沙棘慢得多,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空间分布差异性对新疆沙棘资源果实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5个县的‘深秋红’‘无刺丰’‘状圆黄’沙棘品种为供试样本,并对供试样本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酸、维生素C、微量元素、总黄酮、脂肪酸、花青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测定,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13个供试沙棘样品果实中各营养及药用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青河县沙棘果实综合测试指标比布尔津县综合高出0.93~5.54倍,比哈巴河县综合高出0.90~4.49倍,比乌什县综合高出0.99~13.67倍,比阿合奇县综合高出1.10~4.98倍。青河县沙棘品种‘状圆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表现最优,综合得分为6.04分;且青河县沙棘资源整体综合得分最高,平均为3.54分。青河县更适宜沙棘的生长发育,种植的沙棘果实品质更为优异,13个供试沙棘样品中青河县‘状圆黄’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产地共 5 7个家系沙棘优树子代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经济价值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 ,地理纬度的差异是造成各产地沙棘优树子代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生态、经济价值差异的主要原因。高纬度地区的沙棘优树子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其果径和百果重高于低纬度地区优树子代、远远高于当地普通沙棘 ,棘刺数也较当地普通沙棘明显减少 ,但生长量明显小于低纬度地区的沙棘优树子代和当地普通沙棘 ,是黄土高原地区营造经济生态型水保林的良好材料 ;低纬度地区优树子代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 ,其果径和百果重高于当地普通沙棘 ,但小于高纬度地区优树子代 ,生长量接近当地普通沙棘 ,是营造生态经济型水保林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8.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用LI-6400光合仪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215;中国沙棘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三者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中国沙棘光合“午休”现象较轻,日光合速率和午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极显著(P〈0.01)高于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215;中国沙棘。中国沙棘光合作用最适气孔导度、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比俄罗斯沙棘小,最适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比俄罗斯沙棘高。中国沙棘在最适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大气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比俄罗斯沙棘高;在最适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光合速率比俄罗斯沙棘低。俄罗斯沙棘&#215;中国沙棘光合“午休”现象比中国沙棘强,比俄罗斯沙棘弱,午后光合速率与俄罗斯沙棘相近;俄罗斯沙棘&#215;中国沙棘最适气孔导度、大气CO2浓度高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最适胞间CO2浓度低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最适蒸腾速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居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之间。俄罗斯沙棘&#215;中国沙棘在最适气孔导度下的光合速率高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在最适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温、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光合速率低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215;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均与上午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温、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显著相关,均为“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内蒙古磴口引进三个优良沙棘品种的苗木,进行为期7年多的引种观测试验。对植株生长量、产叶量物候期等进行定点长期观测,并对枝条、叶片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综合分析认为:草新2号适应性强,生长量较大,枝条无刺,营养成分含量高,是宁夏地区优良的饲用型沙棘品种。  相似文献   

10.
定西地区沙棘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西地区沙棘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手段落后 ,沙棘资源破坏严重。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确立沙棘产业化观念 ,立足当地沙棘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大力推广无刺大果沙棘等优良品种 ,努力发展以沙棘食品、沙棘油、沙棘茶、黄酮为主导产品的龙头企业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沙棘产业化发展 ,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棘根系特性与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论述了吴旗飞播区5~13龄沙棘根系形态、生长发育、产量及根蘖特性。可以看出,沙棘根系有适于半干旱黄土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沙棘根系发达,在梁峁坡垂直根深3~8m,可吸收深层储水。根系,特别是水平根主要分布于地表1m土层内,可接纳雨季补充地面的水分。活性根在地表1m土层内及根系向下延伸新达的吸水层分布较多,这样增强了沙棘根的生命力。沙棘根蘖力强,串根面积大。沙棘的根系特性给自身创造了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使沙棘适应性强,分布广,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作者还系统分析了沙棘与对照荒山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沙棘随林龄增加深土层水分严重亏缺。但从12龄与13龄沙棘看出,由于其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落物层和根系层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结构,保水固土力增强。因而0~60cm土层含水量可补充到田间持水量50%~80%,持水力超过荒山。另外还对沙棘播区立地条件选择、播种密度、沙棘林抚育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中国代表性产区沙棘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地区加工使用频率高的4个沙棘品种(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宇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Yulushaji、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阿勒泰大果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L.Aletaidaguoshaji)为研究对象,从色泽、质地、滋味、风味、营养功能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品质,测定沙棘浆中的香气成分和小分子活性物质组成,明确4个地区沙棘的综合品质,并探究不同地区沙棘综合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阿勒泰大果沙棘色泽最鲜艳;内蒙古中国沙棘的糖酸比(1.997)最大;河北宇璐沙棘总酚含量(1.14 mg/g)最高;新疆沙棘类胡萝卜素含量(37.15 mg/100 g)最高;4种沙棘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约为21~23 mg/100 g;4种沙棘抗氧化活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山西沙棘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P<0.05),内蒙古沙棘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均最高(P<0.05)。4个地区沙棘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河北、内蒙古、新疆、山西沙棘中特征挥发物质分别为3-辛酮、2-庚烯醛等,异戊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丙酯等,正辛烷、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己酸戊酯、癸酸乙酯。4个地区沙棘主要多酚类物质包括奎宁酸、异鼠李素、阿洛酮糖等。4个地区沙棘14项品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出,4个地区代表性沙棘品种综合品质得分依次为河北沙棘,山西沙棘,内蒙古沙棘,新疆沙棘。该研究将为沙棘系列产品的开发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沙棘优良品种--楚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伊是原苏联培育的优良沙棘品种之一,属优良沙棘品种中的佼佼者.该品种具有早熟、颗粒大、高产、无刺或极少刺、柄长易采摘、含糖量高等优点.90年代初引入我国后山西水保所也进行了栽培试验(见封面彩图),认为该品种基本保持了原产地的特性,无不良生长表现.同时还认为该品种在进行远缘杂交选育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沙棘在半干旱植被的形成、恢复和演替中作为先锋树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对5 a生沙棘林的测定:林冠层承雨率为8.5%~49%;平均单位面积枯落物0.49 kg/m2,可吸收1.8~2.2 mm的降雨量;土壤入渗量比荒山增加41%,减少径流94.2%,减少泥沙77.63%。沙棘纯林对照荒山的全氮、全磷、有机质分别增加0.014%、0.009%、0.348%,土壤相对密度减轻0.14 kg/m3,土壤孔隙度增加5.18%。23 a生的杨沙混交林,杨树平均高增加2.4倍,平均胸径增加3.75倍。比荒山、油松分别减少风速86.6%、78.8%。沙棘根系发达、萌孽力强、生长快、成林早、适应性强,是绿化荒山秃岭的先锋树种;与其他树种混交,有促进混交树种的生长发育作用。沙棘能调节林区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沙棘热值高、具有药物作用,是营造薪炭林,发展经济林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大果沙棘在辽西的引种试验"课题是水利部沙棘中心"俄罗斯第三代沙棘良种引进"(201216)项目的一部分。通过观测8个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201301、201302、201303、201304、201305、201306、201308、201309)在辽西半干旱区的植株保存率、生长状况、果实性状等相关因子,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在辽西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5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对照杂交品种杂优54和201301、201308两个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表现最好。该研究结果为丰富辽西地区沙棘良种资源、提高沙棘建园质量和效益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沙棘”果实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中国沙棘”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工程的有关问题,介绍了生产纯沙棘原汁、纯沙棘油、浓缩沙棘汁、沙棘果汁等的主要工艺。分析结果表明,经该生产线处理:果汁无泥沙颗粒;果肉油的分离效果为83.4%~94.52%;果肉茸渣含油7.5%,可制成“沙棘果酱”和“液态超浓缩沙棘精”;Vc含量损失仅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雌雄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雌雄分异规律的研究对于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36块沙棘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统计发现:这一地区沙棘人工林雌雄比例平均为1:2.6;低龄时雄株比例很高,其数量甚至可达雌株的10倍;而在5~8年生时,雌雄比例变化渐趋平缓,基本上在1:2左右波动;冲积土、风沙土(盖沙黄土)、黄土基质上生长的沙棘人工林,其雌雄比例约为1:2.2~2.4,而砒砂岩上的沙棘雌雄比例为1:3.4。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是当地人工林中雄株比例明显居多的主要原因。以采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经济型”或“生态经济型”沙棘林,应当建立在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沟谷川滩地段,适度追求经济效益;条件严酷立地应当建设“生态型”沙棘林,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充分发挥其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孙吴县所引种的大果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相似生境条件下选取不同林龄(11a,7a,2a)大果沙棘进行研究,并选取立地质量相近的撂荒地作为对照,进行时间方向的对比研究。同时选取相同林龄不同地形条件的样地,进行空间方向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林龄的大果沙棘人工林对土壤具有改良效果,并表现出林龄越高改良效果越明显。2年的大果沙棘人工林则与撂荒地的土壤情况类似,改良效果不明显。平地大果沙棘人工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好于低洼地与漫岗地,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土壤pH值可能是影响大果沙棘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简讯·动态     
简讯·动态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成就巨大在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沙棘资源已整整10年了。10年来,我国在资源建设、科学研究、综合开发、加工利用和销售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沙棘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机构建设方面,成立了中国水土保持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沙棘工业原料林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忠 《中国水土保持》2019,(1):I0001-I0002,I0003,I0004
沙棘属(Hippophae)植物是一种发源自青藏高原,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一般呈灌木状,在西南地区多呈小乔木、乔木状生长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多年来,我国人工种植的沙棘多为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亚种,而从俄罗斯、蒙古引进的所谓大果沙棘,多为蒙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