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文根据鱼病学家,总结多年实践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充分利用计算机逻辑判断的特点,用微机对常见鱼病进行诊断的初步探索。在无专家帮助的条件下,一旦发生常见鱼病,本诊断程序有助于迅速地对发生的病情作出判断,尽快采取紧措施,以避免发病后造成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鱼病学家,总结多年实践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充分利用计算机逻辑判断的特点,用微机对常见鱼病进行诊断的初步探索。在无专家帮助的条件下,一旦发生常见鱼病,本诊断程序有助于迅速地对发生的病情作出判断,尽快采取紧措施,以避免发病后造成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鱼病防治是养鱼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鱼塘发生鱼病以后,应该正确诊断,科学施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下面是本人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鱼病发生以后,无论是细菌性鱼病,还是寄生虫性鱼病、病毒性鱼病等,都有一定的发病症状,这就可以依据症状判断或请专家诊断.鱼塘施药一定要建立在"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基础上,切不可盲目胡乱施药.  相似文献   

4.
<正>鱼病的诊断是鱼病防治的基础,及时发现病害、正确判断病情是对症下药的前提条件,尤以早期诊断更为重要。但是养殖户对鱼病的诊断往往凭经验,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误诊误治常有发生。严重时耽误鱼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池塘大量死鱼,经济损失惨重。为此,笔者整理出鱼病病原鉴别的5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一、鱼病诊断的5种方法1.肉眼检查肉眼观察患病鱼体及器官(包括鳃)的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贫血、肿胀、溃疡、黏液和腹水等,有无异物附  相似文献   

5.
<正> 正确诊断鱼病是防治鱼病的前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愈鱼病的目的。在常见鱼病中往往有许多鱼病症状相似,而病原体不同,其防治方法也就各异,应加以区别。现将生产上烂鳃症状鱼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 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是鱼害粘球菌,习惯上称"烂鳃病"。该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15℃以上开始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相似文献   

6.
鱼病是水产养殖中的重点工作,它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只有不断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加强对各类鱼病的综合防治,才能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常见的鱼病进行分析,对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鱼病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确诊断鱼病是防治鱼病的前提,在常见鱼病中往往有许多鱼病症状相似.而病原体不同,其防治方法也就各异.应加以区别。现将生产上会出现烂鳃症鱼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常见鱼病的诊断和防治》本书内容以问答形式介绍了诊断鱼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23种常见鱼病(出血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打印病、烂鳃病、鳃霉病、球虫病、白鲢疯狂病等)的防治方法以及使用鱼药时应注意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病问题也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得不面临和解决的一大难题。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来看,常见鱼病由于发病较为频繁,危害较大,因此,不仅需要对病害进行治疗与防范,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害发生概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病进行分析,并通过鱼病治理与加强技术2个方向阐述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鱼病是否会发生: 1.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来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条件下.鱼类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这就说明有鱼病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太湖沙塘鳢生长与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塘鳢是太湖沿岸区一种常见的小型鱼类,本文对其生长与摄食习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塘鳢对太湖经济鱼类危害不大,反而能抑制野杂鱼的过量繁殖,而且它生长快,肉质好,应作为优质鱼加以保护,同时提出了沙塘鳢的起捕规格及其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川滇高原湖泊鱼类的聚类分析表明,14个湖泊鱼类分布在种(亚种)级和属级均具有相似性。属级的相似性程度很低,但仍反映出它们在鱼类区系形成上的共同源流;种(亚种)级间的差异显著,反映了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对鱼类物种形成和分化过程中双重因素的严重影响。本文还对其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形成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鲤(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各类疾病频繁暴发,其中又以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范围最广、死亡率最高,已成为制约鲤养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通过综述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aemia of carp,SVC)、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鲤病毒性浮肿病(Viral edema of carp disease,VEC)和鲤痘疮病毒病(Carp pox disease,CPD)等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发生机理、流行特点及其防控策略,发现鲤病毒性疾病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包括KHV可感染多种鲤科近缘鱼类,但为何只发展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不发病;养殖水温是否是决定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病毒可通过哪些途径逃避免疫监视而进入鱼体;在不同感染阶段病毒的传播方式是否存在差异等。此外,由于目前尚缺乏高效的防控方法,加强检疫和免疫防控仍是防控鲤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强对病毒致病机理和传染途径的研究,研发新型口服疫苗载体及传送系统,并基于RNAi技术研制能有效防治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以确保我国鲤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鱼类的原生殖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本世纪初叶以来国外关于鱼类原生殖细胞的特征,起源、迁移及其对理化因子的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者指出,从发育生物学观点研究鱼类原生殖细胞在水产养殖科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表明,鱼类原生殖细胞具有脊椎动物原生殖细胞的共同特征:鱼类原生殖细胞的起源和迁移在某种程度上与两栖类相似,但其现有的资料基本属于叙述性质而缺乏实验研究;鱼类原生殖细胞对一定剂量辐射作用的反应比较敏惑,热条绊可以增强鱼类原生殖细胞的热诱导辐射抗性,引用文献76篇,附图8幅、表1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鲤鱼、鳙鱼、武昌鱼这3种常见淡水鱼类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鲤鱼、鳙鱼、武昌鱼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武昌鱼与鳙鱼、武昌鱼与鲤鱼的遗传距离相近,分别为0.654 70、.652 2,而鲤鱼与鳙鱼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873。[结论]鲤鱼、鳙鱼间的亲缘关系比武昌鱼、鳙鱼,武昌鱼、鲤鱼之间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室内进行8种淡水小型鱼类吞食鱼卵的试验观察表明:小型鱼吞食鱼卵带有普遍性,吞食强度依次为宽鳍、麦穗鱼、马口鱼、虎鱼、棒花鱼、鱼旁鱼皮、银鱼句、,其中7种鱼具有昼夜摄食节律,高峰期各异,但每天皆有16h的停食期.由此可见,小型鱼类通过摄食鱼卵,对能够在湖泊水库中自然繁殖的经济鱼类及凶猛鱼类的种群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对公鱼等孵化期较长的鱼类移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爱德华民菌为重要的致病菌之一,能感染多种鱼类并造成大量死亡.该病原菌的暴发已经给美国、欧洲、亚洲(包括日本、中国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的西药类药物,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鱼体的药物残留会危害人类健康等,因而被限制使用.针对该菌的鱼类疫苗的研究又再度兴起,包括天然亚单位疫苗、活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综述了爱德华氏菌的基本特征和各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ASP为工具开发程序,构建基于B/S的天水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用ACCESS2007为建立植物病虫害数据库。在数据表结构设计中,设计了作物类别表、作物名称表、病害表、虫害病、病害图、虫害图,各数据表通过关键字段进行关联。在病害表、虫害表中,抽取病虫害容易识别的性状进行病规范化,并把规范化性状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运用人机对话方式实现病虫害的诊断和查询。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各种鱼类病害不能及时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技术构建鱼类病害诊断系统的思路与方法。系统可对各种鱼病及时进行诊断。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以及软件设计流程,叙述了推理算法及基于规则的汉语分词算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诊断结论的准确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太平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海洋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热点区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鱼类种类识别和多样性的调查,本研究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DNA条形码本地数据库。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2023年6-8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所采集的307份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共获得7目13科20属25种鱼类的COI基因序列。77.96%的COI序列在公共数据库中都能比对到高相似度序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3,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7.67倍,且能够形成明显的条形码间隙,不存在物种区分困难的现象。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同一属的鱼类首先聚为一支,随后与同一科的鱼类聚为一支,最后,同目不同科的鱼类聚为一支。综上所述,COI基因具有物种特异性,能够有效的区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物种,本数据库的初步建立,有利于后期利用环境DNA技术进行西北太平洋鱼类多样性的监测和调查,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和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