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新建  陈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27-8630
通过人工湿地工程实例与传统污水处理厂效能分析比较,得出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分析了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和相对较低的基建投资和处理成本,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通过工艺创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向工业污水、农业废水等特殊污水处理方向发展的趋势,简要论述了人工湿地的研究现状,预测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处理机理及性能,分析了现行的工艺设计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正在稳步展开,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节能型的人工湿地无疑成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选择.通过对国内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出常用的湿地填料和湿地植物,对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多级人工湿地工艺和单级人工湿地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文中还针对实际工程,分析比较了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并对该技术下一步需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尚文  杨永兴  韩大勇  唐明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45-13947
基质堵塞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常见问题,会缩短人工湿地使用寿命并降低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成因和基本过程、人工湿地堵塞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制以及投加蚯蚓、安装复氧通气管、施用药剂等防治基质堵塞的新技术,建议从人工湿地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解决人工湿地堵塞问题,为人工湿地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工湿地的定义、构造、分类及污水处理机理等进行了阐述.根据国内外人工湿地的应用现状,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付笑凡 《乡村科技》2024,(1):127-131
为科学合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了厌氧-人工湿地、A/O-人工湿地、生物滤地-人工湿地、S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发现采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可降低后期运维管理难度。农村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污水处理与其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和选择适合当地的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7.
黄珍 《甘肃农业》2012,(8):39-40
人工湿地系统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它由人工建造、监督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地植入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推广具有投资少、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的人工湿地及其组合工艺,是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首选方式。阐述了人工湿地及其组合工艺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晖文  韩会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3-164,167
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过程,分析了对氮、磷、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的去除机理及效果,对湿地系统的设计做出简要的说明,同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伟  支崇远  孙翠翠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44-4047
叙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并以施秉县杨柳塘镇的水平潜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污水处理能力进行监测与分析,监测出其污水处理能力达到预期效果.通过监测,找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最后讨论了人工湿地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改进的方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及农村人工湿地的建设策略,并从技术、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综合分析可知在农村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工湿地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有条件的地方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改善贵州省居民饮用水水质,贵州省政府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及贵州省喀斯特地质的特点,介绍了人工湿地在贵州省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人工湿地在贵州省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  姚俊  白一力  郑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96-16499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SP、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结果]采用90 cm/d 水力负荷运行时,CODCr去除率可达70%-80%,可将300.00 mg/L以上的CODCr降低至100.00 mg/L以下,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为300.00、250、15.00 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及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阐述了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介绍了我国不同地方的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作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替代工艺,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机理研究以及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同时详细论述了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污水较为分散的特点以及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方法仍存在不足的实际状况,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农村污水生态净化回用工艺.结果表明:该工艺将厌氧生化和人工湿地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大幅提高生物降解效率,有效降低农村污水中COD、TN、NH3-N和SS的含量,使出水水质显著改善,可作为中水回用,同时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湿地的占地面...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生态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快速发展。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人工湿地植物的主要类型和选择条件,分析目前人工湿地植物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建设一组厌氧+垂直复合流小型人工湿地,湿地分为3级,呈阶梯状布局。湿地前端设置格栅、调节池及厌氧池等预处理构筑物。湿地建设面积25.20m^2,采用直径1.00~2.00cm的砾石作为基质,基质填充高度为60.00cm左右;湿地植物采用风车草,平均植株高度在60cm左右,将根须栽人20.00cm的基质下。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溶解性磷酸盐(SP)、总磷(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系统全过程采用连续流方式,以90cm/d左右的水力负荷工况运行。试验分为2个阶段,从7月23日到8月22日为系统的启动阶段,系统的污染负荷较低;从8月23日到11月7日为系统的高负荷阶段,系统的污染负荷增高。[结果]采用90cm/d水力负荷运行时,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CODcr的去除率在夏秋季温度较高天气情况下可达70%~80%,可将300.00mg/L以上的CODcr浓度降到100.00mg/L以下,最佳运行(即进水CODcr浓度控制在200.00mg/L以下时,同时气温较高,植物生长较好时)甚至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60mg/L以下)。系统对磷的去除不如对有机物的去除理想,对氮的去除也不理想。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分别为300.00、2.50、15.00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9.
魏彩春  梁宁  王敦球  林华  曾鸿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36-17639,17698
以无植物、沸石和石灰石1:1体积混合为基质的模拟人工湿地系统为对照,研究了美人蕉与富贵竹在不同种植方式及3组反应停留时间下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在72h停留时间下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而COD的去除效果则在48h停留时间下较为稳定,24h停留时间下各个湿地的处理效果均不理想。不同植物对脱氮除磷的效果差异较大,但各个湿地的COD去除效率在相同停留时间下差别不大。关人蕉湿地的脱氮除磷效率在3个停留时间下均优于其他湿地。美人蕉和富瓷竹混合种植体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与美人蕉单一种植体系差异不明显,美人蕉湿地表现出更稳定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种人工湿地植物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云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86-4589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探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与利用,研究菖蒲、美人蕉、麦冬3种植物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3、5、7 d时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中美人蕉的处理效果最好,麦冬较差。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 d、密度为10株/m2时美人蕉对BOD5、CODcr、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2.3%、88.2%、94.9%、94.6%。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适合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