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尔盖县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土地继续扩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冯凉(四川省营林调查队)由于自然因素影响,人为活动破坏了植被和地表结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若尔盖县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土地继续扩大。为给子孙后代造福,草地资源应持续利用.有效地防沙治沙已成燃眉之...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尤其是晋西北土地沙漠化已很严峻。文章分析了山西省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指出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北方现代沙漠化土地成因的基础上,指出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激增及过度放牧、滥垦乱堆、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人为活动。为了有效地遏制土地沙漠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坚持保护俦,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强化政府行为,加强领导;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4.
以辽西北地区沙漠化影响因素数据资料,对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该区沙漠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增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辽西北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年均温、风速等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应加强对辽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人口密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沙漠化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5.
土地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原有的脆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质荒漠的环境。沙漠化土地的扩展,严重威胁沙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防治土地沙漠化,改造并利用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成为我国走向持续发展所必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的评价基础入手,根据生态资源所具有的价值性,综合考虑综合效益评价需考虑因素和指标设置的原则,科学设置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河北省沽源县为例,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得出沽源县沙化土地治理的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相似文献   

7.
浅谈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发展现状,根据有关土地沙漠化理论和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表现形式,分析和评价了流动沙丘(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地)、戈壁、重盐碱地、潜在荒漠化土地等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特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主要成因和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乌审旗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乌审旗近 4 0 a的沙漠化土地变化情况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认为干旱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因素 ,而过垦、过牧等是加速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因素。从 1982年以来 ,只要加强植被建设 ,保护植被建设成果 ,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地沙漠化的扩展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定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监测表明,截至1999年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2.08×104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35.6%。与1994年全国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5a来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5629km2,年均增加3126km2。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而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和可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实地调查了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和黑山5个县内沿河两岸及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化耕地4种类型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按土地荒漠化程度可分为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和轻度沙漠化土地。分析了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最后针对下辽河平原的沙漠化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土地沙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沙治沙是生态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文中介绍了河北省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防沙治沙新思路及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多年的生态建设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治理沙漠化土地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沙漠化土地治理与开发利用过去,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治理沙漠化土地,  相似文献   

13.
从内蒙古沙漠土地的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人为因素及其关系,提出了防治沙漠化土地扩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沙质荒漠化土壤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系统学观点、沙漠化景观生态及其演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观点,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因子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在治理沙漠化土地中的作用;探讨了土壤水分、养分生态的变化及其与沙漠化土地逆转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恢复生态的研究内容和在未来沙漠化治理、开发、研究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沙漠化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现有沙漠化土地1659.9万hm2,是全省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40年来,当地在治沙试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应用推广后,建立起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德令哈等一批绿洲,近10年来,随着治沙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治理速度,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整体在扩大。为更有效地防治沙漠化,根据沙漠化土地在柴达木盆地的分布现状,文章提出了以防治为主,防与治相结合的对策,及综合防治沙漠化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甘肃的沙漠     
关于沙漠的概念,沙漠是一种地表由砂粒物质组成的土地,以各种类型的沙丘为地表形态。原林业部在1994年组织开展的全国首次沙漠化普查的技术规定中,把砂粒覆盖厚度20厘米以上作为是否为沙化土地的先决条件之一。这里提到了沙化土地,其含义应该是原来为非沙地而后来沙漠化了的土地。另外,还有沙地的概念,沙漠和沙地的区别,沙漠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或是原生的地貌,沙地是后来沙漠化了的土地或是自然条件较好、有逆转可能的沙漠化土地。  相似文献   

17.
辽宁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沙地日益加剧的土地沙漠化进程 ,已成为辽宁北部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因素 ,并对沈阳等重工业城市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辽宁省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2 0 .13万hm2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康平、彰武、法库、昌图和西部的阜新、北票等地区。其中受科尔沁沙地影响而形成的风沙地占沙漠化面积的 80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由于沙漠化的危害造成土壤结构发生变化 ,土壤中细粒物质减少 ,粗大粒级物质增多 ,形成地表粗化过程。有机质含量从沙化初期的 1.4 0 2 %减少到 0 .4 12 % ,到严重沙漠化阶段可减少到 0 .0 95%。调整土地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模式 ;恢复与营造人工植被、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控制人口增长、改变能源结构 ,是我省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监测土地沙漠化趋势,非常必要。研究掌握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以防止土地沙漠化趋势扩大。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上方面详细分析了辽宁省康平县土地沙漠化的成因,结果认为本地区深厚的沙物质是风沙环境形成的内在因素,气候的逐趋暖干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土地退化的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乌审旗沙漠化土地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4世纪时,这里仍是森林草原环境,林草丰茂,到了近代由于人口的增加,农副业的发展,过度放牧,樵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严重,1994年在该旗沙漠化土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危害做了系统分析,评述,并根据沙地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