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效唑对高羊茅叶片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夏宁 《草业学报》2001,10(2):67-71
高羊茅草坪草施用多效唑后,叶片的垂直生长受抑,叶片光合同化物向根系运输增强,叶片和根系中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数据表明:叶片中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r=0.88)。,另外,叶片中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但中性转化酶活性降低,且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酸性转化酶在多效唑对草坪草叶片垂直生长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草坪草生长动态的变化与多效唑改变碳水化合物代谢酶活性有关。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利于增强草坪草抗逆性,促进新器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述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的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研究了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假俭草E126匍匐茎中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半致死温度(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以及脯氨酸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间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对其冬季抗寒性增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台农1号为试验材料,在生长过程中测定果实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蔗糖相关代谢酶及淀粉酶活性,并分析糖组分与果实形态和糖组分与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台农1号果实生长呈单“S”型曲线,完熟时纵横经和单果重净增长量分别为5.46 cm、11.45 cm和212.95 g,果实发育前期以积累淀粉为主,葡萄糖和果糖次之,果实完熟后淀粉迅速分解,蔗糖积累量增加,果实形态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高度正相关关系。(2)果实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较低且变化趋势平缓,酸性转化酶在整个生育时期较活跃,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采收时活性最强,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生育前期活性较低,采收时活性迅速增加后略有降低,淀粉酶先迅速升高后逐渐降低。(3)可溶性糖含量与酸性转化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及蔗糖合成酶活性相关性较强,但淀粉与以上酶相关性弱,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芒果生育前期以积累淀粉为主,成熟时淀粉逐渐分解,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酸性转化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是糖积累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狗牙根激素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狗牙根品种天堂419,天堂328,老鹰草,运动百慕大和普通狗牙根品种保定狗牙根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人工模拟昼夜温度为适温(30℃/25℃)、亚适温(18℃/10℃)、冷害(8℃/4℃)和冻害(4℃/-4℃)等4种梯度降温冷驯化条件下,低温胁迫对狗牙根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叶绿素含量、内源激素(ABA、IAA,GA3和tZR)以及可溶性糖、淀粉、果聚糖、总非结构性糖等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狗牙根叶片的电导率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内源激素ABA含量升高,而IAA,GA3和tZR含量均下降;碳水化合物中可溶性糖、果糖和总非结构性糖含量在5个品种中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不同品种在冷驯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处理下其变化差异较大,如天堂328、老鹰草和运动百慕大的淀粉含量下降;天堂419的淀粉含量变化不大,而保定狗牙根的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的变化,5个狗牙根品种的抗寒能力强弱为:保定狗牙根最弱,而天堂419,老鹰草、天堂328和运动百慕大耐寒能力依次较强。低温胁迫下积累或维持较高的内源激素ABA、GA3、IAA、tZR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果聚糖可能是耐寒性较强的主要原因,这些代谢物的积累或维持有助于狗牙根细胞内渗透平衡和细胞膜稳定性的维持,延缓叶片的枯黄衰老和诱导抗性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了狗牙根品种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5.
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育期各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再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高峰  贺晓  易津 《草业学报》2013,22(4):327-333
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育阶段的主要代谢“库”器官根、茎、果实进行了可溶性糖、淀粉和蔗糖酶的动态变化研究分析,确定其营养物质的流向及流量的大小,探索这一阶段碳水化合物的分配是否与种子低结实率有关。结果显示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育期间,根和茎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根中淀粉由盛花期到成熟期下降达48%,茎中下降幅度较小;同时这2个器官中蔗糖酶的活性也逐渐降低。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蔗糖酶活性也呈增大趋势。表明尽管根、茎通常是代谢的“库”器官,但在种子生长发育期间,根和茎转而成为 “源”器官,其大量同化物流向繁殖器官。但是从同化物的流量来看,多年生的华北驼绒藜根茎中同化物的输出比例远小于一年生的作物。  相似文献   

6.
高寒地区牧草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含量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高寒地区13种牧草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和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球花蒿、高山龙胆、禾草、珠芽蓼和黄花棘豆5种牧草可溶性糖、淀粉、总游离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随季节呈单峰曲线变化,其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6或7月和12或1月;6月13种牧草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同,变化幅度在0.55%~2.05%,7月8种牧草游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变化幅度分别在0.36%~1.37%和0.14%~1.11%;同一时期部分牧草草地来源不同,可溶性糖、淀粉、总游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差异显著,部分牧草则差异不显著;淀粉比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和赖氨酸更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且它们之间并不一定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述结缕草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在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期间,以‘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Lanyin No.3’)为材料,研究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LT50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可溶性总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先升高后又降低的趋势,淀粉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变化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与蔗糖含量、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季节变化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氮沉降全球化对草本植物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s)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依托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7年建立的不同水平氮添加试验平台,探究氮添加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叶片和茎秆中的NSCs(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秆中可溶性糖、淀粉和NSCs含量显著高于叶片;氮添加降低了叶片和茎秆可溶性糖、淀粉、NSCs含量和可溶性糖∶淀粉比值,茎秆可溶性糖、淀粉和NSCs含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更敏感;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N∶P比值与叶片和茎秆中的可溶性糖、淀粉、NSCs含量和可溶性糖∶淀粉比值显著相关,而土壤有效P含量与这些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不同器官NSCs含量和计量格局对氮添加呈现非线性饱和响应,但响应大小在植物器官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施钾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叶茎根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本试验以紫花苜蓿‘甘农3号’和‘甘农9号’为材料,以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为研究对象,在网室盆栽条件下,评价不同钾水平下苜蓿的受害程度,并测定了叶茎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施钾后,苜蓿的受害指数下降,各器官中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及其根冠比均升高。随着受害时间的持续,各钾水平下苜蓿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受害10 d时最高,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受害15 d时最高,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各器官中淀粉含量均持续增加;可溶性糖的叶茎比在受害10 d时最高,淀粉的叶茎比变化不显著,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根冠比均持续升高。施钾提高了苜蓿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调控其在苜蓿各器官中的合理分配,进而增强了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甘农9号’抗性表现较‘甘农3号’好,本试验中最适施钾量为0.6 g·(10 kg)-1土。  相似文献   

10.
王开丽  杨合龙  肖红  孙伟  戎郁萍 《草地学报》2018,26(5):1056-1063
贮藏碳水化合物对牧草生命代谢、再生、返青及逆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分析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3种植物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探讨牧草生长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特点,以期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3种禾草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季节变化显著(P<0.05),可溶性糖含量均在8月最高,羊草与无芒雀麦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在6月最高,糙隐子草则在7月最高;糙隐子草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显著小于羊草和无芒雀麦(P<0.05),并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羊草茎基部与根部的各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小于无芒雀麦(P<0.05);碳水化合物含量年际间差异较大,干旱年份草地植物根部碳水化合物贮藏水平偏低,该区域草地宜降低载畜率或提前休牧。  相似文献   

11.
<正> 作为水貂饲料的碳水化合物,有植物纤维素和半植物纤维素(含纤维的、难消化的植物细胞壁)、淀粉酶和胶淀粉(蔬菜和谷物淀粉)、动物淀粉(动物肝、肌肉组织中的淀粉)、蔗糖(食糖和部分糖浆)、乳精(动物乳中的糖分)和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蒸煮谷物或大麦付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糖)等。野生水貂是食肉动物,由于受捕食量和消化肝及肌肉组织中动物淀粉能力的限制,致使水貂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量编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的抗寒性,并分析其与根部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试验选择在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开展,选取38个国内与国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对比研究,依据不同品种越冬后的存活植株评分进行抗寒等级分类,并分析根部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与存活植株评分相关性。结果表明:38个品种的抗寒性分为极不抗寒(Ⅰ)、不抗寒(Ⅱ)、较抗寒(Ⅲ)和抗寒(Ⅳ)4类,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引进的品种抗寒性较差,在东北地区基本无法越冬,而以东北地区选育为主的部分国内北方品种抗寒性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种植。不同抗寒类别的紫花苜蓿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极不抗寒(Ⅰ)的蔗糖含量与抗寒(Ⅳ)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显著高于极不抗寒(Ⅱ)和较抗寒(Ⅲ);淀粉含量在极不抗寒(Ⅰ)和不抗寒(Ⅱ)中极显著高于较抗寒(Ⅲ)和抗寒(Ⅳ)。相关性分析表明,存活植株评分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淀粉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具有较高抗寒能力的紫花苜蓿品种入冬前的根系中具有较高可溶性糖和较低淀粉含量,二者可视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而蔗糖与苜蓿抗寒性的关系并不明确,不能成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不同苜蓿品种耐盐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草业科学》2010,27(3):102-106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质量分数0、0.3%、0.5%、0.7%和0.9%5个盐浓度梯度,对6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对供试苜蓿进行耐盐性研究。试验数据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株高和根长逐渐缩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综合评比表明:新牧1号耐盐性最强,敖汉苜蓿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4.
有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根中淀粉和糖的积累与多年生牧草的抗寒性有关[1-2]。加拿大的研究学者指出,抗寒性越强的苜蓿品种在秋季积累的糖水平越高。在低温冷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不足以维持根中的糖水平;因此,抗性强的品种分解根中淀粉用以维持高糖浓度水平。可见,主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8日至9月底,在新疆伊犁昭苏马场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草地设置了4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模拟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鸭茅生物量和贮藏性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影响,以期为更合理地利用天然割草场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鸭茅叶片可溶性糖先增高后降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叶片淀粉含量平稳,根部淀粉含量变化规律为降低-升高-降低;利用方式显著影响鸭茅地下生物量,叶片、根部可溶性糖和根部淀粉含量(P<0.05),极显著影响鸭茅叶片淀粉含量(P<0.01);4种利用方式中,割草+秋季放牧利用下叶片可溶性糖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利用方式下叶片和根部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与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根中淀粉和糖的积累与多年生牧草的抗寒性有关[1-2].加拿大的研究学者指出,抗寒性越强的苜蓿品种在秋季积累的糖水平越高.在低温冷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不足以维持根中的糖水平;因此,抗性强的品种分解根中淀粉用以维持高糖浓度水平.可见,主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与苜蓿抗寒性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封育方式下伊犁绢蒿可塑性贮藏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5-11月,在新疆阿什里乡对不同封育方式下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粗蛋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封育方式下伊犁绢蒿根中贮藏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呈“单峰”特征,多年封育地、禁牧后放牧地、连续放牧地最高可达53.43、36.77和32.63 mg/g,而淀粉呈倒“V”特征;粗蛋白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特征,且峰值出现时间及持续期上存在差异;3种封育方式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及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上多年封育地>禁牧后放牧地>连续放牧地,淀粉含量上为多年封育地>连续放牧地>禁牧后放牧地,而粗蛋白含量上则以连续放牧地最高。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青贮饲料调制中,青贮原料的水分和适量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是保证青贮过程中乳酸菌正常活动的条件和物质基础,国内在衡量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大多数测定可溶性糖,这样可能低估原料中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青贮原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青贮质量呈正相关[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准确测定为衡量饲料原料能否适宜青贮以及青贮后养分的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同时目前国内的报道都以测定可溶性糖来衡量,其测定不但繁杂,且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为此,根据青贮饲料研究课题的需要,借鉴国外资料,建立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提出,将采收时果实中干物质含量作为海沃德猕猴桃的一个世界性的质量指标,因为这个参数包括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和不溶性固体(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在采后处理过程中不改变等优点。采收时测量的猕猴桃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云南省文山州近年广大畜禽养殖户常用的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象草和玉米‘文青贮2号’的干燥秸秆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秸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用Van Soest法测定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并用隶属函数评价了秸秆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综合等级,计算了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的含量之比(NDFC/SC)。结果表明:滇重楼、‘文青贮2号’和‘西畴芭蕉芋’秸秆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为最高;‘文金1号’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均为最高;可溶性糖、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在不同秸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种秸秆基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综合等级为:滇重楼>‘西畴芭蕉芋’>‘文青贮2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象草>草果>‘文金1号’;此外,NDFC/SC特征为:象草>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文青贮2号’。本研究可为文山州秸秆的饲料化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