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0年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从生产现状、产业化经营、市场供需、加工以及产业科技角度对2010年广东荔枝产业进行了分析,总结广东荔枝产业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是中国荔枝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而荔枝又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而广东荔枝生产发展迅速;荔枝生产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鲜荔枝的保鲜销售和市场开拓工作,同时也要推动多渠道荔枝加工业的发展,开发出高科技含量的系列荔枝加工产品,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针对广东荔枝生产和保鲜、销售及加工业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将为推动广东荔枝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对生产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向旭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32-41
广东荔枝产业“大而不强”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分析其主要瓶颈问题与技术短板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我国特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从全产业链角度剖析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的整体动态情况,总结出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荔枝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荔枝合理正常消费和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等5个方面,是制约全省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从产业技术研发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控保障技术、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则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短板;从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冷链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4个重点产业链环节,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研发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高荔枝生产中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降低荔枝种植户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荔枝种植户的收入,促进荔枝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团队于2016年8—9月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荔枝种植户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荔枝生产中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分析影响荔枝生产中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因素。【结果】调研地荔枝种植户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419,相对于最优的100%,荔枝生产中化肥施用技术效率较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以海南海口综合试验站最高、为0.551,广西玉林综合试验站最低、为0.332;荔枝施肥技术效率最高的示范县是海南昌江县、为0.690,最低的示范县是广东信宜、为0.104。家庭人均收入对荔枝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固定资产、化肥折纯量、家庭劳动力比例和种植面积对荔枝施肥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建议制定合理的指导方案,引导荔枝种植户正确认识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深入推广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2009年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荔枝龙眼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水果。2008年,广东荔枝的种植面积为27.58万hm2,产量为91.72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0%和71.1%;龙眼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2.9万hm2和57.48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8.0%和61.1%。近几年来广东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产量不稳定。由于果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疲软,供需矛盾加剧,种植效益滑坡,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未来广东荔枝龙眼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大对荔枝龙眼产业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支持合作生产经济组织发展,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推进采后处理、储运、加工技术现代化;抓住机遇,增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广东荔枝业一直在探索荔枝产业的出路,包括保鲜和加工。现在广东荔枝加工占鲜果产量不足10%,产品只有干果和罐头等低档品种。能够规模吞吐鲜荔枝的加工品只有酿酒,生产荔枝酒能做到季节生产、常年消费;做到广东生产、全球消费。目前国内果酒市场前景广阔,年产销量达100万吨。仅广东年消费量就有30万吨。广东荔枝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产、科研、加工、储运和消费等环节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只有通过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广东荔枝产业的潜在市场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承担省科技专项——"荔枝产业技术提升项目",就优质中晚熟荔枝品种克服"大小年"结果、荔枝农艺农机融合不够等问题展开技术攻关,并搭建荔枝文旅采摘销售信息平台,为广东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广东是我国荔枝生产大省.但是,由于荔枝流通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丰产不丰收,制约了广东荔枝产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物流的理论,比较了精益物流和敏捷物流两种基本的物流方式特点.从荔枝的自然属性、消费特点和生产特点方面分析了对物流方式选择的影响.阐述了广东荔枝物流体系的现状并构建了基于现代物流理论的敏捷物流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又是一年荔红飘香时!在《广东荔枝产业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5月26日,促进广东荔枝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全球最大荔枝生产基地茂名市举行。据悉,广东将创建世界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库(圃),把广东荔枝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打开农村产业兴旺的突破口,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是中国荔枝适栽地域最广、种质资源最丰富、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国内最大的荔枝供给省,但电子商务在荔枝产业的应用并不广泛。利用SWOT分析方法 ,对广东发展荔枝产业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并行、建立并完善荔枝产业信息数据库、大力培养荔枝产业信息化人才、提升物流水平、实施"走出去"市场战略等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