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对九峰试验林场的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及晚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叶松生长最慢 ,而不宜大面积发展 ;辐射松、马尾松与晚松均表现较好 ,且辐射松与晚松材积生长速率高于马尾松 ,至 2 2a后 ,辐射松材积的生长速率将超过晚松 ;辐射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 ( 1 85cm) ,树高速生期为 1 2~ 1 6a,材积速生期为 1 4~ 1 7a,数量成熟龄在 40a之后 ;马尾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1 30cm) ,1 3a树高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3 5 0m) ,材积连年生长量 2 8a最高 ( 0 0 1 60 1m3) ,数量成熟龄为 35~ 40a ;晚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 3年达最大 ( 1 85cm) ,平均生长量 9a时达最大 ( 1 0 8cm) ,树高速生期为 3~ 8a ,材积速生期为4~ 1 5a ,数量成熟龄为 2 5a。  相似文献   

2.
2种国外松与马尾松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闽侯南屿林场火炬松、湿地松及马尾松家系子代测定林连续10 a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家系不仅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湿地松、马尾松的生长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早期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但是随着树龄增长,马尾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平均生长量,10年生时超过火炬松最好家系生长量;湿地松生长趋势与火炬松相似,即前期生长比马尾松快,后期生长落后于马尾松,但湿地松早期生长稍落后于火炬松,后期生长优于火炬松。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对美国引进的火炬松第1代种子园25个家系试验林进行测定,以湿地松、马尾松为对照。结果表明:火炬松早期生长较易感染松针褐斑病,保存率较低;14年生火炬松家系总体生长优于湿地松、低于马尾松;各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上有着显著差异;综合各性状共选择出4个优良家系(21、9、18、13号),1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2.6 m、20.4 cm、0.1981 m3,比湿地松增长9.2%、25.9%、71.1%,遗传增益达8.9%、24.7%、67.9%。  相似文献   

4.
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法测定早期引种秃杉林中优势木1株、种源试验林中优势木和平均木各1株,结果表明,秃杉树高生长从5年以后进入速生期,持续至18年生;胸径生长从6年生时进入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材积生长从14年起进入速生期,至24年生时连年生长曲线仍未与年平均生长曲线相交,还未达数量成熟。用Logistic模型模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程曲线,确定材积、胸径、树高速生期为13.64,12.77,11.27年。初步确定秃杉8年生以前为幼龄期,8~16年生为速生期,16年生以后为速生稳定期。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的树高、直径、材积等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松树在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差异主要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直径、材积生长差异不仅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3种国外松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以火炬松的生长量为最大,马尾松最小,晚松和湿地松居中。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速生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炬松 (Pinustaeda)因其独特的优越性 ,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树种。对福建省南屿点和南安点火炬松引种家系 5年生长量的调查分析表明 :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在 0 5 0附近 ,遗传变异系数多在 5 0 %以上。引种火炬松家系在南屿点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对照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聚类分析 ,在南屿点选出 9个速生家系 ,在南安点选出 5个速生家系 ,其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95 2 %和 39 2 %。  相似文献   

7.
15年生火炬松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试验点进行了火炬松家系区域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参试火炬松不同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CT一1家系通过试验观察,其速生性强、稳定性好、较适合在闽中海拔250~400m,Ⅱ类立地等级以上的中亚热带区域发展,可进一步引种栽培与推广示范,作为速生备选松木类树种之一。火炬松家系在15年生时的各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马尾松,较之8年生适应性整体比对照马尾松进一步呈下降趋势。火炬松在当地较之湿地松适应性更强。参试火炬松在15年生时,个体竞争剧烈,导致保存率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0cm(火炬松)~12.63c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生长差异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佐治亚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美国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aeda)的生长状况,与当地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比较分析。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北部丘陵地,火炬松生长表现良好,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大于马尾松、湿地松;试验所研究10个火炬松家系、1O个湿地松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明显;马尾松4年生时,采用种子园种子,轻基质育苗,造林施基肥,生长量与采用母树林种子,黄泥土育苗,不施基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了8.6%、19.7%和55.5%。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量、生物量、树冠结构与根系分布等性状的测试表明:3树种扦插苗造林的林木生长与实生苗造林一样,仍然显示速生高产的性状。其中马尾松对比试验表明,扦插苗的造林成活率、5年生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实生苗造林分别提高27 5%、14 1%、30 1%、85 7%。说明3树种利用扦插苗造林,发展短周期速生高产无性系林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对11年生湿加松子代测定林4个年份的家系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5~0.29、0.29~0.53和0.18~0.33;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03~0.06、0.06~0.19和0.03~0.08。11年生通直度的家系及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33和0.0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同一性状年度间极显著相关,说明早期选择有一定效果。根据年度间生长趋势及11年生材积,初选出12个优良家系及40个单株,与对照相比,家系预测增益为6.66%~8.97%、单株预测增益为14.20%~15.49%。  相似文献   

12.
5种松树造林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樟木头林场引种的4种松树及马尾松7年生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和湿地松具有良好的冠形和干形,有一定的生长潜力;而马尾松的树高生长虽然较快,但自然整枝较差。树干不通直,且虫害较严重。抗性差;加勒比松古巴变种的抗逆性差。生长速度慢。三级木比例大,适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侧枝总数方面,杂交组合普遍好于对照;在生长性状冠幅方面大部分杂交组合种好于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少部分比当地马尾松好;在生长性状方面杂交组合间和杂交组合内存在差异。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相关,因此间接选择也是有效的。在抗寒性方面,加勒比松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2抗寒性最差,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抗寒能力较强,没有受冻,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3、当地马尾松、杂交组合种较抗寒且抗寒性相近;在抗虫(松梢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闽中山地湿地松混交林经营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2 1年生的湿地松与木荷混交林、16年生的湿地松与厚朴和湿地松与马尾松混交林的造林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湿地松与木荷的混交是成功的 ,湿地松∶木荷以 3~ 5∶1的混交比例为宜 ,采用行带混交方式。湿地松与厚朴的混交效果不尽理想 ,2个树种的生长都欠佳。湿地松与马尾松以 8∶2的插花混交 ,两者生长较稳定 ,种间关系协调 ,混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麻江引种国外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麻江开展湿地松、火炬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和火炬松的各项生长指标都高于乡土树种(马尾松),说明在麻江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从初期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对33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15年,第一次间伐年龄应在15年左右,20-25年时,树高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第二次间伐年龄可适当提前到22年;直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20-25年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在3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数量成熟年龄大约在55年生左右;33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整个生长发育可划分3个时期:第一时期0-10年生为幼林期;第二时期10-20年生为速生期;第三时期20-33年生为壮龄期。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两个混交类型混交效果较好,目的树种马尾松平均树高分别达到3.74 m和3.73 m,平均胸径分别达到4.01 cm和3.89 cm,树高分别比对照纯林提高12%和11.7%,胸径分别比纯林提高17.5%和11.5%。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传统基质(黄心土50%+森林表土50%)为对照,对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松皮粉100%(A)、松皮粉70%+锯末20%+森林表土8%+杉皮粉2%(B)配方的容器苗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对照,容器基质重量最轻;松皮粉50%+锯末4JD%+森林表土8%+杉皮粉2%(C)配方次之,但其单株干物质的总重量最大;松皮粉30%+锯末60%+森林表土8%+杉皮粉2%(D)配方生长表现最差。建议生产上培育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苗时,添加约70%的松皮粉、20%的锯末作为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