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面积指数的主要测定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要地介绍了叶面积指数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总结了当前叶面积指数(LAI)的主要测定方法有直接和间接方法两大类,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未来叶面积指数测定的发展趋势是光学仪器法和遥感法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2.
不同空间尺度森林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不同空间尺度森林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方法,并讨论这些估算方法的优缺点与发展趋势:通过地面实测来估算小尺度的森林LAI,包括破坏性采样法、落叶收集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光学仪器法和倾斜点嵌块法;通过遥感反演估算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的森林LAI,包括统计模型法、基于冠层物理特征与反射特性的冠层反射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查表法.  相似文献   

3.
高光谱遥感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简要概述了叶面积指数和高光谱遥感的概念, 分析比较了高光谱遥感与传统的宽波段遥感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的优势, 以及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的常用方法, 并对目前高光谱遥感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存在的问题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叶面积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园林植物叶面积指数(LAI)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LAI的定义、LAI的主要测定方法、LAI与枝干的相关关系、LAI的应用现状,并对园林植物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2011年8月获取的黄丰桥林场SPOT5数据为信息源,并同步开展现地样地调查,依据典型抽样,以不同的海拔、坡度、坡向进行选样,利用手持GPS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分别对选取的60块样地进行定位和叶面积指数测量。结合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对地理因子和遥感因子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2个主成分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该研究区域的植被叶面积指数进行模拟,精度达到84.17%。结果表明:RVI,NDVI,MSAVI,MCAVI和DVI与LAI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帽儿山地区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东北林业大学试验林场)为研究区,利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调查采样数据和GPS测量技术,建立了从Landsat TM影像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与地面实测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统计回归模型。然后再从众多统计模型中按照各自的相关系数(R)和确定系数(R2),选出反演LAI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华南地区最常用园林树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量仪器所测LAI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1);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量的LAI值与冠幅、胸径和树高之间也存在极显著一元线性关系,构建回归模型分别为:LAI=0.0444Cw+1.6526,LAI=0.0088D+1.8327,LAI=0.0543H+1.6404;通过模型可估测小叶榕单株的叶面积指数,达到95%的置信区间的估测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是描述叶片生长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我国帽儿山地区落叶阔叶林长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利用LAI-2200对帽儿山林场老爷岭试验站12块样地生长季叶面积指数进行测量,使用生长方程对离散LAI值进行拟合,计算不同时间的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和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生长情况,对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长季4月到8月,12块落叶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均随时间呈单峰变化。以杨树有优势树种的样地用Mitscherlich生长方程拟合其LAI效果最优,以色木和白桦为优势树种的样地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其它样地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最优,各样地生长方程拟合R2均高于0.962。杨树林叶面积指数增速最快,胡桃楸林增速缓慢,6月初到8月中下旬为冠层LAI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空间位置相近的阴阳坡样地叶面积指数生长规律差别较大,最高累计叶面积指数相差17.6%。此研究结果为帽儿山地区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为该地区林冠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造成影响,以及提升日步长碳循环、水循环生态机理模型精度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崂山林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地处崂山林场东部林区作为研究区,运用逐步分析方法对6种植被指数和海拔、坡向、坡度等立地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3种植被指数NDVI、RVI、SAVI可敏感反映森林冠层LAI,建立分别以NDVI、DVI、SAVI为自变量的二次曲线模型、幂函数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以及包含这3种植被指数的多元线性模型,从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两个方面对基于不同植被指数LAI反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崂山林场LAI最佳的统计模型是多元线性模型,模型的R2是0.812,具有较好的估测效果。利用该模型反演了研究区的林分冠层LAI,并把崂山林场的林分冠层LAI分为5个等级,研究区的森林冠层LAI分布呈现西北部和东南部较低,而东北部和南部相对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机载激光雷达可快速高效获取局部区域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同时还可协同光学遥感数据进行大区域尺度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监测.为此,本文对比了3种不同区域尺度下森林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突出了机载激光雷达在不同监测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条带尺度下的森林叶面积指数监测中,机载激光雷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人工调查的...  相似文献   

11.
两种测定天然次生林叶面积指数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叶面积指数直接测定方法(称重法)与间接测定方法(冠层分析仪测定法),对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对比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测定法结果为实测叶面积指数,间接测定方法结果小于前者,精度比前者低25%-40%,但两组结果相关关系显著,间接测定值能较好地反映林木的叶面积指数大小变化。天然次生林中林层结构对冠层分析仪测定有很大的影响,是造成两种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Leaf Area Index (LAI) is a main variable controlling carbon and water fluxes.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effect of thinning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in French forests. While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average LAI, we estimated clumping and measured both average LAI and the variation around it. LAI was derived from digital hemispherical photos at three sites: an unmanaged Fagus sylvatica forest in temperate area (control site), a mixed Mediterranean forest of Quercus ilex and Pinus halepensis, and regeneration of F. sylvatica under a mature stand of Pinus nigra in mountainous area. LAI measurements were also made with LAI 2000 devices over 5 years (from 1994 to 1998) within forest stands dominated by either beech (F. sylvatica L.), by oaks (Quercus petraea (Matus) Liebl., Quercus robur (Matus) Liebl.), or by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Thinning led to a variable decrease in LAI.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LAI (CVLAI) provided a useful ecological index of the level and type of thinning. For undisturbed stands, CVLAI varied from 10% to 20%,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er average LAI values. Disturbances created by thinning increase LAI spatial variability, resulting in larger CVLAI values for all stands considered. Possible explan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nd use in remote sensing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森林冠层结构的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冠是树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层次,林冠结构造成的林下光环境差异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的更新演替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冠层结构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全球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国际科学界已举行了三届国际冠层大会,认为合作并发展全球冠层研究计划是必须的。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冠层结构、林内环境、林下植被组成及土壤环境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将近年来有关森林冠层结构最新研究方法作简单介绍,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沙罗竹(Schizostachyum fughomii)为大中型丛生竹类,用途广、产量高、篾性好、笋质佳,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该文对其林分的秆龄结构、叶面积指数因子变化规律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列出了相应的公式和计量数表,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亚高山3种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亚高山林区次生白桦(BF)、岷江冷杉(FF)和紫果云杉林(SF)的物种组成、叶面积指数(LAI)、年龄结构、胸径(DBH)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综合特征。结果表明:(1)BF群落中出现的雏管束植物有27科57属71种,F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柬植物有28科50属60种,S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7科36属39种;(2)BF、FF、SF群落的LAI分别为0.84(±0.11)、1.25(±0.30)和3.53(±0.22);(3)FF、SF群落内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和方枝柏的树高、冠幅与胸径大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4),BF群落内的白桦树高、冠幅与胸径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10)。处于演替早期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演替后期的物种多样性,演替后期的群落LAI高于演替初期的群落圳。可利用胸径大小与树高、冠幅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来评估亚高山“针叶树种”的冠幅和树高。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防风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并对病原菌进行了显微观察。选用新型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啶菌恶唑悬浮剂、20.67%氟硅唑噁唑菌酮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以上6种药剂对防风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作用不同,EC50分别为37.804μg/ml、1642.11μg/mL、681.913μg/mL、30.093μg/mL、142.785μg/mL和22.112μg/mL。  相似文献   

17.
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 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分析LAI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LAI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为单峰曲线,峰值(5.82±1.32)出现在8月中旬;4种岷江冷杉林LAI平均值为5.44±0.83,不同林分之间LAI差异极显著(p<0.001),LAI顺序为:藓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随着海拔升高,LAI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出现在海拔3 000 m处,LAI(y)与海拔(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22.408 6 0.019 6x-0.000 003 360 1x2 (R2 = 0.999 6, p<0.001, n=12);半阴坡LAI(5.51±0.91)比半阳坡(5.36±0.72)大,差异显著(p<0.05);林分尺度上的LAI变异系数(10.02%~12.22%)约是小流域尺度上的(19.79%~22.80%)1/2,随着海拔升高,其变化比较复杂,3 800 m处最大(23.09%),3 500 m处最小(7.64%),且半阴坡(16.58%)>半阳坡(13.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