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方法,分别于春、秋和夏季,在6种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对10份普通白菜材料进行连续7 d的高温处理研究其耐热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症状,如叶片反卷、失绿等,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害症状加剧。以春季和秋季采用37 ℃/27 ℃(昼/夜)处理幼苗4 d后调查其热害指数,可以显著反映出普通白菜各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而夏季采用自然温度育苗后在37 ℃/27 ℃(昼/夜)下不能显著区分普通白菜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选用8份不同耐湿基因型的普通白菜(小白菜)品种,在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对6片叶苗龄的幼苗分别进行高湿处理,研究普通白菜的耐湿性鉴定方法。最终确定以土壤湿度饱和、相对空气湿度95%、30 ℃/ 20 ℃(昼12 h/夜12 h)处理幼苗6 d,作为普通白菜耐湿性差异的鉴定条件|以叶片褪绿面积和程度作为湿害分级指标,并以此调查湿害指数,从而鉴定品种的耐湿性。  相似文献   

3.
甘蓝耐热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比较了在不同高温条件下 6个甘蓝育种材料的热害表现 ,对其进行了幼苗的电解质渗透率测定、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鉴定以及夏季日光温室高温鉴定 ,结果表明 ,电解质渗透率测定、夏季日光温室高温鉴定基本能反映甘蓝耐热性差异 ,但难以区分耐热和较耐热品种的差异。而以甘蓝叶片发黄萎蔫为热害指标的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鉴定方法可以明显地反映出甘蓝的耐热性差异 ,并确定在 36 .5℃恒温下对甘蓝幼苗进行 6d(天 )的处理是甘蓝耐热性选择的适宜压力  相似文献   

4.
电导法鉴定番茄耐热性与田间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生长发育不良 ,严重时甚至受害或死亡。大多数品种在昼温 34℃ ,夜温 2 0℃以上或有 4h左右 40℃的高温即受严重伤害 ,引起大量落花。番茄耐热性鉴定方法的研究是番茄耐热性育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耐热材料筛选和品种耐热性检验的关键手段。目前 ,多采用在田间或温室高温条件下测定番茄经济性状的变化来鉴定番茄的耐热性 ,相对耗时费力。本试验用电导法测定耐热性不同的番茄同龄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 ,再与夏季田间自然鉴定的结果相比较 ,分析其吻合程度 ,以探讨电导法鉴定番茄耐热性的可…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黄瓜苗期热害程度,以耐热品种Poinsett97和热敏品种BoothbylsBlonde为试验材料,采用42℃高温处理黄瓜幼苗24h,观察子叶、幼叶、心叶、下胚轴及整株幼苗的热害症状,并记载热处理后不同时间热害症状的变化。提出了明确的黄瓜幼苗热害症状的分级标准,对于田间热害的诊断及黄瓜耐热性的鉴定与评价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秦巴山区6个野生百合种、4个栽培百合品种的组培生根苗进行高温(昼37℃/夜32℃)处理,以热害指数、叶片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的含量作为指标对不同百合的耐热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宜昌百合(L.leucanthum Baker)、Prato、山丹(L.pumilum D)的耐热较强,野百合(L.brownii F.E)、卷丹(L.lancifolium)的耐热性中等,岷江百合(L.regale Wilson)、Sorbnne、兰州百合(L.davidii var. unicelor)、Conca D′or、Siberia耐热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芥蓝喜凉性气候,耐高温能力较弱,夏秋季栽培高温逆境往往使其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其产量、品质。本试验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的方法,测定10份芥蓝材料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10份芥蓝材料在不同高温胁迫下各项指标的相对变化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芥蓝的热害指数与生长指标(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节间长)可以简单、较好地反映出芥蓝材料间耐热性差异;37℃/25℃、40℃/32℃处理的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变化率能较好地反映出芥蓝材料间的耐热性差异;高温能诱导MBF1c转录因子的表达,使其表达量升高,且耐热性强的材料相对表达量较高,该转录因子的表达可能对芥蓝耐热性起到一个正调控作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矮脚香菇在这10份芥蓝材料中耐热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自然高温和人工控制高温下不结球白菜耐热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控制和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用电导法测定了两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耐热性。结果表明,两品种的耐热性均随高温锻炼时间延长而增强。降低处理温度,耐热性也随着降低,耐热品种比热敏感品种耐热性降低慢。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两品种耐热性变化与此时气温变化保持一致趋势。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获得的结果与大田生产表现也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Counter”、“晋番茄四号”、“109番茄”、“新星101”、“益丰”、“益丰三号”6个番茄品种为试材,对种子萌发期不同温度处理、幼苗期28℃温度下不同光照处理的番茄耐热性进行了比较,以期为番茄长季节越夏栽培选择耐热性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4℃温度处理下,“109番茄”和“新星101”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苗期热胁迫下的热害程度和热害指数、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最强,“Counter”的耐热性最差,且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选6个马来西亚辣椒品种进行耐热性鉴定研究,以美国引进的辣椒材料CM334为对照,用细胞膜相对电导率法、高温处理测定辣椒热害指数法、叶绿素含量测定法鉴定其耐热性,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处理测定辣椒热害指数与细胞膜相对电导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基本反映辣椒品种的耐热性;辣椒品种间叶绿素含量没有一定的趋势,耐热性强和弱的品种叶绿素含量相差无几。但是,经高温处理后,品种间叶绿素下降的比率与辣椒热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测定辣椒品种叶绿素下降的比率也可作为鉴定辣椒耐热性的1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狭叶薰衣草与羽叶薰衣草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珊珊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07,34(3):735-738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 和羽叶薰衣草(L. pinnataL. ) 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狭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 2x = 50 = 14m + 10 sm + st,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50 =L + 11M2 + 13M1, 染色体组型为“2A”型。羽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2x = 22 = 6m + 5 sm ( SAT) ,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22 = s + 6M1 + 2M2 + 2L, 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ZQ启动抽薹的茎尖为材料,分别提取DNA和RNA,以两对引物扩增并序列拼接得到甘蓝LFYZQ基因DNA序列和cDNA完整编码区,长度分别为2 560、1 239 bp,与花椰菜、拟南芥、芥菜和萝卜同源性分别达到91 %、87 %、86 %、87 %。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452、394、393 bp)和2个内含子(514、807 bp),共编码412个氨基酸,内含子剪接位点均符合经典GT-AG法则。将LFYZQ与网上公布的12种十字花科植物LFY氨基酸序列按分子进化分成两类:甘蓝LFYZQ与花椰菜以及Jonopsidium属植物Jonopsidium acaule这3个分为一类;其余10种植物分为第二大类。LFYZQ蛋白分子量为46 kD,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蛋白,存在N-十四(烷)酰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酰胺化位点共4种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为建立适合甘蓝柱头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以甘蓝柱头为材料,采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柱头总蛋白质,通过对IPG胶条、上样量、聚焦程序、SDS-PAGE胶浓度等的优化,建立了甘蓝柱头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即选用长17 cm、pH 3~10 NL的IPG胶条,上样量150 μg,按照聚焦程序Ⅰ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SDS-PAGE胶浓度选用12%,得到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片。  相似文献   

14.
结球甘蓝花粉钙调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芸薹属植物钙调素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系花粉中克隆得到一个钙调素开放阅读框cDNA 序列,该序列长450 bp,编码149 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不含跨膜区,无信号肽,具有4 个完整的EF-hand 结构域。构建了结球甘蓝花粉钙调素原核表达系统,钙调素基因及其3 个突变体在E. coli 中得到表达,均获得分子量约为16 kD 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在EGTA 存在的条件下,各融合蛋白具有各自独特的凝胶迁移现象,活性检测表明甘蓝花粉钙调素活性依赖于钙离子。该基因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花粉萌发过程中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自交系中随花粉萌发增大而降低;在含有钙调素拮抗剂TFP 的培养基中,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系花粉中钙调素基因表达量均受到抑制;在含有W-7 琼脂糖的培养基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3个花椰菜品种幼苗期叶片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花椰菜幼苗期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都表现为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呈现波动性变化,但还原糖含量的值都显著低于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薹菜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薹菜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7M+2T+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0=2L+4M2+4S,染色体组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17.
生长素在结球甘蓝球叶向上、向内自然卷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挖掘重要的影响结球甘蓝叶片卷曲的生长素相关基因,通过对结球甘蓝莲座期叶片与结球期叶片的转录组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6个显著差异表达的生长素相关基因,分别为调控生长素动态平衡的Bo ILL6、Bo ASA1基因,控制极性运输的Bo SF21、Bo PIN4基因,参与信号转导的Bo ARF8、Bo GH3.5基因。对上述6个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分别获得全长c DNA序列,序列分析发现6个基因均含有生长素相关的结构域。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各基因与芜菁的对应基因遗传关系最近,拟南芥次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o ILL6、Bo ASA1与Bo SF21的表达量变化最为显著,结球期叶片相对莲座期叶片的表达量差异均高达12倍以上,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3个基因可能与结球甘蓝叶片的卷曲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崇明金瓜种质资源和研究现状,认为崇明金瓜存在着种性退化、品种抗病性弱、栽培技术和采后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打好种源基础、推广高效栽培和发展产业能力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红花玉兰幼苗物候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区红花玉兰幼苗的物候观测,探究了其物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特性,分析了红花玉兰幼苗春季物候期对温度和降水量的响应规律,为红花玉兰在北京的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杂交和连续回交方法,向青梗菜自交系CA123中转育核 不育基因,育成了性状与CA123相近、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的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001。用该不育系配成的杂交组合 GMS001×D3整齐一致,园艺学性状优异,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华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