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要使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就要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而从目前情况看,土地流转模式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是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必要前提。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下,土地流转中的一些法律法规问题应该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稳步推进,如何推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差异巨大,所以从全国范围来说,不会有统一的土地流转方式和模式,土地的有序流转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些年来定西市依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探索和实践出了在产业发展基础上有序推进农业土地流转的道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要使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就要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而从目前情况看,土地流转模式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我国农村不断发展和进步,土地流转是新农村发展的重点,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现代化农业,对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分析了农村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土地流转模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征程的全面开启,土地流转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完善了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的重要作用和主要影响,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土地流转的建议,以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经济体制下,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及其农村土地流转几种模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等等,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农业进行改革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土地流转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直接利益有一定联系。但是,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探索有效策略解决相关问题,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1.1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能够增强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前,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耕作模式已经束缚了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弊端,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低。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将土地参与流转,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实现了由分散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农业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致富方式。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现代农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土地众多然而土地利用率却不高,土地流转能够解决当前土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土地的利用价值,以此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就土地流转对振兴农村经济的影响展开讨论。土地流转是近年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它对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问题日渐突出,同时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得到重大突破,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农村推广土地流转创新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土地流转利益主体虚化、形式分散和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管理无序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侵害农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现实情况,采取了很多完善土地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措施,健全土地流转创新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有效改革和真正创新,从而实现"三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1、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能够增强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前,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耕作模式已经束缚了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弊端,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低。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将土地参与流转,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实现了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的转变,促  相似文献   

13.
<正>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土地流转的相互推动作用分析1.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的推动作用1.1.1增加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入,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耕作模式已经束缚了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弊端: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低。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后,农户将土地参与流转,一方面改变了土地经营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村的土地种植是我国农业的发展基础。在农业的种植发展中,土地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土地的流转模式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讲有着最根本的影响,一个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土地进行有效流转的模式制度才是可以帮助我国农业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从目前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形势来看,土地流转已成为大势所趋。离开土地流转,土地的潜能受到了束缚,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长期形成的土地平均拥有,所有权、经营权机械统一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一、土地流转的必然性1、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三十年不变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政策,笔者所处舒兰市是1996年进行的二轮延包,运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虽然采取了许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实际发展仍然缓慢,主要是因为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又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多元化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模式,加之土地弃耕现象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种种原因使土地流转制度应运而生。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土地耕种面积、人均土地流转面积、当地新增岗位数量、人均劳动力非农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的农业保障投入、税费增长率、土地流转费用。主要讨论了农村经济现状,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指标,以及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的发展涉及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对我国农业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实施流转的方式,归纳了现阶段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实施土地流转举措对我国的农业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关系及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村土地“溜溜田”式狭小、分散的经营局面并没有改变,不符合当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本文则是在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和各地区土地创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流转利用现状,以家庭现有土地集中经营为目的,通过制定流转标准,土地综合价值量化对新土地流转模式的一次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那么土地流转为其提供了有效空间。加快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是合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推动农业规模化,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的细碎零散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土地实行有效的流转对合理配置农用地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1、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能够增强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前,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耕作模式已经束缚了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弊端,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低。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将土地参与流转,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实现了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的转变,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