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玉米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确保玉米种植质量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种植方式和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对促进玉米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在滨州市玉米种植试验田中开展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田间表现、干物质积累与玉米产量造成的影响,探寻更好的玉米种植方式,为玉米种植产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从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侧向施肥、行间距为60 cm,玉米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东北作为玉米种植主要区域,通过推广应用玉米种植技术,可有效提高其种植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玉米种植技术,了解技术推广可提高玉米产量、提升农户经济效益,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技术推广的途径,旨在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增收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覆膜滴灌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水种植、覆膜、滴灌的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和效益最高,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相比较,其产量提高78.5%,收益增加11425.5元/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不断提高玉米种植产量,要做好大田玉米种植技术的分析。在有效的研究过程中,本文从玉米种植的准备环节、田间管理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进一步总结,提高了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认识,加强了玉米种植实践能力,希望通过有效研究,能够提高种植认识,进一步为玉米产量与质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学界对玉米密植增产研究的主要结果,分析了种植密度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归纳了现代玉米高密度种植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玉米高密种植减少了土壤蒸发,增加了植株蒸腾,但对于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是否增加了玉米耗水量,学界仍存在不同意见;玉米密植在提高群体产量同时,也增加了由于高密度导致产量降低的风险。为应对高密度种植下玉米产量的不稳定性,现代学者开始将种植密度与其他农艺措施结合。与此同时,现代研究从传统的特定环境下田间试验研究转向使用作物模型模拟不同环境下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旨在根据特定环境选择最适宜种植密度,在提高种植密度的同时,提高玉米单株产量,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综上,将玉米密植种植与其他增产措施相结合和借助作物模型研究不同环境下玉米的最优种植密度是构建未来玉米增产稳产技术模式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贵州高原山区玉米种植管理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玉米种植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农作物,具有种植范围广、产量较高等特点。对我国贵州的地理情况和土壤情况等进行分析发现,玉米种植过程的管理技术,与玉米种植的成活率、产量等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就玉米种植过程管理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与经济作物,可以说国民经济中玉米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确保玉米产量与长势。玉米种植生产中其长势与产量受到田间管理各因素的影响,所以种植过程中需要研究田间管理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本文重点介绍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详细阐述技术应用要点,保证玉米产量与长势,实现玉米产量稳中有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被称为黄金作物,在我国是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广大地区普遍进行玉米种植。玉米种植中管理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若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重视种植过重中的管理技术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本文对玉米种植中的管理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玉米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种植以及管理技术也得到了提升,要想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玉米的品质,种植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当地玉米种植的现状,同时掌握玉米种植新技术的要点,重视玉米条件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不断优化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将从辽宁省玉米种植现状分析、辽宁省玉米种植问题以及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的种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玉米种植技术也取得了显著提高。然而,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而导致技术推广工作受阻,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鉴于此,需要充分认识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现实意义,并且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途径进行优化拓展,从而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确保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1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分析1.1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所以对粮食的产量与质量问题,社会的关注度一直高涨。其中玉米作为我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玉米的种植以及栽培技术也随之有很大的提高,高产是种植玉米的基本目标和首要条件。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选种、病虫害的防治、提高除草技术、施肥技术等方面详细论述提高玉米产量技术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玉米的种植以及栽培技术也随之有很大的提高,高产是种植玉米的基本目标和首要条件。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选种、病虫害的防治、提高除草技术、施肥技术等方面详细论述提高玉米产量技术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优质的饲草作物,近几年来塔城市的玉米种植面积、产量都在逐年增加和提高。该文介绍了种植地块准备、合理种植、田间管理等玉米种植要点,以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提升当地玉米产量与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我国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农民有丰富的种植玉米经验。近年来,玉米栽培新技术发展促进了玉米生产中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玉米种植管理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随着生态环境变化,玉米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要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加科学强种植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玉米病害类型有小班病,纹枯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等,需要总结我国玉米种植管理技术,根据玉米病虫害类型特点,加强玉米科学种植管理,提高玉米生产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东阿县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应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并做好田间管理。玉 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应加强对玉米种植密度的控制。文章探讨了种植密度对玉 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的策略,供相关研究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行距和密度对协玉3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作用效应,以玉米杂交种"协玉3号"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不同行距与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都有显著效应;随着行距增大,玉米产量增加显著,60cm等行距产量显著高于50cm等行距和60cm+40cm宽窄行,分别高出13.06%和13.10%;同一行距不同密度之间产量表现不同,等行距50cm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宽窄行60cm+40cm随密度增加产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明显。等行距60cm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不同种植行距与密度之间比较,均以等行距60cm为好,以75 000株·hm-2产量最高,达16 646.70kg·hm-2。说明在山西中部水浇地条件下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适当扩大种植行距、缩小株距、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市场上玉米的价格走势有些偏低,因此玉米种植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在种植过程中,玉米产量不高问题一直存在,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新方向。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玉米产量问题。经调查发现,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是农业技术的一大进步。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玉米种植土地的选择技术、玉米品种的选择技术、施肥技术、播期和株距技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主要玉米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占总玉米产量比例较大。研究龙城区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龙城区玉米种植的现状玉米是龙城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多处亩产量超过了850kg,取得了较高的效益,并且玉米的播种面积与产量一直位于全市玉米种植的前列,由此可见,该区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9.
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玉米质量是种植玉米的人梦寐以求的,近几年来,研究者也对玉米进行研究,目的就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玉米种植上的技术还欠缺一些,但是,研究人员一直没有放弃对玉米技术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玉米的种植情况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方法,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东北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在黄土丘陵区旱作梯田实施微集流种植与常规平作种植,测定作物的农艺性状指标值,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作物生长与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法相比,微集流种植6—8月玉米株高平均提高47.2%,根系干质量增加187.79%,籽粒产量平均增收903.12 kg/hm2;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植株的株高、抽雄率、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与对照方差检验值F在1%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分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与玉米产量性状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关系。微集流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从而显著地影响作物生长与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