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蛋鸡育成期是指蛋鸡育雏期结束到产蛋期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7~18周龄)。但现代优良蛋鸡品种,已不再单纯地以周龄或体重作为育雏、育成阶段划分和营养调整的标准,而是以体形、体重发育的程度为准则,前期以骨骼为主,后期则以体重为主。育成期是为产蛋期打基础的阶段,育成期鸡群体形、体重的达标与否及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好坏。因此,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育成率的前提下,培育体形体重符合品种标准、发育均匀一  相似文献   

2.
正蛋鸡育雏期结束到产蛋期之前的阶段为育成期(一般是指7~18周龄)。但现代优良蛋鸡品种,已不再单纯地以周龄或体重作为育雏、育成阶段划分和营养调整的标准,而是以体形、体重发育的程度为标准。前期以骨骼为主,后期则以体重为主。育成期是为产蛋期打基础的阶段,育成期鸡群体形、体重的达标与否及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好坏。因此,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育成率的前提下,培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蛋鸡养殖已逐步朝着集约化与标准化养殖方向发展,然而大部分蛋鸡养殖户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此,本文就蛋鸡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三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多能菌Ⅰ号)是洛阳市博尔生态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为验证该产品在蛋鸡生产中的作用,在后李村养鸡厂作了多能菌Ⅰ号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用鸡:由洛阳市红山乡后李养鸡场提供的1日龄峪口商品蛋雏鸡1200只。(二)试验分组:此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育雏育成期(2010年8月30日-12月31日),第二阶段为产蛋期(2011年元月7日-5月7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育雏育成期600只,产蛋期590只;对照组育雏育成期600只,产蛋期560只。  相似文献   

5.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普遍对育成鸡不重视,一是因育成鸡吃料多长得快,易饲养好管理,不易得病死亡;二是育成期较长(7~20周龄),在此期内光投入不产出。所以生产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而忽视育成期,这些都是传统的饲养方法。而现代蛋鸡饲养法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观念。传统育雏期是按周龄划分的,而现在是按体重划分时期的,如迪卡褐,体重达650g以上为育成期(8周龄),1540g以上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体重850g以上为育成期(10周龄),1570g以上为产蛋期。另外,现代蛋鸡品系的开产日龄普遍提前…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蛋鸡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发展,蛋鸡产业生产由最初的三段式饲养模式即育雏、育成、产蛋转为两段式饲养模式即育雏和育成前期、育成后期和产蛋期,这使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和房舍设施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2017年,专业人士提出将两段式蛋鸡饲养模式调改为两点式饲养模式,即将育雏和育成前期  相似文献   

7.
<正>蛋鸡养殖以获取禽蛋为主要收益来源,养殖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不同,只有每个环节都养好、管好、控制好,才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下面结合养殖场生产实际,分阶段将养殖关键技术要点做如下介绍。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特点,育雏期饲养管理又可分为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两个阶段。1.育雏前期管理。这是蛋鸡养殖管理最关键的阶段,业界有"蛋鸡五周定终生"之说。此阶段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育雏结束后,蛋鸡进入7~20周龄育成期培育阶段,共98天,占母鸡寿命的近1/5。育成期在母鸡一生中虽然时间短,但心脏、肺脏、肾脏等内脏器官都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育成期培育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是无法在今后的产蛋期进行纠正和调整的,因而严重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蛋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蛋鸡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养殖致富途径,但蛋鸡的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益、低风险的目的,只有充分了解蛋鸡各时期营养需求的变化,才能使养殖效益最大化。产蛋鸡按照生长和生理阶段可以划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鸡在不同时期其营养需求是变化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
蛋鸡的生产性能除受品种、遗传、体重、生存力和繁殖力等因素影响外,还受饲料营养因素的影响,而加强蛋鸡营养调控能有效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基于此,本文从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的特点分析蛋鸡饲料营养调控技术,提出优化该技术的措施,以期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鸡的生产性能不仅由遗传基础所决定的,环境因素也很重要。生长期适宜的光照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育雏期适宜光照可以使蛋鸡熟悉环境;育成期适宜光照可以推迟性成熟,从而在产蛋期达到较高的产蛋率,维持较高的产蛋高峰。因此控制光照条件,是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京红1号"是采用传统育种和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在中国饲养环境条件下选育的优秀蛋鸡品种,适合中国的防疫环境、饲料质量、设施设备条件等,其商品代蛋鸡育雏育成期成活率96%~98%,产蛋期成活率92%~95%,高峰产蛋率93%~96%,产蛋期料蛋比2.1~2.2;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健母畜率均比国外品种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王宗银  李德凤  汪善海 《农技服务》2010,27(8):1048-1049
从场舍的建造,育雏前的准备,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繁育期)的饲养与管理和疫病防治方面介绍了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山鸡的饲养管理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和休产期的饲养管理.其中育雏期的管理是整个饲养周期的关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续第2期第19页)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鹧鸪的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休产期四个生长发育阶段介绍了鹧鸪的集约化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鸭的饲养经历育雏鸭,育成期,产蛋期三个时期,而育雏期是肉种鸭饲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雏鸭的成活率,均匀率是育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蛋鸡育雏中的3个关键因素为体重、均匀度和骨骼发育,它们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分析了蛋鸡育雏中的关键因素,总结了育雏综合饲养技术,只有采取综合饲养技术才能培育高质量的雏鸡,才能为产蛋期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 蛋鸡经育雏、育成后进入产蛋期。但在鸡群开产初期,常常出现鸡的发病率和死淘率较育雏、育成期相比有所上升,使鸡的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停滞的问题。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鸡群初产应激,产蛋对体能消耗过大,以及机体对营养需求的变化所致。若能做到及时预防,就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和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现将开产蛋鸡几种常见易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养绿壳蛋鸡效益高,但种苗较贵,充分利用第二次产蛋期,可节省大量购买雏鸡、育雏的费用开支和减少麻烦,且第二期绿壳蛋鸡抗病力较强,死亡率较低,如果喂养好,料、蛋比就和第一次产蛋期差不多少。综合统算,经济效益还是较可观的。现将绿壳蛋鸡第二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