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优粳8号是用自育的BT型优质中粳不育系常12-101A与高抗稻瘟病优质恢复系CR-998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稻新组合,具有营养生长旺盛、米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安徽沿江、湖北沿江的粳稻区作单季晚粳稻栽培。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和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曹黎明  顾永平  倪林娟  程灿  袁勤 《种子》2006,25(12):89-90
申优8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宄所自主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晚粳稻组合,以不育系申4A与恢复系R8号配组育成。2003~2005年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质、粒重、大穗、高产,区试产量608.6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5.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产量489.2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11%,增产极显著。2006年1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高淳区种子站于2013年、2014年对镇稻18早熟晚粳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以武运粳23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其品种利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8平均穗数多、穗型较大、结实率和粒重较高、实收产量高、田间抗病性较好、米质优,建议加大推广力度,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晚粳稻新品种晚粳505是由“春江糯”与“9505”杂交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晚粳50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太湖粳2号,原编号86—125—16,系苏州市水稻育种协作组常熟市农科所用太湖糯与秀水04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1994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在太湖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苏州市1993年示范面积200公顷,1994年充分利用种源,推广面积预计可达1万公顷。 1 产量表现 太湖粳2号丰产性表现突出,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1991年参加苏州市新品种比较试验,8个试点平均每公顷9807公斤(亩产653.8公斤),列参试品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8年昆山市粮经站于昆山市玉山镇景村村组织实施的品比试验和机直播水稻“武运粳19号”丰产示范方试验资料,分析了“武运粳19号”在直播栽培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与栽培特性,提出了其在太湖稻区适宜的直播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严俊 《中国种业》2022,(2):116-118
镇糯29号是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以常农粳8号为母本、镇糯19号为父本,通过多代正、反季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宜迟播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5d,稻米品质达部颁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优糯一级,易栽培,产量一般在9750kg/hm2以上,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对镇糯2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机插水稻配套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粳7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135d,株高85cm左右,株型理想,抗稻瘟病,综合性状优良,具有适宜当地条件的高产生态型  相似文献   

9.
毕粳38号的选,综合应用了杂交育种、透变育种、异地鉴定、定向选择等多项先进育种技术,历经两个阶段16年的系统选育,于1997年通过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育种技术和产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般单产400-500kg,最高单产658.7kg,在省内同类品种中居邻先地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996-2000年在毕节、大方、织金、纳雍、赫章等县市累计推广应用1.82万公顷,新增稻谷总产量1119.98万kg,新增产值1567.98万元。通过示范推广,显著提高了黔西北粳稻区的稻作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必将对促进黔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松 《种子》2000,(4):58-58
兴糯 1号 (原名 :兴糯 92 5)是黔西南州农科所育成的粳糯新品种 ,1993年以来先后参加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表现产量高 ,糯性好 ,抗性强 ,适应性广。1999年 7月 2 6日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到 2 0 0 0年止 ,在全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以上。1 育种目标及选育经过我省绝大多数地区仍种地方粳糯品种 ,虽抗病耐寒性强 ,糯性好 ,但植株偏高 ,株叶形态差 ,一般株高12 0 cm左右 ,易倒伏 ,产量低 ,一般公顷产 3750 kg左右。因此 ,我们把选育株高 10 0 cm,产量 4 50 0 kg/ hm2以上 ,比贵辐糯 (生产主栽品种 )增产 8% ,糯…  相似文献   

11.
龙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育成的集早熟、优质、抗病于一体的水稻品种.1994年在黑龙江省第二次优质米新品种(系)评选中总分名列第一;1995年在日本'95国际粳米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粳米;1999年被科技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同年获国家"九五"攻关后补助二等奖励;2000年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王彩芬  安永平  马静  任晓利 《种子》2019,(10):136-137
宁粳55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与宁夏穗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整精米率高、抗病等特点。2018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宁粳55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德稻3 号是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2 年利用2000 年收集保存的地方软米品种资源黄皮谷与思茅白谷进行常规杂交获得F0 杂种,经连续5 年5 代的系圃单株选择方法培育而成的优质常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36.5d,熟期较早,株型紧凑,茎秆挺拔抗倒伏,分蘖中等,穗长粒多,田间表现中抗稻瘟病,抗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长粒形,精米率高,食味佳,米饭油亮、热吃爽口、冷不回生、口感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或与试点类似区域(海拔1200m 以下)籼稻区种植,稻瘟病高发区域谨慎种植。  相似文献   

14.
镇稻10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早熟晚粳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的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表现出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抗病力强,熟期适中,容易栽培,增产潜力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绿达177(TJ177)是以吉玉粳为母本,以通1999-6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系谱法处理育成。具有中早熟、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稻2011002。  相似文献   

16.
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稻 8号 (原名盐稻 99- 1 )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 692 2 (武育粳 3号 )为母本 ,H88- 39(中间材料 )为父本杂交 ,于 1 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 ,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  相似文献   

17.
黑粳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于2011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粳5号为父本杂交,经海南加代系谱法连续6代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粳12具有极早熟性、产量高、米质优、抗倒伏性好等优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10℃活动积温2000℃区域种植。对黑粳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极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汤玉煊 《中国种业》2017,(11):57-58
汴稻1号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镇稻99和秋丰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在河南省粳稻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9454.5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2.1%,居试验第1位。在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中,2013-2014年平均产量9802.5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5%,2年均居试验第1位。在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549.0kg/hm~2,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8%,居试验第1位。该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龙粳59(龙丰09291)是以龙糯2号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4—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区域、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龙粳20、龙粳46平均增产8.7%,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抗冷性中等,分蘖力中等、抗倒伏等特点,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  相似文献   

20.
日稻 1 号是山东天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易栽培等特点。该品种是日照市选育的第 1 个水稻品种,2019 年 6 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稻20190004 号。对日稻 1 号水稻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应用提供支撑,指导水稻适宜产区农户科学选种、用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