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总结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试点示范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进一步做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思考和建议,对推进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出台、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种子质量认证是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中设立的一项新制度,为贯彻落实《种子法》,探索完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农业农村部2016年启动研究设计种子认证方案,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子认证试点示范。湖北是种子认证制度设计的参与者,更是最早承担油菜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省份,经过5年的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已成为全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一张名片、高质量油菜种子的一个标杆。本文总结了种子认证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提出了加快实施种子认证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贸易与国际接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确立了自愿性种子认证制度。总结了我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工作经验,借鉴国外种子认证的做法,探讨了我国种子认证的运行机制、实施程序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付玲 《中国种业》2020,(7):19-23
为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质量水平,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近年来以种子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监管手段,开创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和种子检验工作新局面。总结了湖北省种子质量监管与检验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了当前种子质量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建立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浪  林波 《种子》2005,24(7):89-9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在<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种子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我国加入WTO,种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种子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作为WTO缔约国,适应国际种子贸易规则就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我国从1996年已经开始实行种子认证制度的试点工作.通过借鉴国外种业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国情,种子质量认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编写了<农作物种子认证管理试行办法>、<农作物种子认证试行方案>、<农作物种子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管理试行办法>、<农作物种子认证实施认可的管理指南>和<农作物种子认证文件化管理指南>等文件,对探索和规范种子质量认证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种子质量水平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种业"走出去"战略的实现。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质量认证是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控体系的两大关键。对新时期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质量认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疏理剖析,并就适应新形势,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探讨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付玲 《中国种业》2020,(8):35-36
为加强春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发挥种子检验体系作用,全面监控种子质量,不断完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2020年湖北省春季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庆阳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于2013年通过了原农业部能力认证,具有合法独立对外承担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检验的资格。但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县区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人员少、专业能力不足、设备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进展。就庆阳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品种展示示范是品种审定工作的必要补充,是在新形势下对种子管理机构职能的拓展和丰富,这项工作使种子管理工作从规范行为、受理许可发展到强化服务、强化技术支持,体现了种子管理工作的优势和特点。总结了合阳县种子管理机构在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方面的现状,结合实际分析了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实践证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种子的更新换代史,近几年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表明,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新形势下种子管理部门加快种子科技成果转化,向农村和广大农民推荐新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指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将科技、生产和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对推动优良新品种的迅速推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可以搭建起“品种的擂台、科研的舞台、龙头企业的展台、信息交流的平台”。品种展示示范是科技入户的好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12月18日,中国种子协会马铃薯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京召开,各地种子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种子农资企业等72个会员单位参会。会议就马铃薯分会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进行交流探讨。会上,进行了第二届理事换届选举,相关专家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和种薯认证制度做了专题报告。自2016年成立以来,马铃薯分会研究开展品种展示推广,推动品种创新,开展法律培训,推进行业自律,推动种薯认证试点示范,提升企业品种权保护意识,帮助会员维护权益,为推动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付玲  王培 《中国种业》2022,(10):14-18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直接关系到种业高质量发展。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的依据进行梳理,总结了质量监管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国家层面种子质量监管、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采取“1 个重点、2 个层面、3 种手段、4 种制度”的“1234 质量监管模式”建议,以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1靖江市供种服务工作的现状 1.1规范做好主要农作物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是品种推广的基础性工作,是优良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我们广泛引进各类农作物种子,进行布点试验,对表现好的品种同步进入品比试验,以加快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步伐。这方面工作主要由种子管理站牵头,作栽站和供种企业协助。  相似文献   

14.
作物种子质量是决定该品种推广的关键。从国家实施种子审定绿色通道制度以来,我国以玉米为代表的作物品种呈逐年井喷式发展,而种源狭窄导致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企业竞争力不足。此外,由于转基因作物在抗虫、抗病性等方面较普通种具有优势,且近年来受灾害性极端气候环境影响,外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种子认证制度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发达国家在种业发展这条道路上较为成功的制度和经验。我国种子认证工作起步较晚,转基因作物品种的推广蓄势待发,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来保证转基因种子的安全性。研究转基因种子认证体系,应当做到全程可溯源,全程质量可控,并从根本上避免常见的种子质量问题。就转基因农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及产业化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从回交转育到转基因种子生产、销售及应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全面切实可行的转基因种子认证方案提供指导,为转基因种子产业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种业导刊》2008,(7):39-42
1.什么部门负责农作物种子工作?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并可委托其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日常工作。2.设立种子专项资金的用途是什么?答:省、市、县(区)人民政府设立的种子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展良种培育、改良、引进、示范、推广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更换史。一个新品种要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必须经过试验、示范这个重要的基础环节。未来的种子市场竞争,关键就是品种竞争,要“你无我有,你有我新”。做好试验、示范工作对加快新品种的更换进程、后备品种的储备有重要作用。总结我州...  相似文献   

17.
朱伟 《种子科技》2005,23(6):328-329
2001年10月24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管理司以"质技监认函[2000]046号"文发布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审准则>).该<评审准则>的发布实施对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有利于加快我国种子质量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我国质检机构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作为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机构,针对计量认证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许昌市的种子工作,坚持和强化“三种意识”,开展“三项活动”。一年来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120个农作物新品种和专用优质品种;推广优良种子1700万kg,创经济效益1.1亿元;依法治种,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750万元;引导企业进行了制度、机制创新,促进了种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的健康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白金糯玉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综抗、营养好、风味佳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经过几年的区试、示范,表现突出.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1005.  相似文献   

20.
左慧中  郝明杰 《种子科技》2003,21(4):198-1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加大种子行政执法力度,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迎接加入WTO的冲击和挑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种子企业真正走向了市场,种子行政管理逐步走向了法制化的轨道。但在种子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种子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中实现创新和突破。1加强农作物品种引育,在新品种试验示范上实现创新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是永恒性的工作,它包括对作物种类进行调整和对作物品种进行调整。这就决定了品种引育和试验示范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