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宜贵州种植的甘蓝品种为材料,对甘蓝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各农艺性状与单球重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其中开展度与单球重的相关系数最大,呈极显著正相关;中心柱长与单球重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球重与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叶球纵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单球重的直接贡献的顺序为:中心柱长>株高>外叶数>开展度>叶球纵径>叶球横径。在甘蓝的高产育种过程中,要注重开展度大、中心柱长、株高大、外叶数多的甘蓝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色素万寿菊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色素万寿菊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和7个主要性状(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花径、单株花数、单花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研究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花数、单花重、花径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结果与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在色素万寿菊育种后代选择上应将这几个性状作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不结球白菜品系的单株产量和8个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排序为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厚>叶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最大叶叶柄长。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对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在不结球白菜育种过程中,注重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性状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赤谷系列春谷品种主要农艺与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谷子育种效率,找出赤峰地区谷子农艺与经济性状对于单株产量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赤谷系列谷子单株产量与农艺、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重、草重、千粒重、生育期这四个性状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节数、穗长、穗粗、株高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在育种的性状选择中,应主要考虑穗重、草重、千粒重和生育期,兼顾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个绿豆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吉绿6号、辽绿6号、大鹦哥绿935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小区产量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株高。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1,(5)
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8个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荚长生育期株高。2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考虑单株荚数这一因素,同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品种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花生引种中对产量贡献率较大的影响因子,为该地区花生引种和育种提供依据。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引进的20个国内主栽花生品种为材料,采用DPS对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分枝长>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主茎高>出仁率>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其中分枝长、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主茎高等与产量的关联度高,说明在品种筛选上应注重分枝长和百果重等指标的选择;聚类分析可将20个引进花生品种分为3类,其中第Ⅲ类具有主茎高、分支长、果大、仁大、产量好等优良的农艺性状,适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种植,也进一步印证了花生籽粒大小与产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赵军  杨珍 《中国种业》2023,(4):68-70
为研究全膜覆盖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对醇用高粱SF83003产量的影响,探讨醇用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对高粱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高粱SF83003的产量与7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为高粱的育种栽培提供技术、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穗长>株高>糖锤度>茎粗>秆长>叶长>叶宽,可见,穗长、株高、糖锤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叶宽、叶长、秆长对产量影响较小。在高粱育种中应优先注重穗长、株高、糖锤度的选择,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将对高粱产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叶宽、叶长、秆长与高粱产量的关联系数较小,无需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华北夏谷区谷子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为谷子优良种质资源利用及高产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2016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华北夏谷区常规组参试的17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量相关8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9个农艺性状均存在变异,变异幅度2.69%~11.71%;穗粒重、单穗重、出谷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9个农艺性状对谷子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粗>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株高>出谷率>穗长>生育期,穗粗、单穗重和穗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说明谷子产量育种应重视大穗、大粒、穗粒重高的种质资源利用,并适当关注株高。  相似文献   

10.
黄晓琴 《中国种业》2023,(2):94-99,105
为了明确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 46 个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 9507.0~13069.5kg/hm2,出苗至采收期 75~81d,株高176~246cm,穗位高 56~100cm,穗长 15.4~20.6cm,穗粗 4.5~5.2cm,秃尖长 0.4~1.7cm,穗行数 12.2~17.5 行,行粒数 33~42 粒,百粒重 28.2~46.1g ;各农艺学性状变异系数 1.67%~38.03%,其中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出苗至采收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 10 个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大小排名依次为:秃尖长 > 穗位高 > 百粒重 > 株高 > 穗行数 > 鲜穗产量 > 穗长 > 行粒数 > 穗粗 > 出苗至采收期。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长(0.7892)> 百粒重(0.7513)> 穗位高(0.7502)> 株高(0.7424)> 出苗至采收期(0.7378)> 秃尖长(0.7280)> 穗粗(0.7200)> 行粒数(0.7129)> 穗行数(0.6974)。说明鲜食糯玉米产量育种应选用穗长、粒数重、穗位高和株高适宜的种质资源进行选育利用,同时需要重视鲜食糯玉米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改良后CIMMYT群体优良自交系产量(单株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关联顺序为穗重 > 行粒数 > 出籽率 > 穗位高 > 穗长 > 株高 > 百粒重 > 穗行数 > 秃尖长。因此,提高穗重、行粒数、出籽率的同时也具有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有利于得到产量较高的玉米自交系。本试验利用改良后CIMMYT群体优良玉米自交系,明确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为选育高产玉米自交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20个苦荞麦品种(系)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全生育期与主茎节数、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基本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主茎节数、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基本苗、主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所有农艺现状与产量均呈现正相关,其中与基本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达到极显著水平。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各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基本苗单株粒数全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其中基本苗、单株粒数、全生育期、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5个性状与产量性状关联度分别为0.763 9、0.763 6、0.756 9、0.749 4、0.746 6,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尔冉 《中国种业》2013,(11):56-57
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不同选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0102、T0135和T0139的行粒数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T0107和T0121的穗粗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T0127的穗长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不同杂交组合综合研究表明,各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穗粗=行粒数>穗长>出籽率>百粒重。  相似文献   

14.
黄淮海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淮海地区16 个品种12 点试验进行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分析,从而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百粒重。可见,对大豆新品种选育时,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和生育日数。  相似文献   

15.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长、轴粗8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计算了玉米产量与果穗各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果穗各主要性状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长>穗行数>穗重>行粒数>穗粗>轴长>轴重>轴粗。结果表明在选择玉米穗型性状时,要注重对穗长、穗行数、穗重、行粒数、穗粗的选择,而对于轴粗、轴长、轴重可适当放宽要求。本研究为玉米育种工作中穗型方面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花生产量的农艺性状依次为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侧枝长>千克果数>饱果率>出米率>结果枝数>主茎高>市斤仁数>单株结果数>总分枝>生育期.在花生高产育种中,应以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生产力三个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为主攻目标,提高花生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在高产栽培中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采用增加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生产力等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绿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讨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15 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绿豆7 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因子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荚粒数、主茎分枝、生育期。因此,在山西高产绿豆新品种选育时,应首先注重单株荚数和株高。  相似文献   

18.
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为了探讨大豆各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的8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底荚高度>株高>生育期>主茎节数,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数,其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42,其次是主茎分枝数,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39,主茎节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多和主茎分枝数多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鲜食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 18 个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8 个甜玉米品种出苗—采收天数为 79~88d,株高为 185~285cm,穗位高为55~130cm,穗长为 16.0~20.8cm,穗粗为 4.7~5.1cm,秃尖长为 0.2~5.5cm,穗行数为 13.6~17.6 行,行粒数为 21.4~40.4 粒,百粒重为 23.3~43.3g,出籽率为51.8%~60.8%,产量为 9036.0~14919.0kg/hm2;18 个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 > 行粒数 > 穗粗 > 株高 > 出苗—采收天数 > 穗位高 > 百粒重 > 出籽率 > 穗行数 > 秃尖长;穗长是影响甜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行粒数、穗粗,秃尖长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表明在重庆地区要选育出高产甜玉米杂交品种,应在育种中着重考虑穗长、行粒数和穗粗 3 个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国东南区普通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而指导育种实践,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0个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QS04、2011QS05与其他8个品系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推荐进入生产试验,品系2011QS09和品系2011QS01比对照增产不显著,建议再试验一年,其他品系均比对照减产,建议停止试验;关联度分析表明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百粒重>穗长>行粒数>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穗柄长度>穗粗>秃顶>穗位高>行粒数>株高。结合各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结果可知,在育种实践中应在保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选择百粒重大、穗长较长、行粒数多,全生育期叶片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