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棉籽壳袋栽金针菇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土灶灭菌,塑料袋扎口制种,松口通气发菌,覆报纸喷水增湿出菇”的高产技术,1987年栽培1万余袋,生物学效率达87%,88年栽培近20万袋,成品率为93%,生物效率82%。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重视菌种质量:袋栽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菇的产质量。为了提高菌种质量,除了严格操作规程外,首先要选好菌株。根据我们从上海农科院和三明真菌所引进的几个菌株对比试验来看,以三明一号金针菇的产量高,质量好,适合本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正>金针菇营养极其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工厂化袋栽金针菇,就是使用工厂化厂房、设备和技术人为创造条件,满足金针菇生长要求,实现周年栽培,获得优质、高产金针菇商品。江西章贡区及其周边拥有多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企业,生产规模在2~6 t/d。现将工厂化袋栽金针菇技术与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在赣州市当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主栽品种有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培育的金针菇8903、8904品种。8903品种菇蕾  相似文献   

5.
袋栽平菇的优点很多,一般不用床架,设备少,可减少污染,便于管理。本文重点介绍几点袋栽平菇的转潮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将温度降到4~10℃,低温培养4~5天,再进行温差管理,拉大温差10℃左右,刺激菌丝扭结。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后,要减少温差,室温控制在15~17℃,空气湿度保持85%~95%,促子实体生长,出菇整齐、均匀,便于转潮管理。 头潮菇采收后让菌丝恢复生长2~3天,再进行补水。清除残余菇柄,投入盛有1%石灰水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捞出控去余水,起堆后便可按前法进行温差管理。 两潮菇出完后结合补水要补充营养,即置营养液中浸泡,如煮胡萝卜水、淘米水、1%白糖溶液等,最好  相似文献   

6.
孟庆国 《蔬菜》2011,(2):16-18
香菇菌棒发菌结束后,开始进入转色期,即菌丝由白色转变为棕褐色。转色是香菇生产中较为独特的现象,也是香菇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主要标志。正常转色不仅是高产优质的基础,还有保护菌棒免受病虫侵害和保持水分的作用,直接影响出菇时间的早晚、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因此,掌握转色的正确方法,明确转色异常原因,并掌握应对措施,对指导香菇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勇 《中国食用菌》1991,10(1):34-34,33
一、配方与装袋 (一)棉籽壳44%,杂木屑44%,米糠或麸皮10%,石膏粉1%,白糖1%。(二)棉籽壳88%,米糠或麸皮10%,石膏粉1%,白糖1%。(三)杂木屑75—78%,米糠或麸皮20—23%,石膏粉1%,白糖1%。(四)甘蔗渣75%,米糠或麸皮20%,石膏粉或碳酸钙1%,白糖1%。(五)玉米芯(秆)粉75%,麸皮或米糠20%,玉米粉或豆粉3%,石膏粉1%,白糖1%。(六)废棉团或稻(麦)草粉88%,麸皮或米糠10%,白糖1%,石膏粉1%。以上配料水分比1:1.25—1.6,即含水量60—65%,pH 4.5—6.5。选用聚丙烯或耐高压聚乙烯塑料袋,长35—38厘米,宽15—17厘米。装袋应上下松紧适中,密度一致,以偏紧为宜。装入量占塑料袋长的3/5,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灵芝作为一种保健菌类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灵芝在头潮芝生产过程中,出芝表面渐渐木质化,严重影响了二潮出芝和生长,造成灵芝产量低,效益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几年的试验,摸索了一套调头转潮出芝技术,使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20%以上。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子荣 《食用菌》2017,(4):48-49
<正>近年来,241-4香菇已成为福建省浦城县的香菇主栽品种之一。在香菇生产中,菌棒菌丝转色是决定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掌握香菇的转色技术,对香菇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香菇菌棒转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转色的生理标准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香菇,脱袋转色菌棒应该达到4个标准:第一,菌龄达到,菌丝达到生理成熟。一般5℃  相似文献   

10.
利用稻草栽培金针菇有原料来源广、可就地取材等优点,但由于稻草切成1—2厘米后较为松散,保水性差,体积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了新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金针菇19号,引自三明真菌所。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78%、米糠20%、糖和石膏粉各1%。栽培种使用时要把老化菌种耙去3—5厘米,使其菌龄在20天以下。  相似文献   

11.
12.
近几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较快,但不少菇农在袋栽金针菇生产中,由于管理不当,致使产量低、质量差,或增产不增收造成亏损。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已初步掌握了一套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催蕾:菌丝发好袋后,即打开门窗见光3—4天,同时调节温度为8—10℃、空气湿度90%左右(每天向空间喷雾2—3次),喷水后要立即开窗通风。但切忌直射强光,因强光会使幼菇色泽变深降低品质,光的亮度以能看到报纸上的小字为宜。  相似文献   

13.
我站于1986年10月至87年4月,以稻草为主料进行袋栽金针菇的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的配方和方法简报如下。(一)基质配方选无霉变的干稻草(切成1厘米长)70%、杂木屑13%、麸皮(或米糠)15%、过磷酸钙1%、石膏1%,另加干料重的1%的糖和0.3%的硫酸镁。过磷酸钙、糖和硫酸镁用少量清水化为母液备用;稻草用清水浸4个小时后捞起沥去多余的水份,均匀拌入石膏、麸皮和杂木屑。母液用适量的清水兑匀后,均匀地喷在上述的混合料中。含水量掌握在70%,pH 在6.2~6.5。料拌好后即按常  相似文献   

14.
供试菌种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制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均为纸屑55%、杂木屑35%、麸皮8%.碳酸钙1%、蔗糖1%,含水量60~70%。将纸屑(印刷厂的边角料)置清水中浸约12小时,含水量掌握在60~70%(用手捏纸团见水不滴),麸皮兑少量开水搅拌后加石膏粉和已溶化好的蔗糖,最后与纸屑充分拌匀。用聚丙烯塑料袋(17×34厘米)作栽培容器,边装料边压实,装袋至2/3处套塑料颈圈,塞棉花,高压  相似文献   

15.
温玉奎 《食用菌》2009,(6):70-70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区,每当玉米收购季节到处可见大量的玉米脱粒筛下的废料(俗称筛漏子)弃放在路边村头,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笔者经过数年反复试验证明其是栽培金针菇极好的原料。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特点,利用聚丙烯塑料袋为栽培容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效益高、操作简便等特点,现将金针菇再生法工厂化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原基形成快、子实体丛生、根部不粘连、出菇密、菇蕾多、生长整齐,菇柄光滑硬挺、粗细均匀,菇体洁白晶亮,菇盖圆整、盖小不易碎,口感脆嫩、  相似文献   

17.
韦党扬  赵琦 《食用菌》1994,16(5):22-22
用稻草栽培金针菇,成本低,效益好,特别是南方盛产水稻,原料来源广,可就地取材。我们经过两年的栽培实践,摸索出一套稻草栽培金针菇的高产技术,生物效率在95%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 金针菇属低温型菌类,子实体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我所位于罗甸县城郊,该县素有贵州“天然温室”之称,年均温19.6℃,1月份平均气温10℃。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每年11月中旬至1月下旬为制栽培袋的适期,1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为出菇期。 (二)菌种选用及制备 经试验,罗甸地区以杂交19金针菇(引白天津市农科院情报所)为好,产量高,出菇整齐。用综合培养基(小麦、阔叫木屑各100g,土豆200g,蔗糖、琼脂各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VB_1、四环素各1片,水1000ml,pH自然)制备母种,菌丝满管后即制备原种或直接制备栽培种。原种、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玉米粒97%,石膏、过磷酸钙、蔗糖各1%。先将玉米粒浸泡24小时,然后煮至九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较快,一般都采用塑料袋栽培。为了提高袋产量,笔者在支持农业户的家庭栽培过程中,对出过三潮菇的菌袋采用调头出菇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白色金针菇生产仍然以在自然季节栽培为主,生产设备、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产量不稳定,且上市集中,价格波动较大,菇农的经济效益难以保证,远不如国内外的工厂化高效生产。研究适合国内发展的现代化高效生产技术,对白色金针菇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经过笔者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总结提出小规模冷房袋栽白色金针菇技术。1菇房要求小规模冷房袋栽白色金针菇对菇房的选择范围较宽,可选用普通民房、防空洞、地下室等闲置场所,经简单保温、通风处理后,根据空间大小,匹配相应的风冷或水冷式冷凝器。菇房宜使空气对流,通风条件好,死角少,易于调控,并应配置强制通风、照明等设施,根据内部结构设置多层床架式或墙式出菇。防空洞或地下室内阴暗潮湿,在使用前应打扫干净,洞或室内壁用高浓度波尔多液或石灰水涂刷消毒。2栽培季节利用小规模冷房袋栽白色金针菇可进行反季节栽培。一般安排4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大量出菇期。此时,大棚顺季生产的春菇已下市,秋菇尚未上市。据笔者近几年调查,每年上半年的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下半年的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市场上金针菇价格较高,且销量大;而温度最高的7~8月份价格反而偏低,且销量少。原因可能是这两个月温度太高,常...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栽培历来是采用竖袋(瓶)出菇管理,笔者根据金针菇在适宜的CO_2浓度环境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向光性这个特点,于1985年开始进行了墙式袋栽出菇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