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和从业技能,推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为了进一步推动和维持西峡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西峡县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入手,总结分析了现阶段西峡县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要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度,并将其作为现代高效农业的重大战略内容和举措,推动和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发展。文章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入手,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民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围绕产业特色,健全完善制度、精准遴选学员,创新培训模式、规范有序管理、强化跟踪服务,积极探索培育新途径、新模式和新举措,全面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一)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4-2016年,济源市利用上级资金271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 472人,其中为202人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二)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不断提升以主导产业为主兼顾特色产业,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了农业技术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  相似文献   

5.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的提升。本文剖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培育对象素质低, 参加培训不积极;培育体系不科学,培育方式不全面;培育内容不精准,培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江西农业工程职业 学院为例,系统构建了“一结合,两提升”的新型职业农民模式,以期成为具有典型性、推广性和示范性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信息化时代的趋势,河北巨鹿县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云平台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巨鹿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主要有四大功能:发布信息、沟通交流、跟踪服务及动态管理。模式特征主要体现为"三结合一诊断",即线下面对面辅导与线上自学相结合、线下理论考试与线上无纸化考试考核相结合、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相结合和网上远程诊断。巨鹿县通过实施基于"互联网+"培育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该模式对其他地区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能力提升、分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园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资金保障机制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4年,安徽省启动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下面以霍山县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主要包括了个人基本素质、职业价值属性及生产经营模式等等。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我国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也加强了重视性,不断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和途径,有效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洮南市畜牧总站承担着全市畜牧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畜牧行业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积极向洮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申请培训任务,力求通过培育新型畜牧实用人才,促进全市畜牧产业发  相似文献   

11.
陈磊  高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05-108
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规模下降,结构趋于老龄化、女性化、素质低级化的特点,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从农业劳动力规模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角度分析农业劳动力现状,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在培育对象,在对比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指导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现依据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对现阶段武进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思考,以期进一步提升武进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湖南农业劳动者目前存在的素质问题,认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业高职院校能够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突出优势,探讨了如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好农业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升级换代,我国农业劳动力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生产的高龄化、女性化、兼职化、低素质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了进一步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需要我们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一批懂经营、会经营、会管理、善于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具体培育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期间,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这条主线,大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有效提升农民职业化素质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保障能力、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以中青年农民为农业发展主体,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相结合,培育一支能够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并懂得合理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1]。本文立足于云南省,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分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分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头人的选拔;新型职业农民与青年回乡创业相结合;政府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1月18日,临江市2017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开班了。来自全市31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仪式并接受培训。临江市农牧局副局长姜荣斌参加了开班仪式,临江市农广校安育洁介绍了本次培训班课程安排,并就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讲解,鼓励广大学员认真参加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农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农业转型之需,农民增收之需,农村发展之需,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战略节点。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改革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注重"五个结合",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提升机制;完善认定标准,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体系;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农民要致富,素质能力要先行。文化素质要上升,生产技能要精通,管理能力要具备,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提高素质能力,要通过学习、通过培训逐步提升。到哪去学习,有了一个新的学习机会。2014年7月,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项工程的启动,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下,农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2014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目前已经是第六个年头,重点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积极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加入到职业农民队伍中来,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构建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