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清代乾隆盛期的皇家园林清漪园的造园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尊儒道、重农桑、促融合、罗万象四方面探究了清漪园的造园艺术与清帝王治国理念及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作为颐和园前身的清漪园,不仅是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清代帝王展现治国理念以及政治理想,追求自身和周边环境之间共存共荣和谐关系,彰显皇家风范及帝王胸怀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浅论园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园林的艺术来源,艺术组成、园林各组成要素以及园林空间的布局和处理的艺术性等方面具体详细地阐述了园林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园林的艺术性内质。强调应该文化造园,艺术造园。  相似文献   

3.
方如心  赵洋 《广东园林》2020,42(6):91-96
素有“姐妹双园”之称的台湾板桥林家花园和厦门菽庄花园,因其深厚的血脉亲缘联系、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巧夺天工的造园艺术而被众人所熟知,是闽台地区传统园林的重要代表。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收集和对比研究,围绕着两个花园的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意境3个方面探寻它们的共性美和个性美:两座园林都承袭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且融入闽台地域特色,又出于各自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人文文化等差异,使得两座园林承载着造园之主的不同希冀,各自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鉴赏岭南盆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对于岭南盆景的鉴赏,除要坚持"真、美、神、新"的标准,还须从"观型态、察头根、赏枝干、析意境"4个方面加深认识,最终体会出盆景艺术乃至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生境、画境、意境"的三境合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福州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起因、历史,并总结出福州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手法,以期在继承、借鉴传统造园艺术手法上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明造园所遵循的"画意"不再只是简单指山水画的意境,而是从画家董其昌、造园家张南阳、文学家张岱等人的艺术思想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观点,并在具有画家身份的造园家的造园实践中得以论证而成。画意造园原则在晚明造园界广泛运用,使得晚明园林的艺术特征从"妙造自然"转变为具有浓郁的"画家笔意"。  相似文献   

7.
萌萌 《湖南林业》2005,(3):11-11
街头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和比例5大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该文以石家庄市动物园为例阐述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温州绣山公园造园艺术特色,公园定位为自然山水公园,根据其地形自然处理总体布局为一池三山;植物配置引入生态学理念,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造园风格充分体现瓯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论海洋文化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个园林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在的造园环境,即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换言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会对园林的造园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奇特的催化剂,曾经对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剖析了海洋文化及其各个历史阶段在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并从园林的造园整体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处理方面阐述海洋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藏族林卡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与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族审美特点。本文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作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目的在于使我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正  忻一平 《国土绿化》2010,(10):20-21
<正>人们常用"小中见大,步移景换"来概括中国园林的空间艺术特色,即园林用地面积虽十分有限,景观内涵却非常丰富,令人于步移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千丘万壑、清溪碧潭、风花雪月、光景常新。诚如明代造园名家计成《园冶》所言:"咫尺山林,多方胜景。"那么,中国园  相似文献   

14.
假山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它是我国造园艺术家借取天然石材,巧妙地构筑山水景观的一种独特造园艺术。这种再现真山真水的表现形式与山水盆景及山水画一样,都是对山水自然美的再创造,“离象而求”,赋予山石、流水以新的生命。“咫尺之内,而瞩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竣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建筑空间植物造景的艺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建筑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与图书馆所具的文化底蕴相一致,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藏族林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园林类型,在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和藏文化滋生下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造园精神和艺术特点。该文立足藏族林卡生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其造园精神作了系统论述,阐释了藏族林卡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大家对藏族林卡和中国传统园林体系有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安阳市汉字公园及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展馆群联成一体,是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大型高品质综合性公园。通过实地调研,从山体、理水、园林小品、植物四大造园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其造园艺术特色,对“汉字之韵”“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源”“汉字力量”“汉字之美”等庭院空间进行造园策略探讨,总结造园中的不足,探讨新时期风景园林融合历史文化元素的应用新模式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谢赫"六法"是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绘画理论。绘画乃园林之母,论文尝试从谢赫"六法"角度,由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及传移模写这六大理论分析并总结拙政园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9.
董勇强 《绿色科技》2019,(17):71-72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各具特色,阐述了18世纪以来,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分析了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对西方园林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变化,以及20世纪西方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在中国的风行,提出了现代园林应从造园和生态两方面着手,融会中西、古今园林的优点,向着科学、艺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罗超钢  刘业 《广东园林》2007,29(1):6-11
通过历史考察、文献研究和现场踏勘,深入研究雁山园的历史沿革和造园艺术,全面展示雁山园山水、岩洞等地质地貌的特征和植物配置、园林建筑的传统风格;从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呼吁名园保护,并提出修复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