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实现让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绿”起来,让干净整洁、生态宜居新农村“建”起来的目标,双辽市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辽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其他先进地区及农民期望值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分析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对持续提升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改进及推广“双辽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定于2011年8月12日-21日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农博园举行。市农业局借助展会平台,广泛宣传双辽农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突出双辽特色,展示展销双辽市绿色、名牌、特色和优质农产品,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展示双辽农业。  相似文献   

3.
正加快推动农业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5个,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34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90亿斤阶段性水平。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创建双辽20万亩杂粮杂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培育特色产业之乡(村)30个。加快推动农村进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提升乡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菜农经济效益,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双辽市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引种黑番茄,并从栽培时间、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等环节,探索出适合双辽地区种植的黑番茄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以促进黑番茄在双辽地区的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提供相关借鉴,以石泉县为例,在分析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模式亮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扁平化组织管理、深挖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完善仓储冷链运输物流系统,提高产品服务水平,推进城乡融合等模式优化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九大行动”。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九大行动”的具体内容,本刊特对“九大行动”的主体内容进行摘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从追求粮食产量向农产品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双辽等十年九旱地区,对水资源使用量日益增加。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利用水资源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方水利工作者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加强东北农村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意义加强东北地区水资源有效利用,对当地农村  相似文献   

8.
<正>辽河垦区双辽种羊场依托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从旱作农业的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旱地杂粮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双辽种羊场耕地总面积8.7万亩,因连续严重旱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损失。2017年,双辽种羊场党委,认真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引导农民从旱作农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财产制度经过四次大的变革。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细碎化的土地承包制和分散农户的经营严重制约看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因此依照制度创新的一般性理论,创新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财产组织制度,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大农民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说农村的局限,打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跳出“三农”看“三农”,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积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梨树县各级部门积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突出产业化组织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壮大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来抓,全县各地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并建立、健全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问题,承担了其他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合作组织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词整的重要力量,成为农民与企业和市场相联的纽带。  相似文献   

12.
《世界农业》2003,(4):4-7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农业部决定将2003年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日前,农业部发出通知,全面部署“全国农业科技年”的活动。一、中国农业科技年活动的指导思想与预期目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年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民权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业产品商品化及农民市场观念的提高,农民群众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以安平为局长的县农业局的积极引导下,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已组建起“能人或大户牵头型”、“龙头企业牵头型”、“村集体组织牵头型”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个。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继红 《河南农业》2006,(4):40-40,42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大农民为提高组织化程度而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组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效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百事通》是1992年5月创刊的农业科普类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农民生连生活当参谋,为读者经营致富当顾问"的办刊宗旨,坚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点就通"的内容特色,将来源于专家和田头——农业第一线的各种知识,通过杂志、网站、短信平台、信件、电话等,送到迫切需要这些科技知识的农民手中,多年来坚持组织农业各领域内的专家们,到全国各地的农村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天门市农业产业化抓住国家强农惠农机遇,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增多、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与先进县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们认为:加快天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蔬菜大市”、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迫切要求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农业产业化,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 一、基本组织形式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各地探索出了许多种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针对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要看哪些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判定的标准,就是看利益调节机制是否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贵州省盘州市作为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发源地,“三农”工作重心应在镇村两级基层治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产业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甘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衢江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深入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策,该区近期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和发展农村经济上,很好地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新形势下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