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相信,在世界上纷繁众多的树族里,只有榕树,唯有榕树,才会有那么多浓浓的荫,才会凝聚那么多深深的情。或许你也有这样的体验,当在崎岖山道上艰难跋涉;或是在夏季炎炎烈日下风尘仆仆地行走,或是兴致勃勃旅游来到傣家村寨……突然看见一棵浓荫匝地的大榕树,那时你一定会感慨万千!你看,它那高大的树干,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浓密的树冠,给酷热的大地带来了一席难得的清凉;勃起的地根,那是生命韵律的跳动;延伸的气根,尽情勾勒着自然的美丽;而那苍劲的虬枝,描绘出生活的艰辛;舒展的叶片,昭示绿色的希望。是的,只有榕树才会…  相似文献   

2.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这样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依据家谱这个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文献。汤河川,作为北京城满族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和满族人口的集聚区,彭姓满族人又是如何起源的呢?有人也许会笼统回答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3.
山苍子生长快,二年长大,三年结果。山苍子的传播能力很强,某地只要有了一棵山苍子,不出几年,附近就会有数十棵甚至数百棵山苍子出现。过去,人们认为,山苍子种籽熟了,经过它自然脱落或被风吹移,便会异地生长,但对原来没有山苍子的高处,如山顶、石崖,种子都是哪里来的,却无法作出解释。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才破解其谜。原来,山苍子熟透以后,有很多小鸟,如画眉、白头翁、相思鸟等,不分青红皂白,把种籽只管吞进胃中。但它们上当了,吞进去的种籽是辛辣的,虽然外表熟透内核却很坚硬。辛辣味很强的种籽一旦进入鸟腹,即引起…  相似文献   

4.
水!水!SOS──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忧思肖春华地球上除了空气以外,没有哪种物质比水对人类更重要了。哪里有了水,生命就能延伸到哪里。水被誉之为“生命之源泉”、“农业之命脉”、“工业的血液”。地球水总储量为1400亿立方米,而能供人类直接取用的淡水资源仅占...  相似文献   

5.
一架葡萄藤     
一架葡萄藤高来迎小时候,老家井旁有块园子,由于井水日渐枯竭,园子也就荒芜着。有一年三哥说,园子荒着太可惜,不如种上一架葡萄。那年春天,他不知从哪里弄回几根葡萄藤,埋在园里。没过多时,藤上就长出了灰绒绒的嫩蕊,接着发出了翠生生的芽儿,继而又长出绿茵茵的...  相似文献   

6.
漫话树根     
有谁不喜欢葱郁苍翠的树叶,有谁不喜欢艳丽的花,丰硕的果。然而根不供水枝叶枯,根不供水花果衰,只有根才是茎叶、花果生长的基础!有了根才有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根,建功不自傲,默默无闻地与泥土为友,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雾里游南山     
汽车张开奋飞的翅膀,把我载到高高的南山顶上。山真高呀,一脚跨出车门,我就跌进了茫茫雾海云浪。哪里是边啊,何处是岸?只知身随云雾在飞腾翻卷;不见7村舍,消失了山峦,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天!谁在驱赶一团跃动的霞光,手中长鞭,一晃,一晃;嚯,滚壮的牛群踏雾而来,莫非牛郎把牧场建到7天上?摹然,远处飘来一片白云,如棉海雪浪在涌动,在舒卷;近了,近了,竟是一群细毛羊,欢快的牧羊女飘然若仙……才为今日奇遇惊叹激荡,又被引入云雾深处的厅堂,是嫦娥设宴,是织女请客?满堂华灯生辉、美丽飘香。我这远方的客人被邀入席,…  相似文献   

8.
周焱  万学道 《中国林业》2013,(22):33-33
今年笔者在国外访学期间,多次在不同的环境下遇到印第安图腾柱,它们是用一根根高大的树木雕刻而成,图腾柱高矮不等,从上到下雕满了各种奇怪的动物和人的形象,每一根图腾柱都有一个故事或者寄托着某一种情感,好似会“说话”的树木。  相似文献   

9.
生命之绿     
在人们的心目中,黄土高坡是中国西部的象征,而浩瀚的沙漠又是千里戈壁的代名词。其实,我认为是一种错觉。戈壁滩实在太大太宽、它实际上覆盖了甘肃、新疆两省,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西部大自然的“市旋律”。当你行驶在数千里的戈壁滩上,会看见大片大片的一望无际的沙滩荒漠扑面而来又如滚而去,但同时你也会发现一座又一座耀眼的绿洲接踵而至,令人心旷神抬。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跃动,‘’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此种理念在这大戈壁滩上尤其强烈。生活在戈壁滩上的人们由于人力所限多只能在家园附近播种绿色,但他们在广袤的荒漠…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李景章可是一个名人。从乡镇机关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到克旗林业局长,李景章在绿化领域一干就是20多年,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来,这个言语不多、干事业却有着一股韧性的北方汉子,凭着对绿化事业的热爱,凭着对防沙止漠、保护生态、重建绿色家园高度的责任感,在千里风沙线上辛勤地耕耘着。他每到一处必抓造林绿化;工作在哪里,就让绿色延伸到哪里。虽非科班出身,但在实际工作中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硬是把自己锤炼成了绿化行业里的地道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1.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也是做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宽容是一种爱,有了爱,才会有谅解,多一份谅解,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恰。  相似文献   

12.
圣地竹母     
在湘乡市这块多平地、少山地的土地上,要想找到一片楠竹林,那是有困难的,然而在东台山林场却有一块茂密而翠绿的竹林……我走近一看,有几根竹子已相当衰老了。背弯曲,环节粗而密,竹蔸下被隆起的根筋,像一根根铁丝,牢牢地扎入泥土。那叶子也像起了好多老年斑了,密密麻麻成黄褐色。当然,期间还多少夹杂点青色。那躯干和枝丫也成了灰褐色的了。我想,这几根竹子大概是母竹吧!她的故乡在哪里?是什么时候嫁到这里来的?或许是附近的湘潭吧,也许是革命老区———浏阳、茶陵或炎陵,也许是其他地方……这一片竹林,不正是她的儿孙吗?我油然想到“寿比南…  相似文献   

13.
根的情思(散文诗)李长虹种籽的萌动,调制着生命的色彩。而根的延伸,却勾勒着自然的美丽。总以为,数载的冰雪风雨,造就了一份坚不可摧的生命;总以为,破土穿石,凝聚了大地的色彩;总以为,盘根错节,网住了自然的真谛。却忘了,生,必须承受磨难。何曾不想,化作一...  相似文献   

14.
若荷 《林业与生态》2011,(11):40-40
树是土地的风骨,树是人类永不变心的朋友,无论它生长在哪里,都是一片美丽而又别致的风景。因为有了树的点缀,原本平淡的风景就会平添一份颜色——绿色,它端庄、典雅、生动,充满生机,诗一样的别致,装点着我们匆忙的日子和平淡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一野性大发的火夹着劲风,怒吼着在原始森林里狂奔乱窜,肆意翻滚。刹那间,百年老树变成一根根火柱,落叶松在痛苦地痉挛,白桦被烧成焦黑的木炭。啊!大兴安岭的“红五月”,一片噼噼叭叭爆裂的呼救声……一火光就是命令! 一辆辆卡车似一阵阵旋风,一架架飞机如盘空的雄鹰,哪里有火场,哪里就有力擒火魔的森警。火舌舔伤了战士的身躯,烧焦了战士的眉发,却无法烧退战士的勇猛。一张张被烧起火泡的睑,一双双怒向火海的眼,迎着浓烟冲上去,让满腔沸腾的热血喷洒  相似文献   

16.
便携式水平仪专利号:95239851.6本专利是一种测量水平的工具,由左、右两个筒体(透明注塑件),中间用一根橡胶软管相连而成(筒侧有联接口)。每个筒体外侧有零位居中向上下两头延伸的刻度(水位静态时两筒内的挣标同时对零即水平),筒体上下端均为平面,无...  相似文献   

17.
听林业站的燕站长讲,我家门前的那棵古樟树要造册登记,并要加以保护。我特地到树下仔细观察,树的直径有2米多,盘根错节几层,根下不知包裹了多少土地祠的石块。主根伸向四周达20余米,从树蔸向上2米处长出3根主枝,如同三足鼎立托举着大小枝条,其主枝周长各自有3米多。主枝参天挺拔,生长出十几根硕大的侧枝,这样一层一层地向上发展,枝繁叶茂,延伸到顶端,足有30余米高。整个树冠覆盖着300多平方米的土地,树周披挂着碗口粗的藤蔓。千百年来,寒来暑去,古樟阅尽人间春色,村里有位百岁老人说:车金育的那棵大樟树,不知古到何时了,…  相似文献   

18.
一曲唱不完的赞歌李健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密林深处驻扎着这样一支部队:他们既肩负着护林防火、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的任务,又承担着抗洪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任,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只要一提起这...  相似文献   

19.
竹蝗     
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常常出入山林,见识了许多昆虫,自然对昆虫有一份别样的情感。有一年的夏天,我背着沉重的摄影包,在一位林业专家的陪同下来到会同县肖家乡拍摄一根被人们称为楠竹王的雄姿。我爬上山头,钻进茂密的竹林选择不同角度拍摄。在逆光下,面对那硕大挺拔的竹王,我调好焦距正要按动快门时,看见楠竹上有一片竹叶在慢慢地往上爬。我好生奇怪,走近用手轻轻一摸,顿时,这片竹叶两头抖动一下,蜷缩着掉落在地。这时,我用一根竹枝将这片竹叶上下翻动,仔细打量,才发觉是一只昆虫,一只以假乱真的昆虫。此昆虫头如竹叶柄,背…  相似文献   

20.
根之颂     
有谁不喜爱那葱郁繁盛的树叶,有谁不赞美那万紫千红的花朵,有谁不陶醉于那缀满枝头的果实。它们都充满生机,无时不在为美化世界、造福人类而献身。然而它们一时也离不开根的支持,根不供水枝叶枯,根不输水花果落。根,是生命的基础,有了根才有生机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