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从碳水化合物生产及代谢的角度比较分析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影响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原因,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分别采用等渗透势的NaCl和PEG6000模拟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研究二者对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导致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14d内PEG处理下降的多一些,14d后NaCl处理下降的多一些,但总体来说两处理间差异不大;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降低了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增加气孔限制值;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降低了番茄叶片中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两处理间差异不大.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EG胁迫增加的幅度大于盐分胁迫;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蔗糖和淀粉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水分胁迫降低的幅度也大于盐分胁迫;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增加了番茄叶片中的蔗糖转化酶活性,PEG胁迫增加的幅度大于NaCl胁迫.结果表明:NaCl和PEG胁迫均破坏了番茄叶片的光合机能,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但二者间差异不大;NaCl和PEG胁迫改变了番茄叶片中的糖代谢方向,显著增加了淀粉和蔗糖的分解,提高了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PEG胁迫对番茄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显著大于NaCl胁迫.  相似文献   

2.
NaCl及等渗PEG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及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碳水化合物生产及代谢的角度比较分析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影响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原因,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分别采用等渗透势的NaCl和PEG6000模拟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研究二者对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导致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14 d内PEG处理下降的多一些,14 d后NaCl处理下降的多一些,但总体来说两处理间差异不大;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降低了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增加气孔限制值;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降低了番茄叶片中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两处理间差异不大。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EG胁迫增加的幅度大于盐分胁迫;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蔗糖和淀粉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水分胁迫降低的幅度也大于盐分胁迫;等渗的NaCl和PEG胁迫增加了番茄叶片中的蔗糖转化酶活性,PEG胁迫增加的幅度大于NaCl胁迫。结果表明:NaCl和PEG胁迫均破坏了番茄叶片的光合机能,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但二者间差异不大;NaCl和PEG胁迫改变了番茄叶片中的糖代谢方向,显著增加了淀粉和蔗糖的分解,提高了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PEG胁迫对番茄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显著大于NaCl胁迫。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分胁迫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姚磊  杨阿明 《华北农学报》1997,12(2):102-106
番茄成苗后的生长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首先反映在茎的粗细,随着水分胁迫的减少,番茄的茎变粗,对株高和叶片数的影响的一段果以下的栽培反应不明显,水分胁迫使番茄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植物体内不势下降,气孔关闭,蒸腾减小,光合速率减弱,进而使产量降低,在合理用水的前提下要提高产量,三段果以下的番茄栽培应把定植后到果实膨大前这段时期的土壤水分胁迫控制在0.04MPa左右。果实进入膨大期以后的土壤水分胁迫应控制在  相似文献   

4.
1996~1998年利用目前最先进的滴灌灌水方法,对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早春番茄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水分胁迫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番茄在苗期,一定程度的受旱基本不影响产量。到结果盛期,由于营养、生殖生长并进,植物体明显增大,对水分要求也逐渐增大,耐旱能力减弱。除苗期外,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胁迫,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的影响。开花着果期水分胁迫,坐果率降低;结果期水分胁迫,单果重量下降,小果比重加大,果实品质下降;结果后期水分胁迫,果实重量、质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玉米旱害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综述了玉米旱害生理的研究方法,水分胁迫的概念和表征指标,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水分胁迫对玉米生理过程的影响,玉米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以及玉米旱害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大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理化进程并降低产量,其中水分胁迫是所有其他非生物胁迫(高温、低温、土地瘠薄、盐碱等)损失的总和。为了提高大豆在水分胁迫中的抗逆性,通过归纳水分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研究现状,总结干旱和淹水胁迫对大豆形态结构、生理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影响,分析抵御水分胁迫的应对措施和有效方法。指出目前抗旱防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降低水分胁迫对大豆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初步研究了在水分胁迫下烟草的生理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烟草各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反应灵敏。在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26.6%~81.1%,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23.3%~69.4%,27%~78.7%,胞间CO2浓度上升5.4%~62.8%。试验在水分胁迫下测定了11个烟草种质材料的相关生理指标,由此可划分出不同抗旱性能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5叶1心期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研究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L、ETR下降,NPQ上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各参数值均有突跃现象。在整个水分胁迫过程中番茄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NPQ与基质含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3,表明荧光参数NPQ可以作为指导灌溉的一个指标。当NPQ为2.0975时,基质含水量降到31.2%,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应及时灌溉。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产量性状及其生理机制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动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其生理机制的效应,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试验表明:(1)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深墒较稳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有下降趋势,胁迫处理更为明显,土壤含水率变幅为13%~21%;(2)土壤水分对营养生长为正效应,而对生殖生长影响不明显;(3)胁迫处理叶片的细胞液浓度高于高水分处理,而叶片气孔导度低于高水分处理;(4)番茄座果后保持土壤水分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较适合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品种金优402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条件下,外源激素赤霉酸对水稻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水分条件和5种氮素营养(NH4+-N/NO3--N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共15个处理:即正常水分处理,作为试验的对照;水分胁迫处理和水分胁迫加赤霉酸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抑制水稻叶面积扩展,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脯氨酸的积累;添加赤霉酸则将除脯氨酸外的上述水稻的各项生理参数显著地提高到接近对照的水平。添加外源赤霉酸可以通过维持水稻膜渗透、增加叶面积、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机制,改善水稻幼苗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在水分胁迫下,NH4+-N/NO3--N为25/75的氮素营养最有利于缓解胁迫的影响,水分胁迫添加赤霉酸后,则以NH4+-N/NO3--N为50/50的氮素营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东部大棚滴灌番茄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黄土高原东部进行了4种覆盖方式试验——地膜半覆盖(FH)、地膜全覆盖(FW)、秸秆全覆盖(SW)、秸秆地膜覆盖(SF),以不覆盖(CK)为对照。结果表明,SW和SF处理可分别显著提高番茄收获后0~120cm土层贮水量13.67%和28.49%,分别显著降低耗水量5.39%和14.84%。FH处理可显著降低番茄收获后0~120cm土层贮水量21.34%,显著提高耗水量8.35%。不同覆盖方式可显著增加番茄产量22.83%~50.35%,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9.83%~67.65%,显著增加番茄产量收入和纯收益。SF处理比其他处理显著提高番茄水分利用效率15.19%~29.13%。FH处理较其他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收入和纯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时痕量灌溉管适宜埋深,以番茄仙客1号为试材,研究了春季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痕量灌溉管不同埋深对灌溉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溉管埋深20cm和30cm处理与表面覆土相比,分别增产6.1%和15.2%,同时品质有所改善。灌溉管埋深10cm、20cm和30cm与表面覆土相比,耗水量分别降低15.7%、10.6%和5.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5%、19.6%和24.0%。灌溉管埋深30cm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灌溉管埋深30cm是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春茬番茄较适宜的灌溉管埋设深度。  相似文献   

13.
加工番茄产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加工番茄产量的精准预测,通过采用方差倒数法来确定权重,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加以组合,根据2001—2009年新疆某加工番茄种植及产量数据,建立了加工番茄产量组合预测模型。以预测2010年和2011年番茄产量为例,结果表明此组合预测模型与单一预测模型相比更加准确可靠。该研究为加工番茄产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An agronomic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Tuscany (Central Ital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n advanced irrigation system on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a tomato crop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soil and vegetation spectroradiometry to detect and map WUE. Irrigation was applied follow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based on CropSense system. Soil water content was monitored at four soil depths (10, 20, 30 and 50 cm) by a probe. Rainfall during the crop cycle reached 162 mm and irrigation water applied with a drip system amounted to 207 mm, distributed with 16 irrigation events. Tomato yield varied from 7.10 to 14.4 kg m−2, with a WUE ranging from 19.1 to 38.9 kg m−3. The irrigation system allowed a high yield levels and a low depth of water applied, as compared to seasonal ET crop estimated with Hargraves’ formula and with the literature data on irrigated tomato.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geo-referenced points to gather information on crop (crop yield, eighteen Vegetation indices, leaf area index) and on soil (spectroradiometric and traditional analysis). Eight VIs, out of nineteen ones analyzed,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georeferenced yield data; PVI maps seemed able to return the best response, before harvesting,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the area of cultivation and irrigation system. CropSense irrigation system reduced seasonal irrigation volumes. Some vegetation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omato yield and well identify, a posteriori, crop area with low WUE; spectroradiometry can be a valuable tool to improve irrigated tomato fiel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1.)是喜温植物,在日光温室冬季生产中经常遇到低温逆境,使其光合生产力的发挥受到限制。本研究通过采用黄绿木霉T1010制剂进行日光温室番茄连作土壤处理试验,探索黄绿木霉T1010(Trichoderma aureviride 1010)对日光温室番茄光合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光合色素含量及PSII光化学效率是否具有积极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生产区(对照)相比,黄绿木霉T1010处理的日光温室番茄初花期功能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34.37%、34.67%、32.19%,PSII光化学效率(Fv/Fm)少降低48.73%;收获中期功能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21.77%、58.54%、50.53%;PSII光化学效率(Fv/Fm)少降低35.03%。与常规生产区(对照)相比,黄绿木霉T1010处理的日光温室番茄单功能叶干重、单果重和667m2产量分别提高42.69%、30.46%和20.00%。进一步进行 ANOVA 分析,结果显示:日光温室番茄以上光合生理和产量指标不同处理间差异除初花期叶绿素b和收获中期叶绿素a达显著水平外,其他均达极显著水平。可见,黄绿木霉T1010对日光温室番茄不同时期功能叶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低温逆境胁迫下PSII光化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的影响,这对于提高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各时期特别是收获中期亚低温胁迫下的光合生产力,进而提高番茄产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光合速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苗期45%、初花期55%、结果期75%田间持水量范围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新疆番茄酱的加工工艺及品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全球三大番茄加工主产区之一,番茄酱的产量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5%。为了提高加工番茄的国际竞争力,为国际市场提供优质的番茄酱产品,必须从提高番茄酱的产品品质入手。从加工番茄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品质控制措施及影响番茄酱品质的因素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玉米自交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性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选育抗旱性强、耗水少、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以22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取正常灌溉和适度水分胁迫处理,对自交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相对叶绿素值( SPAD)和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WUE差异显著,而且对水分的敏...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对日光温室中滴灌条件下珍珠岩栽培的和土培畦灌栽培的樱桃番茄就灌水与施肥对其产量的水肥耦合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相同产量的樱桃番茄,在滴灌条件下,以珍珠岩为基质栽培耦合效应显著的水肥组合且较之土培可节水54.27%,节肥67.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