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春  张以忠  骆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61-11162
[目的]分析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以期对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酯酶同工酶带共6条,其中EST-1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泥炭藓有酶带2条,毕节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4条,贵阳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3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2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1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2条,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种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毕节小檗(Berberis guizhouensis)2个居群的遗传变异性和相似性,用聚丙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毕节小檗2个居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小檗2个居群20株植株POD同工酶酶带数为8条,其中有4条共同酶带(POD-3、POD-5、POD-7、POD-8);COD同工酶酶带数为7条,其中也有4条共同酶带(COD-3、COD-5、COD-6、COD-7)。不同居群的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同一居群的不同同工酶酶谱也存在差异;韭菜坪居群的分化程度大于艾家坪居群。  相似文献   

3.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宁市广泛引种栽培的丁香属10个植物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共出现POD同工酶酶带9条,EST同工酶酶带12条,其中POD-1,POD-2和EST-1,EST-2为所有品种共有酶带,是丁香属植物的特征酶带,其他酶带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可以根据酶谱中酶带的分布位置对丁香属不同品种进行鉴别.DPS聚类分析表明:10种丁香属植物可分为5大类.同工酶谱分析可作为丁香属植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宁地区的9种忍冬属(Lonicera L.)植物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种植物的POD同工酶电泳共出现8条酶带.其中POD-1为试验植物材料共有的酶带,POD-2仅在兰果忍冬中出现,POD-3仅在红脉忍冬中出现,因而POD-2和POD-3可作为上述两种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9种忍冬属植物分成3大类,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忍冬属植物茎的POD同工酶谱,以期为忍冬属植物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西宁地区的4种忍冬属植物和作为外类群的1种猬实属植物的茎的POD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5种植物的POD同工酶电泳共出现7条酶带,其中POD-1、POD-2为所共有的酶带,POD-6是忍冬属4种植物所共有的酶带,POD-3和POD-7为猥实所特有的酶带。因而,POD-3,6,7可作为忍冬属和猥实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所选的5个植物品种可分成大2类,即忍冬属的盘叶忍冬、红脉忍冬、金花忍冬和兰果忍冬归为1类,猥实属的猬实独自归为另1类。[结论]POD同工酶分析技术在忍冬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不同地区的12个柴胡样本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2个柴胡样本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别出现10条和8条酶带,2条和1条共有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亲缘关系较远,可认为是同属不同种;北柴胡在种内存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和活性染色法对白三叶幼苗的根、叶柄和叶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电泳分析,以了解白三叶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三种同工酶的空间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白三叶幼苗的SOD同工酶酶谱中可以看到根有7条酶谱区带,叶柄有5条酶谱区带,叶有11条酶谱区带,其中有5条是根、叶柄和叶共有的谱带。在根中有一条(Rf=0.18)是特异的,在叶中有5条(Rf=0.13,0.69,0.72,0.94,0.97)是特异的。在白三叶幼苗的POD同工酶酶谱中可以看到根有8条酶谱区带,叶柄和叶有5条酶谱区带,其中有4条谱带是根、叶柄和叶共有的谱带。在根中有4条(Rf=0.31,0.69,0.77,0.85)是特异的。在叶柄和叶中有1条(Rf=0.19)谱带是特异的。在白三叶幼苗的CAT同工酶酶谱中可以看到根、叶柄和叶中都只有1条(Rf=0.78)相同的酶谱区带。结果表明:白三叶幼苗中有大量的抗氧化酶类表达,这有助于生化产品的进一步研发,这些酶特殊的差异表达还对基因表达的研究提供目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8个野生紫花苜蓿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各供试材料酶谱特征和相似系数的分析,探讨紫花苜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在8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均有表达,但各品种间的表达谱带及不同的同工酶表达量存有差异。8个品种共获得24条酶带,且存有1条共有表达酶条带,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同工酶谱带最多,表达有4条带;阿尔冈金酶谱带数最少,仅出现2条带。酶谱条带聚类分析表明,陇南野生紫花苜蓿与阿尔冈金间亲缘关系最远,亲缘关系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分别以栽培高粱和甜高粱为母本、以拟高粱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及其双亲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高粱和甜高粱酶谱类型相近,仅个别酶带活性强弱存在差异,所以两者的亲缘关系可能较近,POD不能作为区分鉴别它们的依据;栽培高粱和甜高粱酶谱比拟高粱少酶带POD-1,与拟高粱的亲缘关系可能较远,酶带POD-1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拟高粱与栽培高粱和甜高粱的区别。杂交F1代的酶谱与父本较相近,既表达出互补双亲酶带的"互补带"POD-1,又表达新的"杂合带"POD-4,但未表达出双亲共有酶带POD-6,因此,可为选育杂交新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蓼属头状蓼组种间亲缘关系,探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蓼属的分类价值,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蓼属头状蓼组5种植物进行了POD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蓼属头状蓼组5种植物POD同工酶酶带共8条,不同种间POD同工酶酶谱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羽叶蓼与火炭母的亲缘关系较近,尼泊尔蓼与羽叶蓼、火炭母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POD同工酶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反映种间的遗传差异,对于探讨种间亲缘关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8份荞麦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68条,不同物种酶带数1~7条。同时,荞麦的2个种遗传差异很大,且种内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明显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PAGE、酶谱紫外扫描及Fuzzy聚类法研究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功能叶POD同工酶的结果表明,甜瓜POD同工酶共有11条正极带,其中的3条是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的基础酶带.供试薄皮甜瓜各品种POD同工酶均为6条酶带,其中2条为该类群的特征酶带.供试厚皮甜瓜各品种POD同工酶均为9条酶带,其中3条为该类群的特征酶带.Fuzzy聚类分析表明,两类甜瓜品种间POD同工酶谱的相似系数为(0.50,1.00),其隶属度为(0.64,1.00),厚皮甜瓜品种含笑与薄皮甜瓜的亲缘关系比与厚皮甜瓜其它品种的亲缘关系更近,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在分子水平上没有截然的界限.从甜瓜POD同工酶角度证明了两类甜瓜具有初生起源中心及次生起源中心的分化.甜瓜感染花叶病后,植株的POD同工酶活性增强,某些品种出现了新酶带.  相似文献   

13.
珍珠黄杨无性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乐燕  季孔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00-14601
[目的]利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标记技术对珍珠黄杨无性系进行研究。[方法]以珍珠黄杨普通无性系和新整理出的5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叶片提取液进行POD同工酶电泳。[结果]结果表明:珍珠黄杨各无性系经POD同工酶电泳后条带数较少,只有4条,多态性不强,但根据酶谱染色深浅仍能区别各个无性系。[结论]研究认为该技术在珍珠黄杨无性系鉴定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26个苹果属植物种类受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侵染后,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嫁接后95天内出现1或2个增酶高峰.同工酶的谱带也增多,特别是B 区变化更为明显,但不同种类反应不一,楸子、酸苹果等对CLSV 抗性强的种类出现2个增酶高峰,且表现时间早,峰值低,同工酶出现2次特异性谱带;冬白果等对CLSV 敏感的种类则只有1个增酶高峰,表现时间迟,峰值高,只出现一次特异性谱带。这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可作为鉴定苹果属植物对CLSV 的抗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健康嫩茎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有4条酶带,刺伤组织较健康组织新增加3条酶带。分别用松色二孢菌华中型(HZ型)代表菌株JH-1和华南型(HN型)代表菌株BY-2接种被刺伤的湿地松嫩茎,接种弱致病力的菌株BY-2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比刺伤对照新增加1条酶带;接种强致病力的菌株JH-1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较刺伤对照新增加3条酶带。2个供试菌株在侵染寄主后导致寄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上出现差异的表现,与它们在形态特征、产孢条件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表现相同。  相似文献   

16.
甘蔗分蘖中期以100、300、600mg/L质量浓度叶面喷施氯化铈和硝酸稀土溶液,以喷清水作对照,分别于处理后第3d和20d对甘蔗+1叶片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作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单质稀土元素铈和混合硝酸稀土对2种酶的同工酶均有影响,但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浓度处理中,以300mg/L处理结果最为明显,表现为多条酶带的染色加深,100mg/L处理次之,600mg/L处理相对影响较小,稀土元素处理后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珲春地区包括野玫瑰在内的7个蔷薇属野生种及野玫瑰10个不同表型的子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酶谱显示,供试类型间含有丰富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野玫瑰子代间确有差异,其遗传距离为0.143~0.800;部分野玫瑰子代与刺蔷薇和山刺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子代中也存在独立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