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2号’,由山西省农科院五寨农业试验站马铃薯育种课题组于2001年以‘五薯1号’作母本,‘底西瑞’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统选择方法培育而成。经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两年的区域试验及同步生产试验,每公顷可产鲜薯26 004 kg,比对照‘晋薯16号’平均增产20.5%。该品种属中晚熟类型,植株较高、直立、紧凑,根系发达,适宜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区种植,也适于我国北方一季作区选择。  相似文献   

2.
‘晋薯29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农业试验站2005年以‘虎头’作母本,‘晋薯1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合作选育而成的马铃薯高产中晚熟新品种。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薯2015006)。该品种生育期114 d,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薯形扁圆,皮色淡黄色,薯肉白色,薯皮光滑、芽眼浅,无裂薯及空心薯,结薯集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 195 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20.30%。块茎干物质含量15.60%,淀粉含量9.58%,维生素C含量14.6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98%,蛋白质含量2.07%。中抗早疫病,抗晚疫病、病毒病、黑茎病。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晋薯13号(原编号9505-12)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于1994年用K299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所内试验及山西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04年1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晋薯13号。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晚疫病性能好、适宜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在适宜马铃薯种植和晚疫病流行的西吉县对23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庄薯1号’、‘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等品种高产、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在1 000 kg/667 m2以上且抗性较好的品种依次是:‘晋薯14号’、‘宁薯4号’、‘晋薯15号’、‘宁薯13号’、‘同薯23号’、‘克新17号’,适宜做轮换品种。经相关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病情指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扩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早熟品种东农303、中熟品种系薯1号和晚熟品种晋薯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12(4×3 ̄2)正交试验法,分室内和室外两组同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出芽天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大薯块出芽数极显著高于中小薯块;出芽数则随着掰芽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系薯1号的出芽数明显高于晋薯7号,与东农303差异不显著.产量结果表明,主因素为品种;其次为薯块大小;掰芽次数间差异不显著;母薯则极显著高于掰芽次数.综合结果分析,脱毒马铃薯掰芽扩繁是一项节省种薯,提高繁殖系数的有效措施;以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效和大薯块掰芽为好;三次掰芽扩繁移栽和母薯直播是可行的马铃薯扩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兵团引进的13个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应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的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克新1号、紫花白、早大白鲜食类品种;陇薯3号和晋薯7号淀粉加工类品种;内薯3号作为油炸类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7.
"同薯22号"是山西省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晋薯11号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和2008年2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均居参试第1位,2009年7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同薯22号"。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个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集中在宁夏西吉县进行评价。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大92062-1、宁薯8号、晋薯7号和内薯7号4个品种比较适合宁夏的种植环境。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快茎产量,而且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同一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在不同地区种植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选用北方一作区8个当地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在哈尔滨种植评价各品种的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和淀粉组成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克新12号和延薯3号2个品种比较适合哈尔滨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各品种马铃薯淀粉组成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比例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5%的品种有:延薯3号、克新12号、尤金和陇薯3号。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品种有:晋薯11号、坝薯8号、青薯2号和东农303。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6个马铃薯品种,延97-8、晋薯11号、克新12号、坝薯8号、陇薯3号和尤金为供试材料,种薯分别来源于吉林延吉、河北坝上、辽宁本溪和青海西宁4个地点,比较不同品种间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来源种薯的引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延97-8和克新12号的单株产量最多,淀粉含量最高,但单株商品薯产量最少,结薯较琐碎;晋薯11号、陇薯3号、坝薯8号和尤金的单株产量较少,淀粉含量均较低,但商品薯较多。从地区间的引种效应来看,不同来源种薯在产量上无显著差异,从青海地区引入的马铃薯种薯在产量上要高于其它来源的种薯,来源于河北坝上和辽宁本溪的种薯在淀粉含量上显著高于其它来源地种薯。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比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个品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 晋薯14号是山西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用9201-59作母本,JS-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无性多代繁育,于2003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703-44,2004年1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薯14号.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从播种后至块茎形成期,对种薯中的干物质、淀粉、氮、磷向新生器官的转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出苗前种薯的干物质和淀粉向新生器官转移量和转移速度与种薯淀粉含量成正相关;出苗后各品种转移速度加快,尤其低淀粉品种更快;至块茎形成期,各品种干物质转移率达到80%~83%,品种间差异不大。各品种种薯内氮、磷向新生器官转移的量和速度与种薯淀粉含量亦成正相关;至块茎形成期,各品种氮素的转移率达81.8%~88.1%,磷素的转移率达75%~81.2%。各品种氮素的转移率均高于磷素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4.
以晋薯2号、紫花白为材料,分析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的GA3、IAA含量变化是单峰曲线,叶片中的峰值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的峰值在块茎迅速膨大期;ABA含量变化则随着生育的进程而增加;叶片中ZR的变化比较平缓,IPA是单峰变化,峰值也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ZR,IPA和Z的变化在2品种间的变化不一致.无论是叶片还是块茎,紫花白的GA3、IAA、IPA的含量均比晋薯2号的高,而ABA含量则比晋薯2号的低.  相似文献   

15.
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11个高淀粉马铃薯品种 ,集中在宁夏西吉县进行评价。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大 92 0 6 2 1、宁薯 8号、晋薯 7号和内薯 7号 4个品种比较适合宁夏的种植环境。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块茎产量 ,而且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同一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在不同地区种植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选择适宜武山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天薯10号、11号较当地多年种植的主栽品种陇薯3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旱性和丰产性,可考虑作为武山县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陇薯8号、3号可适当推广种植;紫花白为中早熟品种,抗旱性差,可在川区进行地膜栽培试验;02175-200抗旱性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晋薯16号是2006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势强,薯块大,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但由于配套栽培技术的落后,其优势不能很好的发挥,因此我们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达到指导生产,提高种植晋薯16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旱作区马铃薯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而优良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为了筛选适宜天水旱作区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试验引进11个马铃薯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薯16号’和‘陇薯13号’产量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32%以上,且产量差异极显著,综合农艺性状好,建议在天水旱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晋薯19号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9665-7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6~2008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省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田间鉴定。2010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薯块干物质含量19.0%,淀粉含量16.0%,还原糖含量0.29%,维生素C含量19.0 mg/100 g鲜薯,田间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20.
高淀粉“晋薯8号”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王春珍杜珍李荫藩(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大同037004)1选育经过晋薯8号是1982年用晋薯2号作母本,新型栽培种NS78-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3年培育该组合实生苗,当年进行单株选择。1984年在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