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种子生产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幼穗分化的天数与每穗种子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播种愈早,幼穗分化天数愈多,种子产量愈高。南京地区留种的多花草麦草的最佳播期为8月20日至9月10日。二棱期是多花黑麦草通过春化阶段的形态标志,也是幼穗能否分化完全的转折点。单棱至护颖分化期是影响种子粒数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多花黑麦草生育特性和种子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花黑麦草在南京分期播种条件下生育进程和幼穗分化的变化及其与种生产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为194-290dk,随着播期的延迟而缩短。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生长二年的老芒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长时期老芒麦植株幼穗的分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老芒麦幼穗分化过程中茎尖生长锥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并根据分化的特征将其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二棱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和雌雄蕊形成期8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 ,以生长二年的老芒麦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老芒麦植株幼穗的分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老芒麦幼穗分化过程中茎尖生长锥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变化 ,并根据分化的特征将其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二棱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和雌雄蕊形成期 8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试验观察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的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将草地早熟禾幼穗分化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第一苞原基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二、三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草地早熟禾整个穗的开花过程历时约1周,总穗轴上一次枝梗的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小穗上颖花的开花顺序是自下而上;各枝梗上开花顺序是顶端花先开,然后再自下而上直至顶端倒数第2穗上颖花开完为止。根据幼穗分化时期与物候期的关系,针对草地早熟禾穗发育和种子产量形成的调控措施应在不同的物候期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幼穗分化过程与规律,以柳枝稷低地型品种"Alamo"为材料,对其幼穗分化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并记录对应大田植株形态。结果发现:柳枝稷幼穗分化是一个慢-快-慢的过程,可分为9个连续的时期:苞原基分化期、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形成期、花药四分期、花药伸长期、羽状柱头形成期,每个时期均具有与之对应的植株外观形态以供判别分化进程。柳枝稷幼穗分化起始至分化完全历时约3个月,植株历经拔节、孕穗、抽穗而开花,花序从上到下依次开花,花期可达3~4周。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幼穗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的适宜发育期(1~3 mm)的幼穗为外植体,在附加适宜浓度2,4-D (1 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发生,诱导率可达95%.一些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发生不定芽,另一些愈伤组织能多次继代培养并保持高分化能力.后类愈伤组织在转入含有0~0.5 mg/L 6-BA和0~0.5 mg/L 2,4-D的分化培养基后产生大量丛生芽,部分小芽发育成苗.幼穗发育时期、培养基的激素组成明显影响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能力,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能力也有影响.该体系适用于黑麦草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且具有实验周期短、基因型制约小、植株再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材料,设置2个生长环境(荒漠绿洲区、高海拔地带),通过观测幼穗分化进程及开花习性,探究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生殖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幼穗分化从分蘖期开始至抽穗期结束,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完穗期8个时期。幼穗分化是从生长锥顶端第1枝梗原基与小花原基开始分化,相同小枝梗上原基与小花原基均是自下逐渐向上发育;整穗是从顶部向下逐渐开花,下部枝梗开花时间小于上部枝梗;小穗上的小花由下向上逐步开花。与荒漠绿洲区相比,高海拔地带的无芒雀麦幼穗分化时间晚,周期缩短,穗部赤霉素(GA)、脱落酸(ABA)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和种子千粒重较低,但高海拔地带单穗成熟种子粒数与单位面积内种子产量高,更适合无芒雀麦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9.
高粱拔节至抽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高粱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期茎叶旺盛生长,幼穗强烈分化与形成,是决定穗大小与穗粒数的关键期,因  相似文献   

10.
黑麦草幼穗培养直接成苗和微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文品  杜丑新 《中国草地》1994,(3):65-67,54
本文研究了多花黑麦草幼穗离体培养直接成苗和微繁殖。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附加0.5-1.0mg.L^-1或0.5mg.L^-12,4-D时幼穗成苗率较高,分别达48%和75%;幼穗可不切段直接培养;在MS培养基中附加2mg.L^-1BAP时微繁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对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幼穗分化是一个持续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整个穗上,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逐渐向上、向下发育,基部的小穗最后发育;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向上逐渐发育。  相似文献   

12.
新麦草幼穗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淑强  王善敏 《草地学报》1997,5(3):201-204
本文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附加2,4-D和6-BA的培养条件下,可从新麦草幼穗中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植株再生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李长慧  李淑娟  张静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3,30(8):1189-1193
2011年9月-2012年5月对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幼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梭罗草幼穗分化是具有明显特征的连续变化过程,按库别尔曼划分原则可划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8个时期。分化发育过程中,复穗状花序中上部小穗发育最快,后依次向上、向下进行,基部小穗发育最慢;复穗状花序的开花顺序是从中上部开始, 依次向上、向下进行;每个小穗的开花顺序是基部先开花,依次向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及开花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露  胡玉咏  王兆龙 《草地学报》2009,17(2):197-201
为阐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生殖生长过程,2008年4月下旬对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羊茅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苞原基分化期,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2、3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5个时期;高羊茅开花的规律性很强,总穗轴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然后向下进行,基部小穗最后开花;每个枝梗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其次是该枝梗基部小穗开花,然后向上进行,上部数第2个小穗最后开花;小穗则是基部小花最先开放,然后向上顺序开放。  相似文献   

15.
羊草幼穗离体培养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首次获得羊草体细胞再生植株。其方法要点是:取羊草幼穗为外植体,经0.1%HgCl2溶液表面消毒后,接种到含2mg/L2,4-D的MS培养基上,置于恒温25℃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加有1mg/L2,4-DMS培养基上继代2次后,转移到含1.0mg/LKT和0.5mg/LNAA的MS培养基上分化培养得到再生芽。在无激素的基本培养基上获得了生根的试管苗,试管苗移栽到温室后生长正常。研究结果还表明,尽管从羊草叶片、幼穗和成熟胚在同样培养条件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只有幼穗愈伤组织能够继续分化出再生植株。羊草试管苗的分化因基因型和外源激素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罗宗玉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3):28-28,31
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墨西哥玉米、扁穗牛鞭草是古蔺县目前主推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本试验观测了这几种牧草短期育肥肉牛的效果,结果表明:日增重最高的是扁穗牛鞭草,达1050g,然后是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墨西哥玉米;而单位增重消耗牧草最少的是多年生黑麦草(为1:30.68),其次是扁穗牛鞭草、鸭茅、墨西哥玉米。  相似文献   

17.
对中间偃麦草(E.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的杂交种F_1的幼穗分化和小孢子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种F_1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杂种F_1生长锥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从中上部开始逐渐向上、向下发育,基部的小穗发育最缓慢;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逐渐向上发育。杂种F_1小孢子发育是一个连续分化的过程,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有没配对的染色体存在,有染色体粘连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以二价体为主,但能观察到少量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的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扁穗牛鞭草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幼叶比幼茎更适合建立再生体系,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幼叶和幼茎的出愈率分别为100%和86.96%。最佳分化培养基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均是MS+6-BA 1.0 mg·L~(-1)+NAA 0.2 mg·L~(-1),愈伤分化率分别为100%和72.90%,再生苗增殖系数可达18.6。1/2 MS是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邹小艳  罗彩云  徐世晓  赵亮 《草地学报》2015,23(5):1064-1067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定位站以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小黑麦(Triticale hexaploide)、燕麦(Avena sativ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草量、牧草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345.50 g·m-2,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974.93 g·m-2)、垂穗披碱草(301.75 g·m-2)和燕麦(329.60 g·m-2)。小黑麦产量是垂穗披碱草和燕麦干草产量的4~4.5倍,是黑麦草干草产量的1.4倍。垂穗披碱草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和小黑麦(P<0.05),一年生黑麦草粗蛋白(CP)含量最小。单位面积粗蛋白(CP)产量、粗脂肪(EE)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产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以一年生黑麦草最高,显著高于小黑麦、垂穗披碱草和燕麦(P<0.05)。  相似文献   

20.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的细菌性病害,是重要的检疫对象,目前已成为水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白叶枯病从水稻苗期至抽穗期都会发生,但以最高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前期发病为多。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瘪谷增多,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