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双版纳地区引种的澳洲坚果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3年生无性繁殖澳洲坚果10个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电导法和全株冰冻测试法测定西双版纳引种的1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0个澳洲坚果品种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0.72~2.36℃之间,H2和HY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抗寒力较强;HAES900、A16和Special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D4、OC、HAES816、A4和D等品种属于抗寒力中等的M类型.  相似文献   

2.
澳洲坚果授粉试验及花粉管生长的荧光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坚果品种HAES900的授粉试验及花粉管生长的荧光显微观察表明:HAES900×D4、HAES900×HAES695、HAES900×HAES900平均每个花序的最终座果率分别为0.56%、0.25%、0.12%,异花授粉的最终座果率比自花授粉的高出108%~367%,说明品种HAES900的异交亲和性好于自交亲和性;HAES900自花授粉的20个花序中,最终仅有20%的花序结实,说明品种HAES900可能具有部分自交不亲和性;澳洲坚果授粉后6h柱头上花粉大量萌发;异花授粉花柱基部的花粉管数量是自花授粉的2.5倍。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8个主要品质性状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种质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判。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吻合程度都高;结合两种综合评判,评价出‘南亚1号’和优株‘10’为品质优良种质,‘南亚2号’、‘O.C.’、优株‘114’等20份种质品质中等,而‘H2’、‘HAES333’、‘HAES695’、‘B3/74’、‘Yonik’和‘HAES814’等6份种质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引进适宜贵州气候特点的澳洲坚果优良品种。[方法]2007年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4个澳洲坚果优良品种在贵州望谟县和贞丰县试种,2010年4个品种零星开花结果,分析各品种的品种特性。[结果]从综合性状看,在贵州南亚热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Own Choice(O.C),4年生树株高329 cm,茎围23 cm,树冠315 cm,单株产量平均1.52 kg;其次是Pahala(788),4年生树株高363 cm,茎围24.8 cm,树冠328 cm,单株产量平均0.53 kg。[结论]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澳洲坚果品种,在广西合山市和忻城县进行了品种试验,对2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生长特性、开花结果特征、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观察,并结合广西桂中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适合广西桂中地区发展种植,适种区域东起鹿寨,西至巴马,南起上林,北至柳城 (24°40′),适宜种植品种为I-9、II-14、788#、695#、900#和Own Choice。  相似文献   

6.
一些澳洲坚果品种在云南的早期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在8个地区开展了1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比较试验,植后5年的资料表明:品种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而地区间的差异极显著;初次结果的产量和品质以云澳4、8、10和13号等四个品种较好;在最低气温-3.8℃的条件下,果树基本无寒害。  相似文献   

7.
澳洲坚果主要引进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个澳洲坚果品种在粤西、桂南2个试验区的平均单株产量均比在澳大利亚的低,在粤西沿海地区,成年树平均株产约是澳大利亚的 1/3的水平; 16 a树龄果园 5个品种前 7 a平均株产以keauhou(246)较好,其次为 Ikaika(333)、 Hinde(H2),而 Keaau(660)、 Kakea(508)较差; 11a树龄果园 6个品种前7 a平均株产量以 Kau(344)、Ikaika(333)较好,其次为 Own Choice,而Mauka(741)、Makai(800)、Kakea(508)较差。 2个品比试验初产期3 a统计, H2、Own Choice、333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246,508,344,800差异不显著,9个品种在南亚所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外主产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合山市种植的澳洲坚果品种,在该市建立试验基地,对2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花穗长度、小花数量、小花座果率、小花成果率和产量等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Own choice、I-9、900#、695#、788#和II-14等6个品种(系)的性状好,产量较高,可作为合山市早期种植的澳洲坚果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空气湿度对澳洲坚果授粉受精能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花期澳洲坚果植株经不同空气湿度处理结果表明,在低空气湿度条件下,植株的花粉育性降低、SOD活性降低、POD活性上升、座果率及光合产物(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幼果生长速度减慢;空气湿度降低导致酶活性降低,自由基含量增加,生物膜功能受损,生理代谢紊乱,结果造成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干物质积累少,生物产量降低,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速度慢,造成花期不遇、授粉受精不良、座果率低,最后造成产量降低。不同品种受主气湿度胁迫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品种的内部生理特性、花粉育性以及产量都存在差异。3个品种的耐早性为HAES900 >Makai>Keauhou。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澳洲坚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密度和施肥量对不同分枝类型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试验设计,以东81735(寡分枝)、东03-2176(中等分枝)和东0331(多分枝)3个品种(系)为主区,4个种植密度(10、15、20和24万株.hm-2)为裂区,4种施肥量(300、500、700和900 kg.hm-2)为再裂区,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不同分枝类型大豆品种(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密条件下,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呈单峰曲线变化,且最大值出现在盛荚期。3个品种的LAI峰值都出现在密度24万株.hm-2和施肥量900kg.hm-2的组合中。中等分枝品种东03-2176在密度为20~30万株.hm-2,施肥量为700~900 kg.hm-2时获得较高产量;多分枝品种在密度为20万株.hm-2,施肥量为900 kg.hm-2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喷施乙烯利对‘HAES900’澳洲坚果果实脱落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澳洲坚果采收难和采收成本高的关键问题,以‘HAES900’澳洲坚果成龄结果树为材料,在采收期分别喷施低浓度梯度(0.40、0.65、0.90 g/L)和高浓度梯度(0.80、1.30、1.80 g/L)的乙烯利溶液,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率、果柄附着力和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乙烯利对果实脱落有促进作用,但落果率达不到生产要求;喷施1.80 g/L的乙烯利溶液2周和4周后的落果率分别达到98.75%和100.00%,可满足生产要求;喷施浓度为0.80、1.30和1.80 g/L的乙烯利会使果柄附着力显著降低,且果柄附着力与落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柄附着力可作为判断澳洲坚果适宜采收期的指标之一。采用本方法采收对壳果含水量、单壳果重、壳果平均横径、单果仁重、出仁率和一级果仁率等品质参数无显著影响,且可缩短澳洲坚果采收周期,降低采收成本。  相似文献   

12.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的21份种质资源果实的平均鲜果单重、果仁干重、出仁率、可溶性总糖含量、粗蛋白、含油率等6项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提出我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评价系统中这些性状的数值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为我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澳洲坚果优种选育及发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详述了云南澳洲坚果的采收、贮藏和加工的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等5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中的土壤和叶片养分分析,发现澳洲坚果种植区土壤与叶片养分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47个澳洲坚果园的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4.94、29.17g/kg和109.23、36.64、200.05、352.78、85.65、0.60、2.03、2.14 mg/kg;叶片氮、磷、钾、钙、镁和硼、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16.36、0.73、8.39、6.05、0.80 g/kg和17.74、3.46、9.86 mg/kg。土壤pH值低于5.0的样品比例占60%,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达到丰富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分别占40%、31%、47%、56%、38%和18%,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达到缺乏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为71%、67%和84%。叶片氮、磷、钾、钙、镁和锌养分达到适宜和丰富的样品比例为97%、67%、100%、49%、51%和100%,磷、钙、镁、硼和铜养分达到缺乏程度的样品比例依次为33%、51%、49%、87%和88%。因此,云南澳洲坚果园土壤肥力调控的重点是增施有机肥,减施磷钾肥,补施钙镁中量元素及铜硼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5.
以坚果壳为原料, 经粉碎制成不同粒径的粉末吸附剂。探究了坚果壳吸附亚甲基蓝、罗丹明B、碱性品红的性能。研究发现坚果壳吸附亚甲基蓝、罗丹明B、碱性品红最佳粒径为0.3 mm、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6、2.4、1.2 g,pH均为5、温度为30 ℃、震荡时间为30、60、60 min。利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坚果壳吸附亚甲基蓝、罗丹明B和碱性品红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坚果壳吸附亚甲基蓝、罗丹明B和碱性品红的过程适合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文中计算了焓变(ΔH 0)、自由能(ΔG 0)、熵变(ΔS 0)等热力学参数,坚果壳吸附3种阳离子染料过程中ΔG 0均小于0,ΔS 0、ΔH 0均大于0,说明坚果壳吸附3种阳离子染料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趋于无序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前期制备的澳洲坚果蛋白为原料,经复合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澳洲坚果蛋白肽,采用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各酶解因素对澳洲坚果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同时通过不同分子量(3、10、30 kDa)的超滤离心管对制备的蛋白肽进行初步的分离,并基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酶解因素对复合酶酶解制备澳洲坚果蛋白水解度的影响依次为酶解初始pH>复合酶配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最佳复合酶酶解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5、酶添加量12 000 U/g、酶解液初始pH 9.0、酶解时间360 min,在此条件下澳洲坚果蛋白的水解度为21.88%;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组分发现,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分子量在3~10 kDa的肽段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0.97%,且随着蛋白肽组分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HAES741’澳洲坚果品种为试材,采用沙培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磷水平(0、0.01、0.1、0.5、2.5、10 mmol/L H2PO4 -)下盆栽澳洲坚果幼树矿质元素(钾、磷、钙与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供磷水平的升高,澳洲坚果幼树叶片、茎及根系的钾、磷含量在较低供磷水平(0~0.5 mmol/L)下增长较小或者无明显变化,但在较高供磷水平(2.5~10 mmol/L)时增幅较大,并且各器官的钾、磷含量均与不同供磷水平呈极显著性相关关系。不同供磷水平对茎的钙、镁含量影响不明显,随供磷水平的增加叶片的钙、镁含量显著降低,而根系的钙、镁含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以0.1 mmol/L供磷处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10个品种澳洲坚果叶片解剖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叶片离析和石蜡制片技术,对澳洲坚果10个品种的叶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并测定了叶片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等结构参数.结合10个品种抗寒性的前期研究分析认为:叶片厚度、SR和CTR等指标与澳洲坚果抗寒性关系不大,而叶片组织结构的上表皮厚度及其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和叶脉突起度等指标与抗寒性关系密切,认为气孔密度小、叶片表皮及角质层厚大和叶脉突起度大是抗寒性强的性状,反之则是抗寒性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