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汉生 《蜜蜂杂志》2010,30(7):36-36
<正>蜂场一旦发生盗蜂,轻者储蜜被盗,重者全群覆灭,给蜂群管理增加了难度,给蜂农造成损失。笔者就齐齐哈尔地区发生盗蜂规律谈点粗浅的看法。本地区定地饲养的蜂场一般在5月末至6月上中旬外界蜜粉短缺时和8月末至9月初葵花流蜜后期易发生盗蜂。如蜂场管理不当,将会造成盗一群垮一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秋季蜂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和下一年的春繁. 在新疆天山南部,6月份换王基本结束,平箱都在7框蜂以上,继箱在8~10框蜂,6月18日左右蜂群转入长绒棉棉田.长绒棉喜高温,花期持续时间长,流蜜量大、花粉少,无辅助蜜源,限制了蜂王的产卵.到棉花开花后期,蜂群群势下降较快,7月25日必须转入到玉米地进行休整.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养蜂人都很重视蜜源花期前的蜂群管理,因为前期管理得当会增加蜂产品收益,提高养蜂效益。而花期的后期管理同样重要,这个花期的后期即是下一个蜜源的前期。我们卫辉地区荆花是最后一个大蜜源,通常在7月5日前后花已开完结籽,晚荆花开放,晚荆花流蜜质量数量均差。这时转地蜂场有的已经离开,有的正准备走,而定地小转地蜂场还在坚持,这时虽不怎么上蜜但蜂群能自给。自此以后直到下山这段即为荆花后期,这一时期内养王换王、断子治螨比下山后再做  相似文献   

4.
朱泽 《蜜蜂杂志》2004,(5):23-23
蜂群越夏的好坏是秋繁的基础。尤其是豫东地区,自然条件极差,进入初夏,气候炎热、干燥,缺蜜少粉,敌害增多,农药危害;如管理不当,轻则造成秋衰,群势极弱,难以越冬,重则弃巢飞逃,给蜂场造成严重损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变被动为主动,笔者认为务必抓好以下几项工作。a.适时培育越夏蜂:当地春末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是刺槐。蜂场为了增加收入,多采用花期前关王,花期无子取蜜的方法,此法虽能增加收入,但影响越夏蜂的群势,因此关王、放王必须及时。花期前10天关王,刺槐开始流蜜,马上放出蜂王产卵,流蜜结束及时退出多余巢脾,增加蜂群密度;留足饲料,紧抓…  相似文献   

5.
蜂群安全越冬是关系着来年蜂群繁殖和采蜜的重要关键。我们在1958年秋季加强了后期管理,注意了蜂巢保温和繁殖幼蜂的工作,因此蜂群越冬获得了良好结果。我们在8月底把老蜂王全部淘汰,换成已产卵的新蜂王,注意调整蜂巢,添加空巢脾供给蜂王产卵,抓紧蜜源后期繁殖幼蜂。到进入越各期的时候,蜂场上都是充满幼蜂的强群。蜂窖也是提前在9月下旬挖好,经过日光照射,把窖里晒干以  相似文献   

6.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下川东的大叶桉(以下简称桉树)。主要分布于海拔180~600公尺的平坝、浅丘地带,以梁平、开江、万县、万市乡而集中。于9月下旬始花,10月初进入盛期,11月上旬进入尾期,来年1月结束,是当地意蜂蜂群(以下简称蜂群)越冬前培育越冬适龄蜂和贮备越冬饲料的唯一主要蜜源。这段时期的蜂群管理。不仅关系到当年蜂群的安全越冬,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来年的养蜂生产。但目前有许多意蜂场;没有根据这段时期的气候、蜜源和蜂群  相似文献   

8.
因蜂种、蜜源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各蜂场产浆量也就有所差异。有的蜂场某个时候应该取浆,有的蜂场此时就不应取浆,下面就北方而言谈谈我的看法:一、早春蜂群繁殖起来以后,拿我们河北来讲,阳历5月中旬进入刺槐期蜂群正常繁殖,不遇到各种不利情况(如药害、螨害、病害),一般都能上继箱,蜂数基本达到10框左右,有的蜂场就已开始产浆,以前我的蜂场也这样做。但产浆实际上是与蜜蜂争夺口粮、争夺营养,6月15日以前所繁的蜂正是荆条蜜源的劳动力(特殊情况例外)。我地区6月份没有蜜源,粉源也不足,所以应以繁蜂为主,集中精力采…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刺槐花期结束后,从6月上旬到7月中旬即进入了外界无蜜源的越夏期,定地蜂群的越夏管理如下: (一)需要发展增加蜂群的蜂场可采用均等分蜂快速繁殖法,利用越夏初期一下子增加60%以上的蜂群。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按照需要发展的数量备足蜂箱、用具,并在油菜花期中有计划地培养出足够的新蜂王,新王以1~2框的小群养着慎防盗蜂。在油菜花期结束后,将场内的强群搬出离自家5公里外的地  相似文献   

10.
郑吉良 《蜜蜂杂志》2004,(11):13-13
7月初经都江堰市进入草地“夏采”的蜂群,仅若尔盖、红原、阿坝三县的草地花期,有蜂30 000群,截止到9月20日,共取蜂蜜1 300 t,一般蜂群获单产蜜都在40 kg以上。今年川西北草地蜜源普遍丰收的原因是:去冬霜雪好,草地虫害减少,今春从3月中旬开始雨量充足,草地植被长势茂盛。如:主要蜜源植物大、小蓟生长茂盛,花蕾中无虫害,至7月中旬开始, 花期气温高,无黑霜袭击,到9月上旬仍有细蜜源。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镇水月村养蜂户王廷忠,有西蜂93(继箱)箱,8月5日前已在阿坝县城区取蜜4次,8月6日小转地70 km放雷达站,赶初盛期的草地蜜源又取蜜四…  相似文献   

11.
西北蜂群(以甘肃陇东为例)在荞麦蜜源结束以后,经过治螨,补喂越冬饲料以及冻蜂后,一般都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运往云南、四川等地。在运输期间,蜂群都有不同程度折损,但是只要稍加注意,就完全可以避免。1.小群的运输管理蜂群转运前全面检查饲料。如果饲料欠缺,可以加给蜜脾,若无现成的蜜脾,可以从储蜜较充足的大群补给。没有温暖的天气,不能飞行排泄,经过漫长的运输和震动,大多数蜂都成了大肚  相似文献   

12.
<正>采蜜为主,授粉为次,是我国养蜂业的特色。为了追赶蜜源,大部分蜂场利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的气候特点提前春繁,待春回大地后随花期变化逐步北移,南方"前春繁后强壮"的蜂群为全年奠定了高产高收的基础,但流动性大和运输途中外勤蜂的互相飞窜也使蜂群失去了原先的纯净,引起蜂病交叉感染,稍有不慎即大肆蔓延。蜂场多处在偏远地区或山区,离城市较远,且专业的蜂病治疗机构都在城区,数量又少。更可叹的是适合蜜蜂的药物很少,养  相似文献   

13.
我地定地蜂场春繁路线的变策近两年来对油菜、小麦大量施用农药,给我地定地春繁的蜂场造成了严重威胁:大量蜜蜂中毒;刚刚开始交替复壮的蜂群数量锐减,难以增殖;刺槐花期来临时仍有蜂群中毒;再加上近两年我地刺槐蜜源流蜜欠佳,使定地春繁的蜂场更是雪上加霜。面对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20,(3):17-18
<正>新冠肺炎疫情对南方蜂场和从各地迁移至南方南繁的蜂场影响很大。蜂群南繁(蜜蜂在四川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及云南等冬季温暖的地方繁殖,也叫春繁)一般集中在川滇等地,春繁之后,具备良好产蜜能力的蜂群,随着各种花的花期,到达一个又一个蜜源地采蜜、采粉,追花夺蜜。错过花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以四川米易县为例。  相似文献   

15.
蒋德曦 《蜜蜂杂志》2003,(10):22-22
广西冬季主要蜜源是八叶五加 (又名鸭脚木 )等。八叶五加蜂蜜产量约占冬蜜产量的 70 %~ 80 % ,此蜜源的特点是花期长 ,时间从 1 2月 5日至次年的 1月 2 0日 ,外界气温低。在八叶五加花期 ,如果天气好 ,蜂群管理措施得力 ,蜂群可取蜜 5~ 6次 ,4~ 5脾蜂的群势每群产量约 1 0~ 1 5kg ;一个蜂场以 40群蜂投入生产 ,则年产八叶五加蜜可达 40 0~60 0kg,收入 40 0 0~ 50 0 0元 ,经济效益是可观的。为确保八叶五加花期的高产稳产 ,必须抓好以下几项蜂群管理措施 :a.培育适龄采集蜂 ,组织强群取蜜在广西 ,中蜂经过漫长的度夏期 ( 7~ 9月 )后 ,…  相似文献   

16.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6,26(4):11-12
4月2005年4月份是油菜花期,我场80箱蜂共取蜜11次,每群取了75.6kg油菜蜜;因人手少,每群双架10条取浆改为单架5条。一般操作是上午取蜜,下午取浆,本月生产情况如表1:4月份的油菜蜜源是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养蜂的第一个主要蜜源。夺取油菜花期蜜的高产,应做好蜂群的“三防”管理,即:一防蜂群“分蜂热”,二防“软翅爬蜂病”,三防低温和大风天气损失出巢蜂。一防蜂群分蜂热蜂群弱、不好养众所周知,然而在此季节里群势强、蜂不采蜜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例如2005年4月油菜花期,有几个2004年越冬期使用了保蜂罩的蜂场,开繁时5~6框蜂,未到油菜流…  相似文献   

17.
<正>意蜂和中蜂,放蜂地点不同,冬季管理的方法是不同的。笔者自1972年至1982年饲养意蜂,蜂群每年都在东北半越冬,通常每年9月中旬蜜源结束,就把蜂群转移到火车站附近放蜂。蜂群留足饲料,不用喂蜂,不治螨,不扣王。蜂螨是秋季蜜源后期已治。蜂群也不用保温,到10月中旬,把多余巢脾抽出,做到蜂多于脾,半蜜脾放在中间,全蜜脾在旁边,这有利于蜜蜂结团。10月至12月,通常气温都在-16~-25℃,到12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正>蜜源场地是蜂群繁衍与生产蜂产品基础,选择蜜源场地至关重要。我社蜂场夏季大部分在东北转地放蜂,2013年夏季在洋槐结束后,6月份因干旱、荆条生长不良,吉林长白山地区椴树花期又是小年,所以有20多家蜂场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采油菜蜜。当地是草原丘陵,农牧场种植大面积油菜,蜜蜂授粉能增产油菜籽18~37%。按理,当地农牧场应感谢蜂农,为蜂农提供方便,但是事与愿反。当地收蜜者强制低价收  相似文献   

19.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0,51(3):23-23
1997年 6月 ,黑龙江省方正林区暴发“爬蜂病” ,2万多群蜂深受其害 ,直接经济损失 50 0多万元。笔者的蜂群于 6月下旬运抵方正林区 ,直到花期结束 ,从未发病。在这期间 ,却目睹了其它蜂场爬蜂惨状。为查明发病原因 ,曾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基本弄清这次“爬蜂病”暴发的原因并制定了防治措施。一、恶劣的气候条件是诱发“爬蜂病”的外因方正林区的主要蜜源是椴树 ,还有种类繁多的辅助蜜粉源。 1 997年是养蜂者企盼的“大年” ,从 4月份开始 ,有 2 4万群蜜蜂从各地陆续来这里春繁。4月中旬 ,柳树开始吐粉流蜜 ,但阴冷的天气限制了…  相似文献   

20.
<正>秋繁是一年养蜂工作的重中之重,秋繁的好坏关系到来年蜂群的发展。蜂群秋繁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以湘南地区为例,6月底荆条花期基本结束,看到胡蜂来到蜂箱前危害蜜蜂就预示着荆条蜜源即将过去,无蜜源期到来。78月尚有芝麻开花,但只够蜜蜂维持生存,在不繁蜂的情况下采得的饲料略有剩余。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