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贮藏温度过低,会加重果实表面变色与病斑发生;贮藏温度过高,会加快果实腐烂与衰老。本文以秋季露地种植的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最佳贮藏温度,并对其贮藏性提出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在6℃条件下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不同采收成熟度在常温及冷藏处理下对杏果实品质、腐烂率的影响,为杏果实在常温贮藏、冷藏条件下适宜采收成熟度提供判断指标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小白杏、油光大白杏为试材,按“转黄率”将果实分别划分为3个成熟度Ⅰ、Ⅱ、Ⅲ,测定果实硬度、品质、腐烂率,分析相关性。【结果】同品种杏果实不同成熟度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VC含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腐烂率、果胶及纤维含量升高,其他指标存在小幅度变化。在腐烂率上,同一成熟度常温贮藏远高于冷藏,同品种成熟度Ⅲ>Ⅱ>Ⅰ;常温条件下小白杏成熟度Ⅱ、油光大白杏成熟度Ⅰ表现较优,冷藏条件下小白杏成熟度Ⅲ、油光大白杏成熟度Ⅲ表现较优。【结论】常温储运时适宜采收小白杏成熟度Ⅱ、油光大白杏成熟度Ⅰ果实,冷藏储运时适宜采收小白杏成熟度Ⅲ、油光大白杏成熟度Ⅲ的果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运输过程中不同强度振动对哈密瓜机械损伤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寻找减轻运输振动逆境对哈密瓜贮藏品质影响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哈密瓜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条件,哈密瓜的包装设置为半筐包装方式和全筐包装方式.在经过2、4和6h的振动处理后分析哈密瓜的机械损伤变化.测定与分析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果实果...  相似文献   

4.
以哈密瓜品种绿玫为试材,采用简约化栽培模式,设行距为225 cm,株距为50、60、70、80 cm 4个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哈密瓜坐果、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行距固定的条件下,适当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哈密瓜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在露地简约化栽培模式下,行距为225 cm时,绿玫适宜的栽培株距为60 cm。  相似文献   

5.
以厚皮甜瓜哈密瓜‘早皇后’品种(CucumismeloL.var.inodorusJacq.EarlyQueen)为试材,研究BTH、Amistar和KDF在甜瓜生长期处理对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甜瓜生长期,施用药剂,对其对甜瓜品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处理能够提高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对单果重量、单位面积的产量、果实硬度影响较小。BTH处理使果形指数下降,KDF提高了果实整齐度。各处理改善了果实色泽,减少了果皮裂纹。Amistar、BTH和KDF处理使果实病害指数分别下降了14.9%和12.4%,1级果率提高5.9%和5.2%。各处理均降低了甜瓜叶部白粉病病害指数。BTH处理的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0.95。BTH处理对甜瓜品质、产量没有影响,降低了甜瓜果实病害,抑制了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确山板栗的失水率与腐烂率,设计3种不同的贮藏温度,研究不同的条件对板栗失水率与腐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采后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采后哈密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8501"哈密瓜为研究对象,采用NaCl(1.5;、2;、2.5;)、水杨酸(0.5‰、1‰、1.5‰)、草酸(4‰、6‰、8‰)和柠檬酸(0.5;、1;、1.5;)对哈密瓜进行采后涂抹杀菌剂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2; 的NaCl、1‰的水杨酸、6‰的草酸和1; 的柠檬酸处理,均能延缓哈密瓜呼吸高峰,降低VC含量损失,促进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减缓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结论]综合比较,以1‰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沼液叶面喷施对设施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9):11-14
以设施哈密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沼液叶面喷施处理对哈密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叶面喷施能够有效增加单瓜质量并提升哈密瓜品质,喷施浓度为75%时,单瓜质量增加21.62%,可溶性固形物升高16.67%,类胡萝卜素16.65%,而纤维素含量降低19.37%;喷施浓度为50%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喷施浓度为100%时,Vc含量最高。综合可见,沼液喷施浓度为75%为设施哈密瓜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12个不同砧木嫁接对哈密瓜品种‘雪里红’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砧木较南瓜砧木在嫁接亲和力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更好,其中甜瓜砧木品种‘试交452’和‘kp-1×p-2’嫁接‘雪里红’后植株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果实中心折光糖含量增加显著,果肉松脆,风味好,没有异味,可以作为上海地区哈密瓜品种‘雪里红’的嫁接砧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常温下保鲜剂—AmistaiDip不同浓度处理对哈密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定期对处理后贮藏哈密瓜维生素C含量、糖酸含量、硬度等指标的测定说明AmistaiDip对哈密瓜贮藏过程中品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不同浓度处理对哈密瓜采后维生素C含量、糖酸含量、硬度等指标的比较表明:,用PE(聚乙烯)保鲜膜包装,AmistaiDip浓度为100mg/kg时保鲜效果最佳。经30d的贮藏后,其效果表明:AmistaiDip可明显抑制哈密瓜糖、酸、维生素C的降解,延缓哈密瓜的衰老,很好地保持其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潘俨  车凤斌  吴斌  张婷  张健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8):1391-1396
[目的]以研建哈密瓜预冷工艺为目标,依据预冷对果实采后呼吸与内源乙烯的影响,确定哈密瓜采后预冷工艺的基本参数.[方法]测定中熟品种抗病86哈密瓜预冷过程果实温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3℃条件通风预冷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与温度同步下降,果实各部位降温速率大小顺序为:果皮>近果皮果肉>近种腔果肉>种腔;温度、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量下降的最快时段为预冷的前4h,果实各部位降温幅度为39.55;~66.42;,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降幅分别达到82.69;和56.41;,随后各指标降幅明显减小.[结论]预冷12 h左右,果实各部位的温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下降幅度均超过70;.  相似文献   

12.
嘧菌酯处理对哈密瓜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嘧菌酯(AZX)处理对哈密瓜采后病害的影响,为控制哈密瓜采后腐烂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哈密瓜西州蜜26号为试验材料,经50、150、250、300 mg/L嘧菌酯(AZX)溶液浸泡3min,自然晾干后贮藏于常温条件下,研究嘧菌酯处理对哈密瓜采后抗病性的机理.[结果]250 mg/L嘧菌酯(AZX)处理能有效抑制哈密瓜采后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上升,且明显提高了贮藏后期木质素含量、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HU)等抗病性酶活性,显著抑制了几丁质(GHT)酶活性降低.[结论]嘧菌酯(AZX)处理提高了哈密瓜采后抗病性,可能与激活果实体内的相关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疆哈密瓜采后贮藏中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以及对冷藏中健康的果实进行潜伏侵染的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确定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为:根霉属(Rhizopus);镰孢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肉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研究温度调控西州密25号哈密瓜采后软化作用机制,为哈密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期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后分别置于不同温度(0、5、10和15℃)环境下贮藏,每隔5 d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果肉β-半乳糖苷酶(β-Ga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酶(PE)、纤维素酶(Cx)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指标,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软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温度越低,果肉硬度下降越慢,果实呼吸强度峰值越低,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越低。温度低于5℃时,果肉出现明显冷害症状。【结论】5℃适合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贮藏。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与呼吸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β-Gal、PG、PE和C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夜间低温对薄皮甜瓜果实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胁迫下薄皮甜瓜果实糖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设施生产中的夜间低温胁迫环境,研究夜间低温对薄皮甜瓜果实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夜间低温胁迫对果实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夜间9℃处理3 d后显著降低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中后期蔗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才显著降低而肌醇半乳糖苷无显著差异;同时,夜间9℃处理3 d后,果实中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大;夜间9℃处理3~12 d,果实中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夜间12℃处理对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淀粉含量,且后期差异极显著。从不同的夜间低温对果实内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来看,夜间9℃处理增强了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碱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夜间12℃处理对各种酶活性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结论】夜间9℃处理严重影响薄皮甜瓜果实糖积累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夜间12℃处理对果实糖积累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夜间12℃可能是薄皮甜瓜果实中糖代谢发生改变的临界低温。以上表明,夜间9℃胁迫条件下,薄皮甜瓜果实中蔗糖代谢、水苏糖代谢及淀粉代谢能力的下降共同影响果实的膨大生长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采后不同时间间隔西州密25号哈密瓜,研究哈密瓜采后与1-MCP 处理之间的有效间隔,确定1-MCP 处理适宜的窗口期,为其在哈密瓜采后贮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哈密瓜采后间隔6,12,24 h,分别用1-MCP 处理,贮藏在室温(25±2)℃条件下,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MCP 处理保持哈密瓜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 C 含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皮叶绿素的分解,减少果实的失重和腐烂,抑制了丙二醛的累积。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哈密瓜果实在采后12 h 内用1-MCP 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17.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为新发生的病害,其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危害瓜果造成品质下降。该病为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因此种子检疫成为防治此病害的重要手段。【方法】通过实验,将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针对哈密瓜果斑病的种子带菌检测方法Bio-IMS-Real-time PCR。【结果】经过人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检测出1 000粒种子中的1粒带菌种子(带菌量约为1.04×105 CFU/种子,经计算,可以检测的最初浓度为2 CFU•ml-1 ASCM培养液),且信号较强。【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检测的精度,也为生产实践中哈密瓜果斑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虫胶膜剂对甜瓜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瓜经虫胶膜剂处理后,失水减少,整果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均显著减小,果腔的乙烯浓度降低,但腔CO2浓度明显增大,而且甜瓜经虫胶处理后,果肉中乙醇、乙醛等挥发性成分含量与对照接近,风味正常,但高浓度虫胶处理导致果肉风味异常,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