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茶树干燥型大冻害气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树大冻害是制约北方茶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山东主茶区的日照、青岛、临沂三个地区42年、共计126年的气象资料中,选择可能导致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形成的30个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干燥型大冻害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从30 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10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发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月平均气温、上年8月平均气温、上年11月空气相对湿度3个气象因子是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结论为山东以及其他北方茶区有效预防茶树干燥型大冻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播期对不同穗型、筋型优质冬小麦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播期对不同穗型、筋型优质冬小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多穗型品种豫麦49群体变化大,穗粒数及穗重影响小,播期弹性大,大穗型兰考906晚播造成长穗数,小穗数、穗粒数显著降低,减产显著。两种筋型小麦无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蛋白质及组分含量增加,中筋型品系兰考906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鳞鲃(Barbus capito)的遗传组成,为合理利用其种质资源提供细胞遗传学方面的基础资料,以大鳞鲃(Barbus capito)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胸腔注射植物血凝激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显示:大鳞鲃染色体为100条,核型公式为2n = 16m+36sm+14st+34t,NF=152;初步认为大鳞鲃可能是二倍化了的四倍体,起源于鲃亚科中某些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4.
该机采用特大超长新型脱皮抛光室和旋转八角筛,具有产量大、无碎仁、光洁度高等特点,适用于中、小型粮食加工厂,可与中、小型成套设备配套使用,也可单机使用。  相似文献   

5.
按照双亲性状互补共增的原则,2012 年用矮秆抗倒、综合抗性好、成熟落黄好的多穗型材料郑麦768 作母本,以粒大、耐高温的大穗型材料新麦7071 为父本,采用单穗- 穗行- 穗系循环法,选育出隆跃99。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综合抗性优、高产稳产等优点,2023 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沿淮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探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产量成因及高产品种群体共性特征。以120个中籼杂交稻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安徽舒城农科所开展品种评比试验,并根据每穗粒数排序将供试品种均分为大穗型(193~270)、中穗型(167~191)和小穗型(108~166) 3类,比较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及构成、生育进程、日产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穗型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穗型下水稻产量变幅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进一步分别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类型。高日产量是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共性指标,其中大穗型与增加叶面积指数有关,而中、小穗型可能与促进光能转化效率有关。除日产量外,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形成极具差异。从产量构成来看,大穗型品种主要依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增产;中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而小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这种穗型间的差异与分类方法和大穗型水稻灌浆障碍有关。从物质积累来看,与小穗型高产品种较高的收获指数不同,大、中穗型水稻要依靠生物量增加来提高产量。各穗型下不同产量水平的穗位枝梗分布与穗长均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大穗型高产品种主要表现为日产量高、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7.
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几个大穗型杂优组合的穗部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比例高的大穗型组合易形成高产。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次枝梗着粒的千粒重高于二次枝梗着粒的千粒重,一次枝梗着粒的结实率高于二次枝梗着粒的结实率;并且其库源关系协调,粒/叶、实粒/叶、实粒重/叶均较高。提出以选育穗长较长、一次枝梗发达、着粒密度较稀的大穗组合来实现高产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穗型春小麦新品系8737春小麦新品系8737是酒泉地区农科所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一个大穗型品系与酒春2号杂交选育出的大穗型品系。8737属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穗长方形,长芒带黑色,一般穗长13~18cm,小穗数18~24个,中部小穗5...  相似文献   

9.
郭伟 《种子科技》2019,(11):43-43,47
当大果型西瓜采用露地技术进行种植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环境性影响,如高温多雨的气候、湿度较高的土壤、瓜秧易烂等,由此大大降低西瓜的产出量。而当采取棚架式种植技术时便能有效避免以上问题,通过相关专家栽培种植的实践历程,从棚架茬口的安排、初期品种的选择、地块施肥规划、生长期育苗壮果、搭建棚架的技术、如何定植和定植完成后的管理方法、防御和治理病虫害以及后期的适时采摘等大果型西瓜露地棚架式种植技术相关方面展开论述与总结,阐释了其关键技术要点所在,从而为大果型瓜种植户及瓜农提供可靠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北方大穗型杂交粳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为选育大穗型的北方杂交粳稻提供育种理论。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穗型恢复系C52和小穗稳产型推广品种辽粳294相比,辽优3072灌浆中后期,叶片与根系的SOD、CAT、POD活性高、Vc、脯氨酸、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根系MDA含量较低,从而使辽优3072叶片同化产物生产旺盛,根系不早衰,有利于抵抗衰老和逆境,这是大穗型杂交稻辽优3072获得超高产的生理生化基础。同时也探讨了辽优3072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之间的关系。辽优3072的叶片SOD和CAT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母本显著相关,根系中SOD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云鹏 《作物杂志》1990,6(2):25-26
蚕豆是我市主要的春粮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目前,我市大面积栽培的大白蚕蚕豆品种,具有粒大,色白、品质好等特点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成为我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品种之一;而蚕豆本身又具有固氮养地  相似文献   

12.
大冠型蟹爪兰由于逐年造型,冠幅大,层次多,换盆时既不能斜立脱盆,更不能倒立脱盆,给养植者带来一定难度和不便。现向大家介绍一种省时、省力、又不损伤蟹爪兰枝节的换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准备用具两条长凳、两根较直的木棍(长度1米以上)、钢锯条一根、钢钳一把、少量细铁丝。二、操作方法 1.脱盆前,先用钢锯条紧贴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恢复系宜恢1577与大穗不育系冈46A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冈优1577,1999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高产、大穗、适应广、抗稻瘟病、农艺性状优良,深受农民欢迎。特征特性 一般比汕优63增产5%~10%。农艺性状优良 株高110cm。宜宾市全生育期149d,比汕优63长1~2d。根系发达。苗期长势旺,分蘖力较强。株叶型优异,剑叶中宽而挺直。叶色深绿,功能期长,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 有效穗225万~270万/hm2,每穗粒数150~25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g,产量结构协调。品质较优 内贸部粮油食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密植型玉米品种灌浆速度快,抗病抗倒性强,轴细、粒大、产量高,除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种植外,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也同样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适应范围很广,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年的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研究了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不同生态区适应的大穗型小麦品种类型,结果表明:依据单穗重、穗长、小穗数中的某一指标和一个地区一年数值来区分,难以反映出此类品种的共有特性和各自穗部特征;大穗型小麦品种生态区域选择性较强,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选用品种。进一步分析可知,大穗型小麦品种应是穗长8.5 cm以上,公顷成穗数在570 万以下,单穗重较突出的品种,其中长江流域宜选用大穗、中大穗型春性品种,黄淮麦区宜选用中大穗型半冬性品种,其中黄淮南片也宜选用大穗型弱春性品种,而京津等北部麦区不宜选用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丝素作为辅料研发搅拌型丝素酸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丝素酸奶的优化配方为:每1L乳液含奶粉15%,丝素0.75%,白糖7%,接种量4%。制得的酸奶稠度大、光泽好、酸甜适中、细腻润滑、风味浓郁。与未添加丝素的对照酸奶相比,搅拌型丝素酸奶pH值变化不大,保水性显著增强,乳酸菌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产抗逆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成单18成单1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698-3与外引系齐205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广适应性的大穗型中熟玉米杂交种,是一个集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于一体的玉米新杂交种。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高光效水稻品种大穗7-37的光合特性及子粒灌浆特性,以穗大生育期短的7-37、穗小生育期短的R122和穗大生育期长的R1126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穗7-37在光合特性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花后25d前在3个品种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剑叶一生中同化的CO2 LSC是小穗R122的1.96倍,甚至比大穗R1126还多20%。在灌浆特性方面,大穗7-37在起始长势GR0上就见有明显优势,虽然平均灌浆速率Va略低于小穗R122,但明显高于大穗R1126,有效灌浆时间也比大穗R1126短。同时大穗7-37的穗长、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跟大穗R1126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小穗R122。将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分开来看,大穗7-37在二次枝梗穗粒数的数量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千粒重与小穗R122、大穗R1126无显著差异,说明二次枝梗对叶源物质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但仍可正常充实。由本试验可知较高的叶源量、较短的有效灌浆时间和丰富的二次枝梗穗粒数是大穗7-37具有高光效特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外形特征 观赏型乌骨鸡全身羽毛洁白呈丝状,头长且小,下颌有须,颈短,体躯短矮,脚矮,五爪,结构细致紧凑,体态小巧轻盈,概括起来有十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学特性、春性。1986年在我地繁育种植全生育期195~205天。茎秆粗而健壮,抗倒抗病力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较整齐,穗大,结实率高。1986年通江县植保站对该品种已检疫确认。二、形态特征。幼苗近直立,叶型微散,叶色深绿。株高90~95cm。茎高三节位直径0。7cm,穗大呈长方形,颖壳白色,有芒、穗长5。1~6市寸,每穗结实小穗24~26个,排列中等,不实小穗1~2个,每穗实粒120~150粒,最高达186粒,粒大饱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