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黄粉虫养殖     
1.养殖条件养殖黄粉虫,必须先解决种虫、饲料、设备等问题。①种虫。成龄幼虫、蛹、成虫都可做种虫(最好是用成龄幼虫做种虫)。②饲料。黄粉虫的主要饲料  相似文献   

2.
干燥条件下不同低龄期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低龄黄粉虫幼虫饲喂不同饲料对幼虫死亡率、体重、化蛹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30%~45%的条件下,34日龄前饲喂5%奶粉、10%奶粉、100%麸皮、20%玉米粉、40%玉米粉、60%面粉、100%面粉和100%玉米粉8种饲料,后改饲喂纯麸皮饲料,期间不添加其它饲料或水,分别在34日龄和161日龄调查死亡率和体重,每周检查幼虫的化蛹情况。结果表明,34日龄的幼虫体重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100%玉米粉死亡率(44.00%)最高、体重(0.677 mg/头)最轻,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5%奶粉死亡率(4.33%)最低、体重(1.804 mg/头)最重;各处理对161日龄幼虫的体重影响差异不显著,5%奶粉、10%奶粉和40%玉米粉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总之,低龄幼虫期饲喂高蛋白饲料可使幼虫期的死亡率下降,幼虫发育历期略有延长,化蛹时间相对较为集中,但对大龄幼虫的体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卢美光  芮昌辉 《棉花学报》2002,14(2):117-120
用室内转Bt基因棉叶汰选的低抗种群及同源对照种群,测定对田间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叶及常规棉叶的反应.结果表明,抗性和敏感种群在常规棉叶上,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幼虫历期及蛹重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但抗性种群的每雌产卵量降低.抗性种群在转基因棉花上存活随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而出现差异.在7月下旬、8月下旬开始接虫的两代,第10天幼虫存活率,抗性种群比敏感种群提高;而在6月下旬开始接虫,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一样均不能化蛹,抗性种群化蛹率的提高仅在棉花生长后期(8月下旬开始接虫).比较敏感种群,抗性种群在转基因棉花上幼虫存活率提高,但存活幼虫生长缓慢,幼虫历期延长,蛹重明显减轻.结果表明,低水平抗性种群虽然对转基因棉花有一定适应性,但在转基因棉花上仍然生长发育不正常.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胡萝卜素含量及人工饲料制作方法对七星瓢虫幼虫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胡萝卜素及其他组分组成的不同状态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幼虫进行饲养,对七星瓢虫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成蛹率、成虫数量及体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以50 mg/kg浓度胡萝卜素及其他组分饲养的幼虫的成蛹率为75.00%±5.00%(n=20)、成虫率为71.75%±2.00%(n=20)、幼虫期为(11.68±0.10)天(n=20),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胡萝卜素饲养组;体重(0.0325±0.0007) g(n=20)则显著低于其他浓度饲养组,蛹期(3.70±0.11)天(n=20)与其他浓度饲养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干粉饲料加糖水的组合饲养的七星瓢虫幼虫的蛹期(3.80±0.06)天(n=20)和体重(0.0357±0.0006) g(n=20)与糊状饲料饲养组的蛹期(3.55±0.10)天(n=20)和体重(0.0345±0.0010) g(n=20)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干粉饲料加糖水的组合饲养的七星瓢虫幼虫的成蛹率57.50%±2.00%(n=20)和成虫率41.25%±5.00%(n=20)均显著高于糊状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成蛹率18.00%±2.00%(n=20)和成虫率17.00%±2.00%(n=20),而幼虫期(9.93±0.17)天(n=20)则显著低于糊状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幼虫期(11.68±0.16)天(n=20)。50 mg/kg浓度的胡萝卜素组成的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其成虫率和成蛹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干粉状人工饲料显著优于糊状人工饲料,研究明确了1组较优的七星瓢虫幼虫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甜菜夜蛾的人工饲养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甜菜夜蛾的人工饲料、继代饲养的生命参数、成虫补充营养、饲养方法和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用大豆、小麦、酵母粉为主要原料 ,配以蔗糖、琼脂、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尼泊金 )、维生素 C、复配维生素液、KOH液、乙酸液、甲醛液配制而成的人工饲料 ,连续饲养甜菜夜蛾 16代 ,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幼虫期、蛹期、平均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 7项指标 ,未出现退化现象。成虫使用糖加复合维生素液补充营养比单用水或糖水产卵量更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表明,取食不同食物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和成虫的羽化率有显著的差别。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8.11 d),其次为取食甘蓝和大豆(20.13 d和20.45 d)。取食人工饲料幼虫存活率达91.80%,显著高于取食棉花(75.47%)、甘蓝(\{73.68%\})和大豆(72.22%)的处理。幼虫取食人工饲料、甘蓝、棉花和大豆的成虫寿命和产卵前期没有显著性差别,但成虫的产卵期、产卵量和卵的发育历期有显著不同。取食人工饲料成虫的飞行能力显著高于取食甘蓝的处理,而以取食大豆和棉花处理的飞行能力最差。鉴于较差的幼期营养条件并不导致成虫飞翔能力的增加,斜纹夜蛾的远距离迁飞是成虫对羽化后所处不良环境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7.
常温条件下,采用大米粉、大豆粉、面粉、爆米花、中草药5种饲料饲喂洋虫,观察了洋虫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取食习惯、活跃程度等生活习性,分析了5种饲料饲喂的洋虫幼虫化蛹后,饲料种类对蛹的发育历期、蛹重、成虫的体重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饲料中蛹发育历期最长的为大豆粉饲料,发育历期最短的为大米粉饲料;用面粉和大米粉饲喂的幼虫化蛹后蛹最重;5种饲料下成虫体重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为:中草药>爆米花>面粉>大米粉>大豆粉。综合经济成本考虑,建议以爆米花为主要饲料,并混合适当的大米粉饲喂洋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米粉、大豆粉、小麦面粉、玉米爆米花、中草药5种饲料饲喂洋虫,分析洋虫幼虫、蛹、成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饲料对洋虫幼虫、蛹、成虫各阶段营养成分影响显著。不同饲料饲喂后,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爆米花蛹,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爆米花幼虫和大米粉幼虫,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大豆粉饲喂下的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洋虫体内多糖含量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黄粉虫不同生长阶段诱导抗菌肽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 要:目的 分析黄粉虫不同生长阶段所提取的抗菌肽抗菌活性及抗菌肽组分差异。方法 通过针刺使黄粉虫各虫态感染大肠杆菌产生抗菌肽,经过研磨、离心等步骤提取抗菌肽,用药敏试验检测这些抗菌肽的抗菌效果,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分离其蛋白及多肽条带。结果 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处于蛹期和成虫期的黄粉虫所产生抗菌肽的抑菌效果不如处于幼虫期所产生抗菌肽的抑菌效果明显,但差异不显著;电泳图谱显示黄粉虫幼虫有8条带,成虫有5条,蛹有5条,说明黄粉虫蛹期和成虫的抗菌肽种类较幼虫期的少,但是它们都还有更多的小肽段未被分离开。  相似文献   

10.
双价基因(Bt+CpTI)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及抑制生长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比较了转 Bt+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 (双价棉 )与转 Bt单基因棉 ( Bt棉 )对棉铃虫不同Cry1 Ac抗性种群杀虫活性的时间动态和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抑制生长作用。结果表明 ,双价棉叶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于 6月底最高 ,7月底和 8月下旬逐渐下降 ,高于同期测定的 Bt棉的杀虫活性。双价棉对棉铃虫抗性种群 2~ 5龄幼虫的死亡率、存活幼虫体重、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等生长发育的影响 ,均显著高于 Bt棉。用 Bt棉叶连续饲养不同龄期抗性棉铃虫 ,2龄幼虫就可部分化蛹和羽化 ,而用双价棉饲养 ,5龄以下幼虫不能化蛹和羽化 ,表明双价棉对抗性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1.
藜麦因为营养全面且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等特点而受到研发者及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综述藜麦栽培、收获、饲料化利用及产品加工等环节中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配套适宜的栽培方法,建立藜麦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提高藜麦收获纯度,保证藜麦品质,加强藜麦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提高藜麦米综合质...  相似文献   

12.
夏英三 《茶业通报》1992,14(3):34-35
以前报道,茶褐蓑蛾Mahasena Colona Sonan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部分茶区。笔者于1991年对其雌蛹重与产卵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现简述于后。材料和方法 1.老熟雌性幼虫的获得:茶褐蓑蛾雌蛹历期11~15天,平均12.7天;而雄蛹历期19~32天,平均22.7天。一般是雄幼虫在化蛹后10天左右,雌性幼虫才化蛹,且近老熟雄幼虫护囊的尾部附有雄幼虫的蜕皮。所以在雄幼虫开始化蛹后,到田间采集尾部无蜕皮的虫囊,幼虫大多皆为雌性,后移入室内水培茶枝饲养。  相似文献   

13.
<正>泥鳅为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比较广。动物性饲料主要有蚕蛹、黄粉虫、鱼粉、骨粉、猪血、轮虫、蚯蚓、螺蛳、河蚌以及动物内脏等;植物性饲料主要有米糠、麸皮、豆渣、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蒜秸秆饲喂对小尾寒羊增重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按照大蒜秸秆添加比例不同,把30只小尾寒羊随机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每组10只,测定了不同饲料营养成分,不同组别小尾寒羊采食量、日增重、肠道疾病发生及羊肉品质等相关指标。与玉米饲料、玉米秸秆对比,大蒜新鲜秸秆的钙和粗纤维含量较高,蒜素含量为17.80 mg/100 g。不同大蒜秸秆饲料添加比例对肉羊增重影响显著,随着添加比例增加对肉羊增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比对照组日增重增加35.29%和17.65%,大蒜秸秆作为粗饲料能够显著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粗料中添加大蒜秸秆比例较高(本试验70%)的条件下,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顺-9-油酸、亚油酸含量比对照增加370.58%和60.70%,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肉味氨基酸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4.98%、3.82%和1.51%。肉羊养殖中,粗饲料中大蒜秸秆对比常规青贮玉米作为主要成分饲喂,对于小尾寒羊肉羊增重和羊肉品质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酵木薯渣粉在文昌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发酵木薯渣粉替代文昌鸡日粮中的部分饲料原料进行研究,旨在减少文昌鸡日粮中玉米等原料的使用,达到节省粮食、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试验中,利用不同复合菌剂发酵得到的发酵木薯渣粉,以不同比例添加到文昌鸡日粮中,来替代等比例的饲料原料,然后与饲喂配合饲料组群的增重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增重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综合考虑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初步得出:①日粮中用发酵木薯渣粉替代相同比例的不同饲料原料对文昌鸡雏鸡增重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饲养成本;②经比较发现,用40%米曲霉、20%枯草芽孢杆菌和40%酿酒酵母组成的复合菌剂发酵得到的木薯渣粉,添加比例为15%,来替代9%的玉米粉、3%的花生粉和3%的麸皮是可行的,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的致死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棉对照相比,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幼虫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但不理想;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使各虫态发育历期延长,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延长,幼虫虫体质量和蛹质量减轻,化蛹率和羽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钻心虫,是谷子产区的一大虫害,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40%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40%50%,甚至造成绝产。钻心虫一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在谷茬及秸秆中越冬,少数在糜子、狗尾草等茎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5月中旬化蛹,蛹经850%,甚至造成绝产。钻心虫一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在谷茬及秸秆中越冬,少数在糜子、狗尾草等茎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5月中旬化蛹,蛹经815天羽化为成虫,在谷苗下部的第二至四片叶潜伏,当日交尾,次日产卵,6月中下旬为成虫盛发期,随后进入产卵盛发期。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危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提高玉米秸的饲用价值;【方法】对玉米秸进行了不同的氨化处理并饲喂育成牛;【结果】玉米秸经盐水复合氨化处理,其粗蛋白含量、采食量和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4.25%、22.26%和56.25%,每kg增重饲料成本降低15.63%。【结论】建议大力推广使用盐水复合氨化玉米秸秆,以促进养牛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花椒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极性溶剂青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e Sieb.et Zucc)的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氯仿为溶剂的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杀卵和对幼虫的触杀作用;以石油醚为溶剂的提取物对幼虫有较高的胃毒作用;4种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的化蛹率、蛹重及羽化率的影响不显著。此结论对杀虫植物青花椒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道309线周边植物表型可塑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周边的植物受到交通污染后,在响应异质性生境的过程中,会出现表型方面的改变。基于国道309线周边植物多样性调查,对各样地植物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根冠比等性状与土壤含水量、交通量和滞尘量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植物种类主要有茵陈蒿、灰绿藜、艾草、野老鹤草及复盆子5类,其中优势种为茵陈蒿、灰绿藜和艾草。样地公路段系双车道二级公路,路侧植物的路距与灰绿藜的叶片滞尘量关系紧密;样地土壤含水量与植物表型可塑性指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即随着含水量减小,植物根长、叶面积、根冠比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增大,但株高减少。样地中不同植物的根长、株高、叶面积和根冠比等表型可塑性指标也差异明显,表现出对异质性生境不同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