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观察比较慢性与急性黄曲霉毒素B_1(AFB_1)中毒对小鼠的影响,选取6周龄且体重相近的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AFB_1慢性中毒组、AFB_1急性中毒组。结果表明:AFB_1急、慢性中毒均会引起肝脏炎症反应的发生,而慢性AFB_1中毒导致的肝脏炎性损伤较急性AFB_1中毒更加严重;分析结果显示,急性AFB_1中毒会对动物肝肾功能及免疫能力产生损伤,而慢性AFB_1中毒也会对动物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及急性中毒严重。  相似文献   

2.
为防控牛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后再次发生慢性蓄积性中毒的现象,2012—2022年,对王家庄街道22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的牛,每隔7~10 d使用1次预防量的碘解磷定脱毒,至当地频繁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季节结束后,再继续使用1个月为止。结果显示,221例治愈的牛,在3个月内无重复中毒的现象;与2005—2011年成功救治王家庄街道172个病例,重复中毒31例,复发率18%;及同期内,临近的马河镇何家村治愈32个病例,重复中毒7例,复发率21.9%。在高频率使用有机磷农药,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较多的地区,治愈后间歇使用预防量的碘解磷定,消除体内慢性蓄积的有机磷农药,可有效避免再次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鼠亚硝酸盐中毒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硝酸盐中毒组,分别注射0.3mL的生理盐水和50g/L亚硝酸钠。中毒组小鼠死亡后,处死对照组小鼠,采取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变以及VEGF蛋白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亚硝酸盐中毒可引起小鼠机体产生明显的缺氧症状,心、肝、脾、肺、肾等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水肿和出血;各组织均观察到VEGF阳性信号,在出血病变区域阳性信号最为明显。说明亚硝酸盐中毒可造成机体各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并引起小鼠体内VEGF表达量的增加,VEGF对器官的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本光叶楮及发酵构树叶在动物饲喂上的特点,将72只小白鼠雌雄各半,均分为6组,分别采用日本光叶楮、野生构树的未发酵树叶粉以及发酵构树叶取代等量基础日粮,进行49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光叶楮组料肉比大部分低于野生品种及对照组。发酵组料肉比大部分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浓度增加,料肉比先增加后降低。雌性小白鼠在10%构树叶配比(包括光叶楮树叶、野生构树叶以及发酵构树叶)下,第3周起与对照组的体重无显著差异;而雄性小白鼠在试验期内,未发酵构树叶与30%发酵构树叶饲喂对雄性小白鼠的生长影响较明显,未发酵的构树叶饲喂对雄性小白鼠生长的影响相对于雌性来说更显著。适量比例的发酵构树叶(20%)可以促进睾丸增大。30%及以下构树叶配比的饲料对雌雄小白鼠的肝功能均无明显损伤。构树叶毒性对雄性小白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对镉中毒小鼠肝脏剖检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效果。方法:将45只SPF级雄性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糖治疗组,造模5周后,多糖治疗组用300mg/kg·d多糖治疗,连续20d。结果:姬松茸多糖对小鼠镉中毒肝脏损伤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中药对实验性汞中毒鸡病变的影响,为中药治疗汞中毒提供基础资料。将试验鸡(脱温鸡苗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试验动物于第20、40、60天时,处死试验鸡,观察脏器指数,取肝、脾和肾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变。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在60日龄时,明显缓解鸡汞中毒临床症状;阳性对照组第20天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第40和第60天增加更为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第40天各脏器指数显著下降(P0.05),第60天下降极显著(P0.01);中药能缓解汞中毒鸡组织病变。由此推断中药可缓解汞中毒鸡组织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7.
9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8组分别以绵羊每日正常用药量的1.5^u等比级数递增剂量,一次给小白鼠灌服定量“棘防E号”,连续观察14天,以测定“棘防E号”对小白鼠口服的LD50。同时,按最大无作用剂量(101.25mg/BW、正常剂量(20.00mg/kg.BW、最大无作用剂量的1/30(3.375mg/kg.BW)给小白鼠饮用“棘防E号”,观察对小白鼠繁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小白鼠服用绵羊正常用药量的17倍时,不出现半数死亡,说明“棘防E号”对小白鼠的LD50大于绵羊正常用药量的10倍,是完全安全性的药物;最大无作用剂量、正常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的1/30对小白鼠怀孕率和胎儿畸形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将6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5个剂量的小花棘豆试验组(A、B、C、D、E组小花棘豆剂量分别为日粮的60%、40%、20%、10%、5%)和1个对照组(F组),进行为期60d的小花棘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小白鼠日粮中添加20%小花棘豆,在60d试验期内未出现小白鼠死亡;添加40%小花棘豆,第57天出现死亡;添加60%小花棘豆,第45天出现死亡。随着小花棘豆在日粮中含量的增加,小白鼠的增重幅度明显减慢,其中A、B、C组小白鼠的试验终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小白鼠与对照组小白鼠相比,心脏、脾脏、脑和肺脏的脏器系数变化不大;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随着小花棘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日粮中小花棘豆含量越高,小白鼠肝、肾肿大越严重,A、B、C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日粮中小花棘豆剂量达到20%时,就会对肝、肾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评定蟛蜞菊的安全性,在进行蟛蜞菊对肉兔的慢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采用灌胃法,通过对小白鼠的脏器系数比较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测定了蟛蜞菊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如下:①试验结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小白鼠都无死亡;②宰杀的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③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④试验组小白鼠肝脏的组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其他脏器正常。研究结果表明,蟛蜞菊可安全用于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10.
选择昆明种雄性小鼠45只,体重(15.66±1.26)g,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小鼠饲喂含正常豆粕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中发酵酶解豆粕取代50%正常豆粕,试验2组饲喂发酵酶解豆粕,观察发酵酶解豆粕对小白鼠血液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胃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大肠杆菌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菌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1、2组双歧杆菌数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54%(P<0.01)、3.30%(P<0.05);试验1、2组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8.15%(P<0.05)、22.12%(P<0.01);试验1组肝脏、脾脏、胸腺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说明,发酵酶解豆粕具有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胃肠道蛋白酶含量、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和免疫器官指数的作用,适宜在幼龄动物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山毛豆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山毛豆(Tephrosia canadida DC.)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进行了山毛豆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在饲粮中用山毛豆叶粉替代20%、40%和60%的基础日粮饲喂小白鼠,对各组小白鼠的采食、生长、脏器系数及组织切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小白鼠活动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小白鼠都没有死亡;②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③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40%和60%试验组小白鼠肝脏、肾脏的组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其他脏器均正常。研究结果表明,山毛豆草粉可安全用于动物饲料中。  相似文献   

12.
鸡实验性急性有机磷中毒血清酶活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临床健康体质量为0.8±0.07kg的三黄肉鸡24只,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6只,其中试验、和组分别皮下一次注射氧乐果攻毒,剂量分别为35mg/kg体质量、70mg/kg体质量和140mg/kg体质量;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攻毒后系统观察动物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采血测定体内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鸡急性有机磷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共济失调,口角大量流涎,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和粪便带血等临床症状。攻毒组CHE3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ALP的活性也有所降低,LDH活性升高,但ALT和AST的活性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昆明鼠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耐受剂量,试验选择60只初始体重为(17±0.12)g的健康雄性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在基础日粮含黄曲霉毒素B1(AFB1)< 10.0 μg/kg的条件下,5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对照组)、0.5%、1%、2%和5%蒙脱石.试验30 d后测定小白鼠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内脏组织变化.结果表明,添加0.5%蒙脱石显著提高了小白鼠平均日采食量(P< 0.05),添加1%蒙脱石组小白鼠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升高,小白鼠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下降(P< 0.05).蒙脱石添加水平为2%时,小白鼠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但显著低于0.5%和1%组(P< 0.05).本试验中添加不同水平蒙脱石对小白鼠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均未造成显著影响(P> 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升高,除0.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P> 0.05),其他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小白鼠组织切片显示,蒙脱石添加水平为5%时,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基础日粮含霉菌毒素在安全范围内时,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昆明系小白鼠对本受试蒙脱石的耐受剂量介于0.5%~2%之间.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通过对芩术安胎散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临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芩术安胎散对家猫先兆性流产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制备芩术安胎散药液,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4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 000、4 800、3 840和3 072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10 d内观察有无中毒和死亡,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2.0 g/mL芩术安胎散药液,18 h内灌服3次,每次0.8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给药后饲养7 d,计算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24只7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30 d内,每日分别给予4 800、2 400和1 200 mg/kg芩术安胎散,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进行灌胃,每日观察和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有无中毒症状和死亡;第31天对各组大鼠称重、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测,剖检各组大鼠,观察主要脏器有无病变并制作病理切片。临床安全性试验:选取2~5岁健康雌性家猫20只,适应性饲养10 d,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为低剂量组(1倍临床推荐剂量:1.15 g/kg)、中剂量组(3倍临床推荐剂量:3.45 g/kg)、高剂量组(5倍临床推荐剂量:5.75 g/kg)及空白对照组,将药物置于胶囊内,口服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空胶囊,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每日观察各组家猫食欲、精神状态及排便情况,于第8天对各组家猫进行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小鼠死亡,LD50>6 000 mg/kg;小鼠对芩术安胎散的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明显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调(P<0.05),除此之外的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大鼠主要组织器官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在临床安全性试验中,不同剂量组家猫精神状态、被毛光泽度、粪便情况均正常,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芩术安胎散无明显毒性,家猫按临床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姬松茸水溶性多糖对镉中毒小白鼠血液系统的治疗作用,将30只SPF级雄性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共三组,两个试验组腹腔注射2.5 mg/(kg·d)氯化镉溶液染毒,对照组腹腔注射与其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每周连续4 d,造模5周,之后对试验2组用300 mg/(kg·d)姬松茸多糖连续治疗15 d。结果表明,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血液指标RBC、HGB、MCV、MCH、MCHC均显著提高,而WBC、Mid、Grn则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的血液指标HGB、MCV均显著降低,而Lym则显著升高。证实,姬松茸水溶性粗多糖对镉造成的血液系统的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小白鼠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体质量为(20±2.2)g健康昆明系小白鼠12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测定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3、4组小白鼠平均日增重较1组分别提高36.9%、30.43%(P 0.05),料重比较1组相比分别降低17.0%、15.6%(P 0.05),试验2、3、4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 0.05);(2)在试验后28、56 d,试验3、4组血清中IgG、IgA、IL-2含量较1组相比分别提高18.0%、16.5%、15.8%、14.4%、20.3%、20.3%、13.9%、12.8%、29.4%、27.5%、18.6%、18.1%(P 0.05),试验2、3、4组血清中IgM、IL-6含量均高于1组(P 0.05);(3)在试验后28、56 d,试验3、4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较1组分别提高7.8%、7.6%、9.1%、8.9%(P 0.05),在试验后1、28、56 d,试验2、3、4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均高于1组(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0%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小白鼠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 ,每年使用农药的量是相当可观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农药中毒动物的增多。本人在临床中救治了多例有机磷中毒病犬 ,有的患犬特别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患犬在当时中毒症状已经消失 ,但出院后出现病情危急变化 ,甚至死亡。现对此“反跳”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对策供同行参考。1 发生反跳现象的规律根据我们临床护理的观察 ,初步总结出反跳现象的发生规律 :( 1 )反跳现象的发生与有机磷农药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乐果、敌百虫等严重中毒的恢复期 ,即常在发生中毒后 3~ 1 5日突然死亡 ;甲胺磷、丙胺磷、丙氟磷、对硫磷、马拉硫磷、伊…  相似文献   

18.
方法:选取200只15日龄三黄肉鸡作为试验对象,分为观察与感染对照两组,感染对照组攻毒、隔离饲养,观察组攻毒、给药,并且将观察组分为预防用药攻毒组1组、2组和3组,分别选择不同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两组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感染对照组死亡率为30%,观察组1、2、3组死亡率为6%、5%、12%;观察1、2、3组治愈率为84%、72%、70%。结论:中药方剂用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疫病效果明显,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9.
杨兴论 《畜牧与兽医》2002,34(12):43-44
我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大家畜有机磷农药中毒 12 7例 ,其中 18例发生“中间综合征” (IMS)。治愈 16例、死亡 2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发生中间综合征的病畜共 18例 ,其中牛 12例 ;马 4例 ;骡 2例。年龄 3至 12岁 ,体质中等以上。均属口服吸收有机磷中毒。其中“3 911”中毒 5例 ;久效磷中毒 2例 ;甲胺磷中毒 4例 ;氧化乐果中毒 4例 ;“160 5”中毒 2例 ;敌敌畏、乐果中毒各 1例。全血胆碱酯酶 (BChE)活力降至 40 %以下 ,属重度有机磷中毒。在 3 0~ 90min内彻底洗胃 ,同时给予特效解毒剂…  相似文献   

20.
结果表明 ,鹿茸醇提物组 (即实验组 )小白鼠红细胞的C3b受体酵母菌花环率为( 1 3 5± 0 2 ) %,对照组为 ( 1 0 1± 0 1 ) %,两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试验组小白鼠红细胞的免疫复合物酵母菌花环率为 1 1 3± 0 2 %,对照组为 1 6 3± 0 3%,两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这一试验结果提示 ,鹿茸醇提物可增强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即鹿茸醇提物对于环磷酰胺对机体的副作用具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