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物降解地膜在棉花上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生物降解地膜在棉花生长上的作用效果,完善降解地膜在田间的应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覆盖降解地膜处理和普通地膜处理的破裂诱导期、降解率、地温、土壤含水量、棉花出苗率和产量进行对比调查分析.[结果]与普通地膜相比,降解地膜的破裂诱导期提前33 d,降解率增加11.16倍,两种地膜的破裂诱导期、降解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与普通地膜相比,覆盖降解地膜使地温降低9.89;,土壤含水量降低7.62;,两种地膜对地温、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覆盖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对棉花的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但两种地膜与不覆膜方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生物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能显著提高降解率,大幅缩短地膜破裂诱导期,而对地温的提升和产量的增加作用不明显,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提升还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2.
完全降解(Reverte添加剂)地膜在棉花中的应用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验证Reverte添加剂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消除残膜污染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在相同田间水肥条件下,设置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棉花上的生产对比试验;(2)分四个时间段,观测降解过程,测量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的破碎情况;(3)把埋土和暴露在阳光下不同时间的8个样品放置老化箱中,测其脆化度.[结果]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对棉花生育期和产量无明显影响;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达到了消除残膜污染的效果.棉花诱导期120 d覆膜129 d时,地膜大面积崩裂并形成不规则小块和碎片,部分土地裸露面在85;左右,达到生物降解第一阶段(崩裂阶段).土壤表面小块残膜和埋于土壤中的残膜经红外线分析测定其羰基系数,进行计算分别为2~3月和3.8~4月进入生物降解第二阶段(生物降解阶段).[结论]Reverte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有显著的崩裂,小块残膜脆裂现象.小块残膜最终在自然环境中被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进一步研究还有待于堆肥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3.
就解决地膜栽培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总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研究开发了降解地膜。为了难降解地膜在宁夏农田栽培条件下的降角效果,开展了光和生物降解地膜(双解膜)在大田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双解膜在田间覆盖条件下的光降解作用与生物降解作用均很微弱,在各种作物的试验中至作物收获双解腊均未发生裂解,且其对小 影响与普通膜一致,笔者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明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5种降解地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地膜和裸露地为对照,明确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农田覆盖效应、降解性能和应用前景,逐步筛选出能替代常规普通膜的参试降解膜.[结果]15个参试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诱导期均未达到70 d左右的预期目标,诱导期偏短.绝大多数降解膜的降解进程不能有效地控制,降解地膜诱导期的可控性差.在覆盖作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试膜在整地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能适应农艺操作要求.总体看,降解地膜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消除地膜残留污染的目标.[结论]生物降解膜与普膜一样,具有相同的保温功能与增产作用,而且可有效解决普通地膜的“白色污染”问题,可以确定其在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促进地膜覆盖栽培健康发展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填埋实验和老化箱实验分别研究了两种光氧生物双降解地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紫外线降解性能。使用黏度法测定填埋前后地膜的特性黏数变化,通过万能实验仪测定地膜填埋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在填埋和紫外照射一段时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但是降解情况有所不同,地膜光氧降解能力要更优于微生物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可降解膜天壮(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天野(全生物降解地膜)、弘睿(全生物降解地膜)、PED(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和CK,进行地膜栽培玉米对比试验。【结果】弘睿降解地膜的降解强度较其它2种降解地膜有优势,弘睿降解地膜和天野处理比天壮处理早10 d进入了2级降解并最终在玉米收获期都进入了崩裂期;天野和天壮处理与CK处理相比减产7.1%和12.44%,弘睿处理与CK处理在产量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弘睿可降解地膜较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玉米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7.
降解地膜在娃娃菜种植中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降解地膜种植娃娃菜,观察其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2种生物降解地膜在娃娃菜种植过程中降解效果明显,并且地温越高、与土壤接触时间越长,降解效果越明显。其中,编号为甘肃2号的可控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效果好于编号为甘肃1号的可控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8.
降解地膜降解后对土壤增温保墒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对土壤增温保墒性能、棉花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筛选出合适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方法】 田间对比试验,设4个处理,TZ1、TZ2、TZ3 处理为降解地膜处理,CK为普通地膜处理。【结果】 在棉花整个生育期CK处理未发生降解。而各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均不同。在铺设33 d时几乎没有发生降解,在铺膜后约105 d TZ1处理地膜已完全降解成碎末;收获时TZ2降解率为56.7%~66.2%,而TZ3降解率不足5%;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中,当TZ1完全降解时所需时间为100 d。使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棉花产量与常规膜无显著差异;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各处理茎粗无显著差异,但6月TZ1、TZ2处理棉花株高显著低于TZ3处理;膜下0~10 cm处,土壤增温保墒能力顺序为:CK>TZ3>TZ2>TZ1。【结论】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过早降解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但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降解地膜降解的彻底性和降解时间的可控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山西旱作区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影响及其降解性能,在山西省朔州市布置地膜覆盖试验,设4个处理[普通地膜(PE)、PLA/PBAT复合型降解地膜(PP)、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PB)、不覆膜(LD)]。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相比,地膜覆盖使谷子产量平均增长32.6%,但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覆盖时间的增加,2种可降解地膜水蒸气透过量显著增加,表现为PB膜>PP膜>PE膜。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显著下降,表现为PE膜>PP膜>PB膜,微观形态和化学结构变化显著,普通地膜变化不明显,微观表面粗糙度表现为PB膜>PP膜>PE膜。PB膜在保障谷子产量的同时降解效果最佳,农田残留最少,覆膜150 d后降解率达到74.8%,降解残片以<2 cm2和2~5 cm2的中小规格为主。从谷子产量、地膜物理性能、化学结构和降解残留度等方面综合评价,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确保谷子产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PE膜的替代品应用于晋北地区旱地谷子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降解地膜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普通地膜及三种不同降解期光降解膜的效应试验表明,用降解期为70、90d的光降解地膜覆盖花生,既可达到普通地膜的保温、保湿、增产效果,又能减轻田间残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膜方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膜下滴灌造成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棉花根系变浅造成后期早衰和残膜污染等问题,初步探索揭膜栽培棉花的方法,明确头水后揭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滴灌带浅埋的前提下设不铺膜、头水后揭膜和正常铺膜3个处理,研究不同覆膜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6月上旬以前覆膜增温效果显著,随着棉田封垄,头水后揭膜影响土壤含水量,但可以提高地温,显著增加侧根数,提高根系的质量.头水后揭膜和覆膜栽培的LAImax(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93和3.71,成熟时干物质分别为1 161.46和1 063.52 g/m2,产量为5 090.4和4 855.5 kg/hm2.[结论]棉花无膜栽培,造成苗期生长缓慢,整个生育期明显滞后,减产严重.头水后揭膜,可以促进棉花的生长,是可行的棉花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2.
棉秸秆混合基质育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耐)高温菌腐熟的棉秸秆与菇渣混合,基质化后进行番茄、辣椒育苗.[方法]添加(耐)高温降解棉秸秆菌,经过室内堆肥处理后,菇渣与腐熟的棉桔秆分别按2:3,1:4配制成育苗基质,分析该基质的番茄、辣椒育苗情况.[结果]菇渣与棉秸秆比例为2:3时番茄、辣椒秧苗各项测定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CK)o菇渣与棉秸秆比例为1:4时番茄秧苗长势理想,辣椒秧苗长势较对照(CK)差.[结论]菇渣与经过高温降解菌腐熟处理的棉秸秆以2:3的比例混合配制时,可以用于番茄、辣椒的育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新疆喀什地区杏棉间作棉花获得高产高效优化田间配置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方法]在树龄为5年的杏树行间种植棉花,研究杏棉间作系统棉花冠层小气候特征及棉花产量边际效应.[结果]一天之中杏树遮荫最大长度为6.5m,间作棉花全部被遮荫,正午最小值为1.82 m,边1行棉花受到遮荫.间作棉花冠层日均光照强度不同行间均表现为边际负效应,其中树西1行边际负效应最大,其边际效应指数为- 47.50;,其余各行依次为树东1行为- 27.69;、树东2行为- 12.28;、树西2行为-18.93;,而且各行棉花冠层的光照强度大部分时间均低于棉花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间作棉花各行冠层湿度表现为离杏树越远湿度越大,棉花冠层温度则表现为树东2行>树西2行>中行>树东1行>树西1行,均在棉花的适应生长温度范围内.[结论]棉花不同行间产量差异显著,边2行棉花产量表现为边际正效应,比中行增产15.45;,边1行表现边际负效应,比中行棉花减产15.71;,杏树西边的棉花受果树遮荫的负效应影响更为明显,西边棉花平均比东边的减产12.92;.  相似文献   

14.
播种时期对棉铃生长发育的调节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棉铃及纤维发育特点,探明气象因子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南疆主产棉区优质棉最适宜的播种期,为新疆高产棉花品质保优技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中棉所3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三个播期(4月5日、4月20日和5月5日),研究不同播期对棉铃生长发育与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4月20日播种,光温条件良好,棉铃分布合理,个体和群体长势良好,纤维总体品质优于其它两个播期.[结论]决定纤维长度的主要气象因子为≥15℃有效积温.纤维强度与日均温关系最密切,它们之间呈负相关.影响马克隆值的最重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5.
对等密度条件下机采棉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等密度条件下北疆机采棉最优的种植模式。【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57号(株型松散)、新陆早48号(株型紧凑)为材料,进行一膜三行(R3)、一膜四行(R4)、一膜六行(R6)三种种植模式等密度种植,测定棉花生长发育、脱叶采收效果以及产量品质指标,分析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结构棉花的影响,综合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适用性。【结果】一膜三行模式棉花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模式生育期提前2~6 d且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表现较优,更利于后期的机械采收;增大种植行距会提高棉花的脱叶率、吐絮率,棉花叶片的挂枝率也会因株距减小而增加;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而对品质无明显影响;株型松散型棉花较株型紧凑型棉花更容易受到种植模式的影响。【结论】等密度条件下,棉花品种在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整体表现优于一膜四行、一膜六行模式,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可降解地膜对棉花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可降解地膜是治理棉田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探讨可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可降解地膜和普通PE地膜的比较,研究其对棉花生理、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和全生育期群体光合势的大小顺序一致,依次为:BXS90>BJS90>HYS50>CK,LAI>3.5,BXS90和BJS90为21 d,HYS50为14 d,CK为7 d.4种地膜的棉花干物质积累均可用Logistic曲线表示,成熟时积累量BJS90、BXS90、HYS50、CK分别为1 099.20、1 329.35、1 085.08和1 019.49 g/m2,产量依次为:5 537.13、5 644.15、5 060.58和4 855.83 kg/hm2.[结论]可降解地膜LAImax和群体光合势较高,具有较长的LAI>3.5持续时间,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花铃期遮荫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棉花花铃期遮荫弱光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耐荫性不同的2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中棉所 49 号和新陆中36 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乌鲁木齐市安宁区镇(87°28′E, 45°56′N)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进行不同程度遮荫大田试验。【结果】遮荫弱光造成棉花主茎功能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 和气孔导度(Gs)迅速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上升,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上升。中棉所 49 号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新陆中36号小。不同生态型品种对遮荫弱光环境的适应性亦不同。【结论】遮荫弱光环境下棉花叶片光合性能下降,光合产物累积能力及输出能力受阻,导致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棉花单株铃数、铃重、籽棉产量亦随遮荫程度加深而显著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棉花冠层叶铃配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膜下滴灌和传统漫灌对棉花叶铃配置关系的影响,研究膜下滴灌棉花高产原理,寻求增产新途径。【方法】设置膜下滴灌和传统漫灌两种灌溉方式,并设两个灌水量:3 900和6 000 m3/hm2,共4个处理。测定棉花叶面积、光吸收率、干物质累积和棉花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叶铃配置关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盛铃后期,相比传统漫灌,膜下滴灌棉花叶面积指数高出30.66%,冠层上部叶面积指数维持在2~2.5,中下部在1~1.5,冠层各部位光吸收量均匀;同时不同冠层结铃比例适中,与各层光分布比例耦合良好,有利于光合产物生产。3 900 m3/hm2灌水量下,膜下滴灌棉花相对传统漫灌棉花增产25.07%;而6 000 m3/hm2灌水量下,膜下滴灌棉花相对传统漫灌棉花减产6.74%,过量灌水不利于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形成。【结论】相比传统漫灌,膜下滴灌棉花叶铃配置更合理,光合生产力更强,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转运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