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引进的4种澳洲坚果makai(800)、keauhou(246)、kau(344)、Ikai-ka(333)开展种植性状研究,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333品种3年的株高、冠幅、径粗等生长量最好,但与其他3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对引进的4种澳洲坚果品种均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澳洲坚果品种333的第3年平均带壳果鲜重最高,为0.211±0.016kg,并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出仁率在30.2%~34.3%,这与澳大利亚的水平基本相同,其中澳洲坚果品种333的果仁均重、出仁率均达到澳大利亚产区坚果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澳洲坚果品种鉴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洲坚果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培育及引进品种命名的标准不统一,对澳洲坚果种植户鉴认或引进澳洲坚果品种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设在瑞丽、普洱、景洪等地的澳洲坚果品比点中的40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推荐的品种特征及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为指南,对4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和果实的相关特征性状(叶片轮生情况、新梢颜色、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缘波形数、叶缘刺、果颈特性、果顶尖突起特性、壳果形状、果皮质地、腹缝线、果斑纹分布、壳果白点分布)进行了鉴别分类,结果表明:在兼顾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条件下,使用了5个叶片及4个果实特征因子后,40个澳洲坚果品种得到很好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澳洲坚果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澳洲坚果的引种、品种选育、繁殖技术、栽培生理、栽培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综述中国澳洲坚果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与国外澳洲坚果科研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并对澳洲坚果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陆超忠研究员与贵州省研究团队,通过对贵州省32个热区县的实地考察,编写并提交了"贵州省澳洲坚果产业调研报告"和《贵州省澳洲坚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给贵州热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同时对贵州省澳洲坚果产业调研及种植区域规划,进而确定澳洲坚果适宜栽培的区域与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澳洲坚果产业调研及种植区域规划,充分考虑各地对澳洲坚果栽种历史、现状及澳洲坚果的适宜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澳洲坚果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及介绍适宜种植品种,旨在扩大广西优质澳洲坚果品种的面积,优化澳洲坚果品种结构,提高澳洲坚果的产量和品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形成品牌效益。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国家坚果育种计划培育出20个新的优良品种。在澳洲坚果品种商业化种植之前,该计划已经进入最后试种阶段。该计划采用澳洲坚果商业品种和野生品种作为新品种的育种基础材料,目前这些新品种在澳洲坚果主产区试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花粉的生活力,筛选适合的检测方法,以6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新鲜花粉为材料,并用形态测定法、联苯胺染色法和蓝墨水染色法3种方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在显微镜下观察,澳洲坚果花粉粒均呈现三角形或近三角形,颜色呈灰色或灰褐色。其中,形态测定法是根据花粉的形状来检测生活力,准确性低;蓝墨水染色法染色后颜色不易分辨,不适合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检测;联苯胺染色法测定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效果最佳,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花粉萌发率在72.50%~90.63%之间,其中以Kau的花粉生活力最高。因此,推荐联苯胺染色法是测定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较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产量形成与品种光合特性密切相关。为了阐明澳洲坚果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筛选产量相关因子辅助坚果品种选育。采用6个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澳洲坚果品种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澳洲品种OC光合效率最高,夏威夷品种695光合效率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阻止值SLR、可变荧光Fv、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总叶绿素含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12、0.896、0.878、0.925、0.958和0.997。叶绿素a含量与胞间CO2浓度Ci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7。总之,澳洲坚果品种OC光合效率最高,澳洲坚果光合特性分析有助于筛选高产品种,叶绿素a含量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可作为澳洲坚果产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花粉的生活力,筛选适合的检测方法,以6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新鲜花粉为材料,并用形态测定法、联苯胺染色法和蓝墨水染色法3种方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在显微镜下观察,澳洲坚果花粉粒均呈现三角形或近三角形,颜色呈灰色或灰褐色。其中,形态测定法是根据花粉的形状来检测生活力,准确性低;蓝墨水染色法染色后颜色不易分辨,不适合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检测;联苯胺染色法测定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效果最佳,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花粉萌发率在72.50%90.63%之间,其中以Kau的花粉生活力最高。因此,推荐联苯胺染色法是测定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较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澳大利亚澳洲坚果协会计划保护野生澳洲坚果,资助资金为75万美元。该为期3年的拯救野生澳洲坚果计划将涉及拯救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的4个澳洲坚果濒危品种。该计划将有利于澳洲坚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澳洲坚果杂交授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澳洲坚果人工杂交授粉试验,总结出澳洲坚果杂交授粉技术:选用当地推广良种作为亲本之一,与地理上相距较远或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采用单交法进行;在已套袋的澳洲坚果小花萼片稍微裂开、花柱准备拱出、花药尚未开裂散出时去雄,去雄要干净彻底,防止产生伪杂种;去雄后第2d上午9:00~11:00柱头较湿润、粘性较大,对已去雄的小花进行人工授粉,授完粉后及时清洁用具,避免不同花粉相互串杂;谢花后20d左右,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对杂交授粉的小花进行坐果率调查,并疏除靠近杂交果穗的幼果,以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供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澳洲坚果青皮在肥料领域的利用及其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土壤营养状况及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废弃的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发酵成堆肥,以常规化肥施肥为对照,考察不同化肥减量(减少20%、40%和60%)施用配合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增施(15000、22500和30000 kg/ha)模式下的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和质量。【结果】茶园减施20%化肥并增施15000~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均可提高茶园土壤pH,使其达到适合茶树生长的pH范围;同时,茶叶的产量相关指标(百芽重、芽密度、鲜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相关指标(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5)单施化肥的对照组。而减施60%化肥的试验组,即使增施了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对茶园的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亦有不利影响。【结论】减施20%化肥同时增施不少于15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同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可在茶叶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贵州南亚热区冬春季干旱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低、种苗浪费严重、建园成本高等问题,以澳洲坚果Hinde(H2)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植苗时间、植苗方法和苗木类型对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年生营养袋苗于9月采用树盘作集水盘浇定根水加覆盖地膜方法植苗,苗木成活率可达94%以上。该方法建园植苗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新建园生产成本,提高嫁接苗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澳洲坚果在贵州南亚热带的区域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亚热区流域及气候条件将贵州32个热区县划分为12个小区,应用农业气候相似性原理,采用模糊优先选择比方法对澳洲坚果在12个小区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海拔800 m以下,赤水河流域500 m以下区域为适宜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800~1 000 m,赤水河500~800 m,乌江、锦江、阳河流域海拔500 m以下,都柳江海拔800 m以下的区域为次适宜区;其它区域为不适区。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品种的商品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成分均以脂肪为主、含量高达75%以上且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Ca、Zn、Mg、Fe、Mn等矿质营养;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多项营养指标及果仁商品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Purvis(294)、Kau(344)、Own Choice(O.C.)、Keaau(660)、Ikaika(333)的品质较好,而品种Beaumont(695)的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澳洲坚果果仁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1)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10~15 min、150℃焙烤5 min和170℃焙烤4 min,果仁颜色奶白色;(2)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25~40 min、150℃焙烤10min和170℃焙烤6 min,果仁颜色淡黄色;(3)中深度焙烤。130℃焙烤50~60 min、150℃焙烤15 min和170℃焙烤8 min,果仁颜色金黄色;(4)深度焙烤。150℃焙烤20~30 min和170℃焙烤10~14 min,果仁颜色深黄色。通过建立焙烤坚果颜色与焙烤程度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澳洲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国种植的澳洲坚果品种,对我国澳洲坚果主产区9个主要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合澳洲坚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我国目前的澳洲坚果主要推广品种使用桂热5号(Own choice)和桂热6号(900#),在广西、广东和攀枝花等地的辅助品种可使用桂热7号(695#)和桂热8号(788#)等,在云南辅助品种可使用桂热7号(695#)、桂热8号(788#)、344#、660#和741#等。  相似文献   

19.
用电导法鉴定澳洲坚果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年生澳洲坚果的7个品种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叶片与新梢的相对电导率,同时观察叶片冻害症状,然后用Logistic曲线拟合求出拐点温度(即半致死温度tL50),作为各试材抗寒力评价的参考指标,并将7种澳洲坚果的半致死温度tL5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种试材抗寒性顺序依次为:344>O.C>246>741>788>H2>800,在引种栽培方面,可优先选择344、O.C、246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澳洲坚果在贵州南亚热区的栽培现状,分析了其大面积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