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启苗 《农技服务》2006,(11):30-31
全龄省力化养蛋的方法:小蚕1~2龄采用全防干(上盖下垫)1日2回育,3—4龄进行防干(上盖下不垫)1日2回育,5龄采用地蚕或蚕台1日2回育(春蚕用条桑),蚕见熟5%时,利用登蔟剂使其自然上族。其最大优点是简化操作程序,减少给桑回数,科学喂养,在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2004年,缙云全县共有9092户农民从事种桑养蚕,年养蚕种47617张,共生产鲜茧38617担,其中县蚕业丝绸有限公司累计收购达30977担,蚕农收入3887.4万元,户均4275.5元,较上年增加收入34.5%。  相似文献   

4.
养蚕技术关系着广大蚕农的养蚕效益,关系着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如何强化养蚕技术,提高蚕农效益,做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一、彻底消毒防病。认真做好养蚕前后及期中清洗、消毒工作.这是夺取蚕茧稳产高产的关键。蚕儿一旦发病.必须首先隔离病蚕,正确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含氯制荆含氯制剂主要有漂白粉、漂白精、优氯净、防消散、消特灵、氯胺T、强氯安、消毒净等。漂白粉可配成含有效氯1%的溶液对蚕室、蚕具消毒,也可与石灰配成含有效氯2%的小蚕防僵粉以及含有效氯3%的大蚕防僵粉。但漂白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药效不稳定,易吸潮分解,很难掌握有效氯含量,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净、消特灵、强氯安等药剂则克服了漂白粉的这些弱点。如消毒净1袋(100克)加清水25~30公斤,经  相似文献   

7.
<正> 铜梁具福果镇高岩村4社村民叶安勋,从事种桑养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他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刻苦学习养蚕技术,使自己的养蚕技能不断地得到提高,蚕茧生产年年季季获得优质高产。1995年养  相似文献   

8.
<正> 铜梁县司马乡武学村5社养蚕大户周贵全,1993年养蚕13张,产茧526.5公斤,收入4720元。每张蚕的产值比全县平均水平高25.3%。他养蚕的经验是把好四关:一是把好桑树管理关。他坚持每年冬季修枝整形,先用子打去桑树上的干枝干疤,每株留有效条5~6枝。每枝长10~17厘米,在桑芽背方下剪掉.剪口呈45度斜面.使桑树呈伞形,内空外展,通风透光,避免春季发芽后出现干桩和烂枝,修枝后用鲜石灰浆刷白树干;开春后,在桑芽萌发前以施  相似文献   

9.
大棚养蚕具有节省养蚕投资 ,省工、省力、提高养蚕功效 ,提高蚕茧产量、质量的优点 ,是近年来江浙蚕区 ,北方蚕区推进蚕业向高效、优质、产业化发展 ,实现蚕桑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总结应用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隆阳区蚕桑站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 ,大棚养蚕获得了成功。1塑料大棚的建立1.1地块的选择。选择向阳通风、排水通畅、四周无污染源、地势平坦的桑园边建盖大棚。1.2大棚形式。钢架拱型大棚 ,棚高3.5m ,宽6m ,进深6m ,南北为门 ,棚顶开启天窗 ,棚东西二侧簿膜可调节收放。棚内搭建四排蚕台 ,蚕台宽1m ,中间留操…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的春茧收购完毕,蚕农们喜获丰收。该镇蚕农一季亩均收入达3500元,一季养蚕总收入达到1.3亿元。更让人赞叹的是,该产业的主力军竟是一群花甲蚕农,得益于当地普遍推广的"地蚕育"养蚕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郑富彦 《新农业》2001,(7):47-47
春柞蚕小蚕室内保护育是北部蚕区解决春季低温冷害的实用技术之一,已被广大蚕农所接受,深受蚕农的欢迎。但养蚕室、蚕具的消毒技术还没有普及,严重制约着北部蚕区的春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1.小蚕共育技术。①实行小蚕共育,可使蚕发育匀整、健壮,确保蚕儿头数,为大蚕丰产打下基础。小蚕专业户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专养小蚕出售给大蚕户,实行利益调配、利益联接,节省了养蚕工时,由过去的养一期蚕需22~25天,改为只需10~13天,张种产量比原来提高20%以上,实现互惠双赢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抽奖公告     
“蚕茧协会给俺担保贷了款,俺才敢在这大棚里养上了蚕。”秋蚕上山时节,满脸喜悦的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后壮口村蚕妇乔继兰一边采摘丰硕的秋茧,一边激动地说。按照“普及科技,风险共担”的原则,今年当地妇联进村创办了养蚕信用协会,请信用社为216户养蚕会员集体授信,协会集体担保,不但解决了“蚕农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还有效普及了小蚕共育、条桑剪育、地面蚕台繁育等养蚕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低耗、省力、高效的养蚕新法,即小蚕集中共育,分发到户,每个养蚕户建一间约20平方米的标准蚕室,作为饲育3~4龄蚕的中蚕过渡室,到蚕5龄饷食后再利用塑料大棚,采用漏空透气蚕座养地蚕,每日给桑1~2次,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
丛娟 《新农业》2006,(3):53-53
李会远是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四组村民,今年四十一岁,养秋蚕十余年,他所承包的130亩蚕场,连续五年把产超百千粒,产值超2万元。今年在蚁蚕期多雨,病虫害大发生的不利条件下,又喜获丰收,摘茧260千粒,产值两万四千元。李会远在养蚕的活动中,虚心学习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养蚕规律。他的主要做法一是培养树型增加产叶量。蚕场是养蚕基地,柞叶是蚕儿的饲料,李会远把承包的蚕场全部实行小树搬尖,培养中干树型,每年在春夏之交进行柞树剪梢,促使柞树扩枝展冠。经过他修剪的柞树产叶量,比其它蚕场增加一倍以上,有效地提高了饲料报酬率。二是良蛾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