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种子是科技兴农的载体,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主导和带头作用。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加快种子产业发展,是推进优势农产品质量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较大,农村范围也较广,农业发展过程离不开种子产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促进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意见,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5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在农作物种子工作方面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为种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种子管理系统和种子企业再上新台阶、实现突破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将对促进种子产业发展、规范管理行为、稳定市场秩序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力地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彭继宏 《种子世界》2006,(11):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激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如何规范市场准入,加强对种子经营者的行政许可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成为每一名种子执法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谷勇 《种子科技》2010,28(11):14-16
<正>产业因企业而兴。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种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作为市场主体的种子企业功不可没。种子企业已逐渐成为种子选育、生产、推广、流通的主体,为我省品种创新、良种推广、种子安全以及种子商品率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值此全国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之际,探讨如何引导扶持种子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对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李贵喜 《种子科技》2003,21(2):69-70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需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直接带动种子产业的发展,种子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的增收。要抓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加快了种子的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国有种子企业的垄断地位,过去所采用的用行政手段来阻止外地种子“入侵”的办法已难以维系;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种子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种子不仅决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大事;加入WTO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些已成为我区加快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彭继宏 《种子科技》2007,25(2):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颁布以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如何规范市场准入,加强对种子经营者的行政许可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成为每一名种子执法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现结合我们的种子行政许可工作实践,并结合种子许可监督检查活动,与广大种子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