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正>牛新蛔虫病常常通过胎盘内感染的方式侵害牛,母牛采食进感染性的虫卵后,蛔虫幼虫自卵壳内逸出,穿过肠粘膜进入母牛体内,潜伏于组织中。当母牛妊娠时,幼虫移行穿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在胎儿体内移行到消化道,寄生于小肠内。犊牛出生后10~42 d,新蛔虫发育成熟后排出虫卵,虫卵可随粪便散布到外界、发育成感染性幼虫。这种感染性幼虫在晚间和阴雨天及多雾的天气会爬到草叶及食槽上等,被牛食入后而继续  相似文献   

2.
牛新蛔虫与其它动物的蛔虫生活史比较具有特殊性.它必须经胎盘感染.具体感染方式为:寄生在犊牛小肠中的成虫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27℃)和湿度下.经过7—8天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3-15天在卵壳内进行第一次脱化.变为第二期幼虫.即感染性虫卵。牛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透肠壁.移行至肝、肺、肾等器官组织.并在其中进行第二次脱化,变化第三期幼虫.停留在这些组织器官里。当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幼虫即移行到子宫.进入胎盘羊膜液中,进行第三次脱化,变为第四期幼虫。由于胎盘的蠕动作用,幼虫被胎儿吞入肠中发育.犊牛出生后.幼虫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化、长大.经25—31天变为成虫.成虫在小肠内可生活2—5个月.以后逐渐从宿主体内排出。另外.幼虫也可从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肺.以后沿一般蛔虫的移行途径转入小肠,犊牛出生时小肠中已有成虫.所以称之为犊牛新蛔虫病。  相似文献   

3.
1犊牛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牛的生长发育迅速,也是最易发病的时期,这阶段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重点做到“三避免”,“五不要”。“三避免”即出生时避免母牛难产导致犊牛窒息;避免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拱背、翘尾作排粪状而不能排粪;避免犊牛出生后脐带断端感染细菌而发生炎症。“五不要”即犊牛的抵抗力较弱,不要忽视消毒,给病菌创造入侵之机;  相似文献   

4.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即可随乳汁或其他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新生犊牛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  相似文献   

5.
犊牛大肠杆菌病即犊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在动物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随乳汁或其它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新生犊牛在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道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和子宫内感染,脐带感染也有发生。本病多发于2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1发病症状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类型。1.1败血型也称脓毒型,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犊牛。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程短,犊牛经常在发病后1天内死亡。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伊维菌素微量给药,杀灭母牛体内感染的蛔虫幼虫,以达到保护犊牛,使之免遭感染的目的,选感染蛔虫幼虫的怀孕母牛56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药,试验组在母牛怀孕238—245d时,用伊维菌素以20μg/kg.bw剂量,皮下注射。经对两组母牛所产犊牛调查,对照组所产28头犊牛全部感染蛔虫,试验组产的犊牛有3头感染,25头未遭感染。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用伊维菌素微量给药,杀灭母牛体内感染的蛔虫幼虫,对犊牛的保护率为89.29%(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采用此法预防犊牛感染蛔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新生犊牛异物性肺炎是多种牛肺炎的一种,多由于母牛难产、羊水进入犊牛气管和肺内后引起或犊牛出生后哺乳时导致乳汁进入气管而造成的一种犊牛呼吸道疾病。笔者在诊疗过程中遇到一例典型的新生犊牛异物性肺炎病例,现将诊疗体会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引发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在犊牛养殖过程中,犊牛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腹泻发病初期,要及时查明引发腹泻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犊牛腹泻也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从母牛妊娠开始,注重母牛日常的科学喂养,提高母牛的身体素质,同时提高胎内犊牛的抗病能力,出生后,犊牛要及时的吸入初乳,可以有效降低犊牛发生腹泻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初生犊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3天的犊牛,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 犊牛发生大肠杆菌病的原,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子宫及脐带也可感染。由于初生犊牛体质较弱,对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和一些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阴雨和潮湿等恶劣的条件和犊牛出生后不能及时吃到初乳等不良饲养条件下,均可促进本病发生。当怀孕母牛缺乏营养,维生素和蛋白饲料等不足,也可导致犊牛发病。患病犊牛病初,体温升高至39.8℃  相似文献   

10.
犊牛大肠杆菌病即犊牛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就可以随乳汁或其它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新生犊牛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道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也有发生。本病多发于2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1发病症状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和饲养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1.1败血型也称脓毒型。该类型潜伏期很短,常于发病后1d内死亡。主要发生于产后3d内的犊牛。大肠杆菌经消化道…  相似文献   

11.
(1)清除犊牛口、鼻黏液。以免影响犊牛的呼吸。并除去脚上的脚质块。(2)断脐:在距腹部4~6cm处用消毒的绳子扎紧。再在结子下方1~1.5em处剪断.然后用碘酒敷于断端,并用布包扎,以防感染。(3)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黏液,以利于牛犊呼吸器官机能的提高和肠蠕动。胎液中含有某些激素,能加速母牛胎衣的排出。(4)犊牛出生后半小时内一定让其吃上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抗体.可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体弱的犊牛要人工辅助哺乳.直到自己会吃乳为止。(5)检查母牛胎衣是否正常。检查后要立即拿走胎衣,以防母牛吃掉。(6)冬季出生的犊牛,除了做到上述护理措施外,还要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但不要点柴草生火取暖,以防烟熏犊牛患肺炎疾病.  相似文献   

12.
1发病诱因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随母牛乳汁和其他污物进入犊牛胃肠道。当新生犊牛抵抗力不强,特别是未获得初乳抗体的犊牛或发生消化障碍时,便可引起发病。母牛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致使乳汁质量不佳,牛舍卫生条件差、小气候变化剧烈等应激、不利因素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传播。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舍饲期间,且多呈地方性流行,而放牧季节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3.
<正>1牛典型寄生虫性胃肠炎1.1肉牛的寄生虫性胃肠炎这种病在春季出生的犊牛中不常见,因为大多数感染性幼虫被成年母牛所摄食,而成年母牛有足够的免疫力来防止幼虫在体内进行发育和繁殖产卵。在此季节的早期,传播寄生虫的犊牛太小而不能摄食牧草。因此直到9月或10月当犊牛被断奶、治疗和圈养时,感染性幼虫数仍未达到高峰。与此相反,秋季出生、在次年春季断奶的犊牛由于按照和后备奶牛一样的方式进  相似文献   

14.
1.1清除黏液 当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鼻内的黏液,让其顺利呼吸。其次是擦净体躯上的黏液,特别是气温较低时,以免犊牛受凉。如母牛正常产犊。母牛立即舐食而无需擦拭,这样将有助于刺激犊牛呼吸,加强血液循环。并且由于母牛的唾液酶的作用也容易将黏液消除干净。为了使母牛更好舐食,亦可将麸皮擦遍犊牛的体躯,以便更易舐净。  相似文献   

15.
犊牛拉稀病(犊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幼小犊牛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危害性较大。一、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母牛膘情不好,犊牛在胎儿期发育不良,产后体格不够健壮而感染发病。犊牛出生后,因护理不当,如受冷受潮、未吃初乳、饥饱不均、缺乏微量元素,或运动较少、缺少阳光和新鲜空气,以及卫生条件太差、犊牛舔食异物、饮用脏水等都可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6.
犊牛的饲养应从母牛的怀孕后期就予以重视,若母牛怀孕后期营养不足,则犊牛出生后体弱,不易饲养。  相似文献   

17.
犊牛新蛔虫病的病原体为无饰科牛新蛔虫(NeoaHcearis rieulorum),寄生于犊牛小肠内引起发病,严重影响犊牛发育。为了弄清本病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对黔西县城关镇及其附近的甘棠、纸厂和谷里区的六个乡镇、16个村民组的52头犊牛(黄牛犊13头、水牛犊39头)进行了粪检,检出率为36.5%,其中1—7日龄的感染率最高,占66.6%,可见本病生前感染较为严重,即新蛔虫侵袭性虫卵感染怀孕中后期母牛后,经胎盘进入胎体内发育而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指正在吃奶的小牛出现拉稀的一种病症,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牛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原因1.饲养管理不当,如母牛产前营养不良致使犊牛体弱,抵抗外感能力差;母牛乳房不干净,使奶质不卫生;或喂犊牛患乳房炎母牛的奶汁均可导致感染。2.细菌性感染。如犊牛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3.病毒性感染。如犊牛感染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常和细菌混合感染。4.应激反应。如犊牛突然受冷或受热刺激,引起寒泻和热泻;噪音过大、饲喂过饱也可…  相似文献   

19.
用高加索品种牛进行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硒缺乏能使母牛的发病率增加:约有75%的母牛发生胎盘停滞、急慢性子宫内膜炎、发情延迟、重复授精(达4~5次)、流产。新生犊牛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犊牛患白肌病。新生犊牛患营养不良的达10%。犊牛出生2~3d后发生呼吸...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原因犊牛腹泻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以出生1月龄内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犊牛自身免疫力低下。新生犊牛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犊牛出生后没有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或及时吃到初乳,但由于妊娠母牛营养不良,造成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腹泻。②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