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果实套袋后,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果面细净,光洁,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新品种梨黄金、绿宝石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梨果实套袋后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 同时,袋内形成一个微域环境,其湿度较大,变化幅度较小,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分不均引起的裂果并可有效隔离大部分蛀果害虫的侵入,如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另外,梨果实套袋后对果实的黑星病、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隔离作用以及减少果面的尘土污染和一定量的农药残留.套袋后的梨果市场大了,售价高了,经济效益好了.  相似文献   

2.
正套袋梨果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细净、光洁,同时,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但是梨果套袋也存在一些弊病,值得我们注意。1梨果套袋存在的问题1.1原有风味下降,含糖量降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果实套袋后,原有的风味和含糖量降低。据报道,鸭  相似文献   

3.
果实套袋是生产高档黄花梨果实的有效措施。但笔者在前几年试用的各型纸袋结果不理想 ,主要是因纸袋透光性差 ,影响了果实的正常着色 ,且脱袋后果实极易受擦伤变黑等 ,降低了果实内质 ,另外 ,纸袋成本高 ,套袋速度慢 ,确定成熟与否较难。为此 ,近两年我市果树专业技术协会经试验后 ,生产、推广了 2 0 0多万只梨果专用塑膜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黄花梨套塑膜袋的效果1 1 有效防止果实病虫害 ,减少畸形果、腐烂果 ,降低损耗 与不套袋相比 ,对轮纹病、黑星病、梨木虱、黄粉蚜、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椿象、梨虎、胡蜂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早熟梨果实套袋试验表明:对早熟梨实施套袋,可以显著地改善果实品质,尤以对外观品质的作用显著。套袋果实的果面都较对照的果实光滑,果点较小,锈斑面积小。可见,套袋是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生产无公害梨产品的有效途径。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低于对照果,风味稍变淡,内在品质不如对照果,在生产上可采取多施有机肥、根外追肥、适当晚采、采前去袋等措施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套袋纸质的选择应根据品种而确定:‘翠冠’梨选择以台湾好果袋、山东爱农果袋等质量较好的双层纸袋为好。梨套袋时间也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果点大而密、颜色深、锈斑严重的应该尽早套袋;果点小、颜色淡、锈斑轻的品种套袋时期可适当晚一些。‘翠冠’梨适宜的套袋时期一般以谢花后30 d为宜。  相似文献   

5.
梨果套袋后可避免果实与农药直接接触,并能有效地防止桃小、梨小、苹小、白小等食心虫危害,减轻梨黑斑病、黑星病、轮纹病的发病程度;但袋内阴暗环境也给喜阴的害虫如黄粉虫、康氏粉蚧、梨木虱、蝽象、梨叶锈螨等入袋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场所,特别是在连续使用不具备防虫、杀菌功能果袋的情况下危害更严重。因此,套袋梨园病虫种类、用药种类等都有别于无袋栽培的梨园。  相似文献   

6.
日韩梨全园套袋技术的应用,阻挡了传统病虫对果实的危害,致使以前重点防治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梨炭疽病等果实病虫害成了兼治对象,而为喜欢阴暗潮湿环境的梨黄粉蚜和康氏粉蚧提供了适宜条件,导致它们成了危害梨果实的重要害虫。由过去的潜在优势种转化成了现在梨园的优势种。另外,果实套袋影响了果皮叶绿索以及各种激素的合成,降低了果实通过根系对钙、镁等无机元素的吸收,造成了果实苦痘、缩果等生理病害的加重发生。同时因套袋引起的日烧、红点、皴皮等影响果实外观质量的隐性病害日益加重。日韩梨属砂梨系统,砂梨系统的品种较易感黑斑病,所以黑斑病成了新建梨园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套袋处理对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梨树果实生长期间进行套袋处理 ,是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梨的主要措施之一 ,它既可防止病虫、鸟等侵害 ,又可减少农药的污染残留 ,还可使果皮着色一致 ,从而改善果实的品质。试验表明 ,相对于未套袋的梨果实 ,套袋果果面光洁鲜艳 ,无锈斑 ,无日灼 ,污染少 ,果点小 ,但果个变小 ,风味稍淡 ;4种纸袋中 ,双层纸袋的效果好于单层纸袋  相似文献   

8.
南方早熟梨果实套袋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南方早熟梨绿皮品种果实的外观品质,以‘新世纪’、‘翠冠’、‘蜜雪梨’为试材,开展果实套袋综合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梨绿皮品种对内、外袋类型和质量要求较高,内袋以采用F-PK2小林牌或台果牌小蜡袋、外袋以采用外黄过蜡里黑双层纸袋效果最佳,谢花后15-25 d套小蜡袋,可完全阻止果面锈斑的产生,果皮色泽一致,为最佳套袋时间;套袋次数以二次为好,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效果明显;套袋前清洁果面应规范使用农药,宜使用水剂或粉剂,避免使用乳剂等,以免诱发果面锈斑。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树果实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其中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最严重,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为害桃最严重. 1 为害症状 1.1 桃小食心虫 幼虫多从果梗基部或果顶部蛀人,蛀人后在果面有针尖大小的侵入孔,蛀孔流出露珠状胶质滴,胶质干涸后呈白色蜡质膜,而后果面...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翠冠梨果皮特征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翠冠为南方主栽梨品种之一,自然生长状况下果面极易形成锈斑,严重影响其外观品质。通过对翠冠梨进行不同类型果袋的套袋处理,系统定量研究了套袋条件下果皮的形态特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无绣果和少绣果的比率,增加了果面亮度,改善了果实外观色泽,减小了果点直径,减淡了果点色泽。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套袋使果面光洁平滑,龟裂程度远小于未套袋果面。套袋处理普遍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透光袋显著提高了果肉石细胞含量。在外观品质改善上以双层透光蜡纸袋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今后对翠冠梨果实袋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翠冠梨在丽水市莲都区种植,因前期降雨偏多,会发生大量的锈病和黑星病,经摸索可通过果实套袋促进果实发育,实现果面光滑、色泽鲜丽,减轻病害,提高商品价值,增加经济效益等作用,是提高优质梨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果实套袋后可改善果实的外观形象,果面干净整洁;减少尘埃及农药对果面的污染;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及夏季高温日灼危害;贮藏中软化果和腐败果降低;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其具体套袋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桃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桃小)在苹果、梨、桃、石榴等套袋园危害普遍减轻,但未套袋园、无法套袋园,以及管理粗放园,该虫的发生有趋重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1为害特点桃小以幼虫蛀食果实。刚孵化的幼虫主要从萼洼和果面蛀入果内,部分从梗洼处蛀入,蛀果孔针尖大小,不易识别。幼虫蛀入果实后,从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翠冠梨品种套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果实套袋后的微域环境效应,套袋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耐贮藏性等性状的影响,套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不同效果,展示了梨免套袋栽培的方向,为翠冠梨套袋生产中果袋的选择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品种苹果、梨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口感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面光洁、鲜亮、色泽均匀一致,但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口味淡,和未套袋苹果相比差异极显著.而套袋梨颜色淡、鲜亮、果皮光滑、果点不明显、口感细腻,虽然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但二者未达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套袋对鄂梨2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于谢花后20、30、40、50、60d对鄂梨2号[中香×(伏梨×启发),Pyrus pyrifolia Nskai.cv.Eli No.2)]进行套袋处理,结果表明,套袋时期越早,果皮越厚,果面亮度值越高,L值越大,同时果点覆盖值越小,单位面积果点数越少,果面越光洁,外观越漂亮。套袋时期越早,果实平均单果质量有降低的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TA)、可溶性糖(SS)含量降低,风味变淡;同时果实SSC/TA、SS/TA、果肉硬度有增加的趋势。各时期处理果实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价得出,鄂梨2号最适宜的套袋时期为谢花后30~40d。  相似文献   

17.
阚知 《落叶果树》2001,33(6):22-22
套袋是防止农药污染、改善果面颜色的有效措施 ,也是生产绿色果品的重要手段。但近几年 ,砀山梨套袋起伏较大 ,其原因是套袋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果农望而却步。1 套袋后果实偏小套袋后果个达不到标准。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果柄被袋上的铁丝缢伤 ,供应果实的养分受阻 ;二是套袋时果柄被轻微扭伤 ,虽未造成果实脱落 ,但果柄维管束受损 ,营养运输迟缓 ;三是单株套袋太多 ,影响了光合作用。2 果面黄绿不匀白黄色的果面上有成缕或成片的浅色绿痕。主要是因纸袋质量不好 ,一般木浆纸袋较好 ,草浆纸袋为劣。有的纸袋系木草双浆混制 ,密度不均 ,透…  相似文献   

18.
套袋对黄金、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袋是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梨的主要措施之一,它既可防止病虫、鸟等侵害,又减少了农药的污染残留,还可使果皮着色一致,从而改善了果实的品质。试验表明,相对于未套袋的梨果实,套袋果果面光洁鲜艳无锈斑,无日灼;污染少,果点小,但果实重量有所减轻,风味稍有变淡;4种纸袋中,双层纸袋的效果好于单层纸袋。  相似文献   

19.
套袋梨果实表面的"黑点"主要由套袋梨黑点病、果面褐斑病、药害、康氏粉蚧引起,分析了这4种主要"黑点"类型的表现特点、形成原因或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生产优质套袋梨果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主栽品种紫花杧为试材,探讨不同果袋类型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套袋可大幅度降低采收果的果面流胶和雨水污染,极显著地降低果面虫伤率.套袋可改变采收时的果面颜色,但不同果袋类型间存在差异.后熟完成时,果面均为品种固有颜色,不因果袋种类而改变.套袋能促进果实后熟转黄和果色均匀,能显著降低炭疽病的病果率,但不同果袋对蒂腐病的防效存在较大差异.套袋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减轻果实失重.供试品种用外黄内黑复合纸袋套袋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