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生产技术的掌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具有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抗逆行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用Century作母本,99-4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大豆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8001。  相似文献   

3.
豫东平原大豆品种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依据选好良种是大豆的前提。如何选择品种,一是要看有没有参加由农业部门组织的区试生产试验;二是要看是否通过了国家和省、市级品种审定。没有通过正规区试和审定的品种,不可盲目引种。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审定推广的品种 选择的品种必须是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通过国家审定,推广区城包含我省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4号原代号商丘225,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用76064—0—1—0-0—H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并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为豫豆14号。二、产量表现:19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共63点次,平均亩产155.2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2%。1992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示范,11个点亩  相似文献   

6.
“濮豆6018”大豆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豆2004003号),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05004号)。  相似文献   

7.
一、品种选择 选择经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的种子。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相似文献   

8.
吉林33号大豆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33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于1983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以所内选育为主,结合南育,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公交8424—31。其特点中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1995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1 品种来源晋豆16号原名晋大28号,由山西农业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于1978年以(晋豆1号×日本大白眉)×(132×7213)两个杂交后代进行复式杂交,经系谱选择于第4代选出稳定品系,品系号为7847—10—1—1。1991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豆16号。  相似文献   

10.
<正> 科新3号大豆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通过化学诱变技术结合系谱选择方法培育而成。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 1、特征特性 春播株高100厘米左右,夏播80厘米左右,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有效分枝3~5个,株形收敛,椭圆形叶,紫色花、灰茸毛、浅黄色荚,3粒荚居多,籽粒圆形,种  相似文献   

11.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2.
<正> 大豆新品种的生产鉴定是良种选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研究经过连续10年172个点次试验,引进并鉴定了省内外20多个育种单位培育的38个大豆新品种(系),其中有16个新品种表现突出,先后得到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认定。推广这些品种对改变我省大豆低产状况已经起到和将要起到显著的作用。一、鉴定概况大豆品种的生产鉴定是从1981年开始的,10年间共进行了四轮。每个参试品种一  相似文献   

13.
郑豆04023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于2004年以豫豆27为母本、郑920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以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型为主攻方向,经多年连续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2009—2010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50.6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6.22%,达显著水平。2011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659.5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8.40%,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籽粒外观商品性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性强,适应性广,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前不处发布公告,决定停止推广原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竹系26筀50水稻品种、丰抗2号等36个小麦品种、丹玉6号等34个玉米品种、豫棉一号等50个棉花品种、铁丰18等32个大豆品种、西南302等8个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5.
“荷豆13”是山东省荷泽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属黄淮夏大豆中晚熟高产品种。生育期150天,株高53.14厘米,单株平均有效结苹数30.86个,百粒重22.38克。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豆2005012)。  相似文献   

16.
将辽宁省1990年以后育成并审定的大豆品种称为新品种,1989年以前育成审定的称为老品种。对新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分析14个订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其遗传变异度。结果表明,新老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存在很大差异,差异较大的是分枝荚数,其次是3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新品种比老品种在籽粒抗病虫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北豆29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1998年以选育早熟、优质及高产、抗病、适应性广为育种目标,以高油品种垦鉴豆28号为母本、北豆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育成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品种。于2004年F6代决选稳定株行,决选编号华疆3399,2005年鉴定试验,2006、2007年区域试验,2008年生产试验。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垦审豆2009008号。  相似文献   

18.
高产大豆新品种北豆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豆9号原代号北02-928,是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科研所通过有性杂交,系谱和系统选择结合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座荚率高,高产稳产,商品性好,2007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9.
苏豆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苏审豆200803)。该品种适宜在我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夏大豆栽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外贸出口优质品种加以推广。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14,(11):9-9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10月16日发布《关于停止推广部分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公示》.拟停止推广国家审定的129个稻、玉米、棉花、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