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茶树油粕提取物对香蕉采后主要病害炭疽病的防治作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茶树油粕粗提物的水提取方法,并以茶皂素为对照,研究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离体生长和香蕉果实活体接种致病斑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以料液比1∶7(m∶V),在85℃条件下,将干燥的茶树油粕浸提2~2.5 h,或95℃条件下浸提1.5 h,粗提物的提取率较高,可达50%以上。获得的水粗提物可抑制离体培养的香蕉炭疽病菌的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当浓度≥0.2 mg·mL-1时,抑制率可达100%;而其10倍浓度的茶皂素(2 mg·mL-1)才具100%的完全抑制效果。茶树油粕水粗提物处理香蕉果实后,可显著抑制活体接种果实炭疽病病斑的扩展,而同浓度的茶皂素没有明显抑制效果。初步研究表明,茶树油粕水粗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和活体控制效果显著优于茶皂素,说明粗提物中含有除茶皂素之外的抑菌活性组分,且起主要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青香蕉进行冷激(6℃,4 h)和热激(53℃,5 min)处理后,采用不同提取物料状态(干粉、鲜品)、不同提取方法(80%乙醇和冷、热水提取法),研究青香蕉果皮和果肉提取物对香蕉、芒果和番木瓜三种热带水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并筛选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青香蕉果皮和果肉的80%乙醇提取物对三种水果炭疽病菌均没有抑制效果;鲜品水提物的抑菌作用优于干粉水提物;青香蕉果皮水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热激处理能增强果皮冷、热水提物对芒果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青香蕉果肉水提物对三种水果的炭疽病菌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而热激处理可增强果肉冷、热水提物对三种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冷激处理后,只有热水提取物表现出了对三种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经热激处理的青香蕉鲜品水提取物对三种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本研究结果对于了解香蕉采后病害系统防御机制及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理论的扩展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香蕉冠腐病又称白霉病,是香蕉采后及运输期间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部分地区达86%的发生率,高居采后病害之首。即便是在施用防腐剂、密封包装条件下,香蕉冠腐病仍然是最常出现的病害。发病原因:引发香蕉冠腐病的病原较为复杂,国内外已报道有10多个属,而国内报道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原为串珠镰孢(图1)、亚粘团串珠镰刀、半裸镰孢霉和双胞镰孢(图2)等4种伤痍菌类镰刀菌,其中半裸镰孢霉致病力最强。采后贮藏半月左右,病菌最先从果轴切口等伤口  相似文献   

4.
香蕉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炭疽病是香蕉采后一种重要病害,生物防治香蕉炭疽病成为研究的热点。此文介绍了香蕉炭疽病的主要症状及概述了两种不同方式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一,利用生防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等)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生防菌主要是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附着孢的形成有影响。其二,从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中艾蒿、大茴香、丁香、花椒、桂圆等植物的活性物质对香蕉炭疽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后,提出生物防治香蕉炭疽病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究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与不同浓度(5、10、15、20 mmol/L)的钼酸铵结合使用对冬枣果实采后黑腐病和青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钼酸铵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钼酸铵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生防效果影响不同,其中美极梅奇酵母菌与较低浓度(5 mmol/L)的钼酸铵溶液结合使用时对冬枣果实黑腐病和青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美极梅奇酵母菌在含有5 mmol钼酸铵的NYDB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以及冬枣伤口上的生长都未受到明显的抑制。因此,美极梅奇酵母菌与钼酸铵结合使用在控制冬枣采后贮藏中的病害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红树内生细菌AmS2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板对峙结合生长速率法测定分析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及其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并对其甲醇粗提液的防病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及其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菌带宽分别为12.0 mm和11.5 mm;毒力测定结果表明,AmS2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07 6 mg/mL和1.902 8 mg/mL;AmS2菌株的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加大,防治效果不断提高,当AmS2甲醇粗提液使用浓度为4.0 mg/mL时,对接种香蕉炭疽病菌10 d后的防治效果为79.83%。  相似文献   

7.
防病治虫     
广西北海市于秀坤问:我育的槟榔苗其叶子长许多白斑,有的已经叶枯死亡,不知这些白斑是不是病菌所引起的病害。如果是,怎样防治?答:白斑是炭疽病菌引起的炭疽病。炭疽病不仅为害叶片,而且花序、果实上也可发生,还可引起芽腐和死苗,是一种应引起重视的病害。叶片初期受害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小点,后变褐,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略具轮纹,病  相似文献   

8.
柑橘储藏病害包括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两种类型,前者系柑橘在储藏过程中由多种真菌寄生所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青(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后者又叫生理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与果实生理活动不相适应等非病菌因素所引起,常见的有油斑病、褐斑病、水肿病、枯水病。二者均造成果实腐烂变质,对柑橘采后效益影响极大,在柑橘储藏上务必引起果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不同钠盐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黑果枸杞(Lyciurn ruthenicum Murr.)种子在不同钠盐(NaCl、NaHCO3、Na2CO3)溶液中萌发情况的研究,旨在探明黑果枸杞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NaHCO3和Na2CO3溶液及其导致的高pH溶液环境对黑果枸杞种子的毒害作用明显小于Na 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对NaCl的耐盐临界值为90.7 mmol/L,极限值为242.2mmol/L.不同钠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胚根和胚芽的受抑制大小顺序为,中性盐NaCl胁迫:胚根<胚芽;碱性盐NaHCO3和Na2CO3胁迫:胚根>胚芽.  相似文献   

10.
大豆炭腐病是大豆重要病害,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本试验研究了引起大豆炭腐病病原菌菜豆壳球孢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35℃;pH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5;在含有120 mmol/L KClO3的PDA培养基上呈致密型生长类型.用蔗糖、PEG 60...  相似文献   

11.
评价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的抑杀作用,优化其防治菠萝黑腐病方法,为病害防治提供实用技术。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黑腐病菌的生物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咪鲜胺对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菠萝果实为材料,评价咪鲜胺在不同使用浓度和不同浸果时间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以优化其使用技术;测定处理后菠萝果实风味指标和咪鲜胺在菠萝果实的残留,明确咪鲜胺对菠萝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 μg/mL;0.05 μg/mL咪鲜胺可抑制芽管分化形成菌丝,从而严重抑制病菌的生长发育过程。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28℃贮藏8、12、16天时,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0%~75%,防控效果稳定;处理后2 h、1天、2天、3天、4天、5天,咪鲜胺残留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处理后8、12、16、20天,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可有效防治菠萝果实采后黑腐病,保持菠萝果实的品质,不影响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B68发酵滤液对香蕉冠腐病菌致病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活体内外半裸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活性分析,明确了其侵染青香蕉果实后会引起为明确香蕉冠腐病菌致病酶的变化情况以及B68发酵滤液对致病酶的影响,对活体内外半裸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活性分析,在其侵染青香蕉果实后,会引起被侵染组织内产生高活力的果胶甲酯酶果胶裂解酶类(PML、P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而不产生果胶水解酶类。病菌活体外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高于活体内产生的酶活。采用体外诱导培养的方法,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B68发酵滤液在各浓度下均显著抑制半裸镰刀菌活体外果胶酶类(PG、PMG、PME、PL、PML)和纤维素酶类(Cx、β-glucosidase)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研究目的是为使用芽孢杆菌菌剂防治香蕉冠腐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严格控制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真菌引起的炭疽病对减少热带水果工业的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阿拉伯胶(GA)(10%)、柠檬香草精油(LG)(0.05%)、肉桂精油(CM)(0.4%)及其复合组分在试验条件下对离体与活体香蕉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0.05%的LG和0.4%的CM对于引起香蕉和番木瓜炭疽病的两种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usae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分别具有抑制活性;单独GA处理并未表现出抑菌活性,但将0.05%LG、0.4%CM与10%GA混合处理则具有较大的抑菌活性;在各处理中,以PDA培养基中加入10%GA及0.4%CM的处理对C.musae和C.gloeosporioides这两种病原菌抑制活性最显著,对于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4%和70.0%,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8%和85%。活体试验结果也表明,10%GA结合0.4%的CM处理具有最佳的作用效果,对C.musae和C.gloeosporioides的抑制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对人工接种的香蕉和番木瓜炭疽病导致的腐烂抑制率分别为80%和71%。品质评价的试验结果也表明,10%GA结合0.4%CM的涂膜处理具有良好效果,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均表明该处理可显著推迟果实的成熟。上述结果表明,10%阿拉伯胶结合0.4%肉桂精油处理可以作为控制诸如香蕉和番木瓜等常见热带水果采后炭疽病的生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菜豆炭疽病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6):203-205
菜豆炭疽病抗病育种工作重中之重是抗原亲本的筛选。抗性鉴定多采用苗期接种鉴定,国内外业已有报道,为使抗性鉴定更准确,更简便易操作,在相关报道的基础上,针对炭疽病菌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培养基培养的炭疽病菌等诸多因素与致病力的相关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炭疽病菌在21~23 ℃的MA培养基上培养15~20天,以2.56×106个孢子/ml接种浓度,病斑出现早,病菌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芒果炭疽病、蒂腐病和疮痂病是芒果种质的重要病害,给中国各芒果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而抗病品种选育是防治芒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为评价新引进的芒果种质对炭疽病、蒂腐病、疮痂病的抗性水平,采用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对56份芒果种质果实的3种病害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56份种质资源中,高抗炭疽病种质5份、中抗炭疽病19份、高感炭疽病4份,高抗蒂腐病16份、中抗蒂腐病26份、高感蒂腐病1份,高抗疮痂病1份、中抗疮痂病17份、高感疮痂病4份,对3种病害均有抗性的种质资源7份。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新引进的一些种质资源对芒果炭疽病、蒂腐病、疮痂病的抗性情况,为进一步地依托供试种质开展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香蕉枯萎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诱导及其对香蕉组织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以5 种不同碳源诱导香蕉枯萎病菌4 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race4,FOC-R4)产生细胞壁降解酶(CWDEs)。结果表明,以麸皮和果胶为碳源,可在活体外诱导FOC-R4高产纤维素酶(包括内切葡萄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和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测定表明这两种酶对不同香蕉品种假茎组织均具有降解破坏作用,其中果胶酶的降解能力比纤维素酶的强。感病香蕉品种经果胶酶液处理24 h后释放的还原糖量约为抗病品种释放的1.82倍,反映了不同抗、感香蕉品种对FOC-R4的敏感性和抵御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主要病害及防治:花瓣灰霉病花瓣上着生黑色霉点,霉点上可看到菌丝体。炭疽病叶片长出大型黑褐色或淡褐色椭圆形或不定形病斑,病斑上有黑褐色或粉红色同心圆小点。白绢病病菌侵入根及叶片,造成根腐或叶片软腐。受害部位及植株上长出白色菌丝,后转为褐色的菌核颗粒。细菌性软腐病叶片出现浸渍状斑点,面向光源斑点呈现透明状。灰霉病、炭疽病、白绢病等真菌性病害,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锌锰乃浦、炭疽立克等药剂。细菌性软腐病施农用链霉素等药剂。主要虫害及防治:蓟马为害花器及幼嫩新叶,花芽萎缩黄化脱落,成熟花苞被害后花皱缩扭曲,花瓣受…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柑橘炭疽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并比较分析了炭疽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的毒力最强,EC50为0.0741 mg/L;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爱苗(15%丙环唑+15%苯醚甲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嘧菌酯悬浮剂、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干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毒力依次减弱。就敏感性而言,柑橘炭疽病菌对25%咪鲜胺和30%爱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剂。因此,在供试药剂中,25%咪鲜胺和30%爱苗具有最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作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9.
正香蕉炭疽病是香蕉贮运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危害严重。为评价短芽胞杆菌菌株FJAT-17214和FJAT-10657的抗菌活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采用抑菌圈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菌株FJAT-17214和FJAT-10657的拮抗活性进行了测定,采用香蕉果实回接法,测定了这2株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根据菌株FJAT-17214和FJAT-10657的形态观察、特异性鉴定和16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枸杞炭疽病又称枸杞黑果病,是枸杞生长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影响枸杞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温度,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降雨加速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病原菌发生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宜温度是2335℃,最适宜温度是2325℃;遇连阴雨病害流行速度更快,雨后4小时孢子萌发,225℃;遇连阴雨病害流行速度更快,雨后4小时孢子萌发,23天内造成全园受害,常年可造成减产损失20%3天内造成全园受害,常年可造成减产损失20%30%,严重时可达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