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鸭瘟(Duck plague,DP)鸭瘟又名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中国1957年首次报道本病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是一种疱疹病毒,又称鸭瘟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绿头鸭高度易感,赤麻鸭中度易感,而针尾鸭不易感。病原存在于病鸭及带毒鸭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排泄物中,肝、脑、脾、食道、泄殖腔含毒量最  相似文献   

2.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鸭业的发展有严重的威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明 《中国畜禽种业》2011,7(4):124-125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准确、快速诊断鸭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3,(10):43-43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头肿大(大头瘟)、流眼泪、腿发软、拉绿屎。一、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所有鸭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相似,但彼此间存在毒力上的差异。病鸭和带毒  相似文献   

5.
<正>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t,DVH)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感染导致的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可引起21日龄以下的雏鸭发生急性肝炎,有的可能腹泻,病死率高达100%,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疫病之一。DHV主要包括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3个血清型有明显的差异,无交叉免疫性。目前中国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鸭肝炎病毒(DHV-  相似文献   

6.
黄河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1-1852,186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等特点。介绍了鸭瘟病毒和鸭瘟诊断方法及鸭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部分地区鸭肝炎流行及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鸭肝炎(Duck hepatitis,D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雏鸭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临床病死鸭呈现角弓反张姿势及剖检病变肝肿大与出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金田 《新农村》2014,(6):26-27
1.鸭瘟 鸭瘟俗称“大头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为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变淡。  相似文献   

10.
1、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鸭、鹅、天鹅、雁等水禽可互相接触传染,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烂死灶.病鸭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眼中的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合,眼挣不开,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11.
卞国宝 《农技服务》2010,27(6):768-768,801
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介绍了鸭瘟的病原、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徐燕 《农家致富》2013,(18):40-4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一、发病及流行病学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该病,以番鸭、麻鸭、绵鸭和天府  相似文献   

1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区一蛋鸭场饲养3000多只蛋鸭,200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亡240多只,诊断为鸭瘟。  相似文献   

14.
<正>鸭瘟又名大头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血管损伤致使组织、体腔出血、消化道黏膜损害、淋巴器官病变和实质器官退行性变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Duck infectious serositis),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特征性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输卵管炎等,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于2017年9月接诊一病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  相似文献   

16.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疗鸭瘟的有效办法,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或喂一些药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鸭瘟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死亡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软弱、下痢、流泪.  相似文献   

18.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大头瘟".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对受传染的鸭群造成毁灭性打击,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前鸭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仍是影响我国养鸭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类疫病,根据我们多年的临诊实践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本文就鸭的主要病毒性疫病及其防制简述如下。 (一)鸭瘟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