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俗话说“满碗饭好吃,满肚话难说”。谈我与《农业考古》,确实有满肚子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特别是对我这个一生工作在电力工业部门的人来说,居然与风马牛不相及的《农业考古》发生了关系,又要多一番话,在纪念《农业考古》创刊20周年喜庆之际,就实话实说,信笔所书吧! 一、缘起关系友人 我喜欢留心报纸上所刊各类刊物目录广告,1986年的一天,偶然从《光明日报》看到所刊是年第二期《农业考古》目录,觉得栏目新颖,内容丰富;不仅考古,而且论今;尤其刊物气魄之大,容量之广,仿佛就是一本大部头书,使我怦然心动,立即写信…  相似文献   

3.
《农业考古》杂志自创刊迄今已达十周年了。光阴荏苒,转瞬间,它就从一个襁褓婴儿长成了十岁的孩子。别看它还是个十岁的孩子,从一个刊物来说,继续不断地办到十年,这是很不容易的。解放前,除了少数几个刊物外,很少有办到十年的,包括许多知名学者办的刊物在内。看来在世界上至今有一个刊物办到了十年的,也都应称之为老牌刊物了。所以,从一个人来说,他只有十岁,还是个儿童;而对一个刊物来说,它就是老牌了,虽然不好说是老人,但,至少可以说,它已经长得相当成熟了。  相似文献   

4.
考古论今又五年——纪念《农业考古》创刊15周年山东省济宁农机研究所周昕《十年回顾——为农业考古创刊10周年而作》发表后,又是5年过去了,《农业考古》又经历了更加辉煌的五年。15年来,伴随着《农业考古》坚定的前进脚步,中国农具史的研究,也不断取得一个又...  相似文献   

5.
周昕 《农业考古》1991,(1):32-47
《农业考古》创刊十年了!这是创业的十年,也是奋斗的十年,更是胜利的十年。十年来,《农业考古》从报刊丛林中的无名小卒,跃居斐声中外的著名学术刊物;从每期容量不足21万字到每期超过60万字,在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大部头学术杂志。可以想见,它的创办人和支持者是不无艰辛的。《农业考古》的创办,为中国农具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从而使农具史的研究,在祖国大地上开出了一遍似锦的繁花。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约在新石器时代的初期,先民们就开始了农耕生活。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我们从磁山一裴李岗文化的大量遗存中,可以看到它已有了初步发展,足证我们的祖先至迟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前便已过着农耕生活,至今有近八千年的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在很长时期里,一直把“以农立国”,作为治国之本。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辛勤耕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和传世的有关农业生产的大量实物,或是现存的有关农学的古代文献,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其中包含着具有深厚历史基础的优良传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历史的长时期里,我国的农业和农学,不仅曾经走  相似文献   

7.
在本刊出版20期之际,承蒙各位专家学者撰文祝贺,特表谢忱,现按来稿先后次序发表。因篇幅限制,有一部份稿件在下期刊出。《农业考古》创刊至今已经整整十个春秋了。回想开创当年,在众多科技史刊物中,本刊还是只丑小鸭,未为大家  相似文献   

8.
刘敦愿教授与《农业考古》──纪念刘敦愿教授逝世周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陈文华刘敦愿先生逝世时,我正出差外地,回来后才看到讣告,心中悲怆不已。一年多来,刘先生的音容笑貌,不时在脑海中涌现,近二十年的交往,他对我的指教和情谊,对《农业考古》的关心和爱护,是无...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连同它的前身《农业工程》问世以来,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是我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取得全面发展的十年;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十年;同时也是农业工程这门科学技术在我国开始生根并快速发展的十年。农业的发展使我国11亿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受粮、棉极度匮乏的困扰,因此,这十年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想十年以前,大多数人对“农业工程”这个词还存有疑问。他们认为“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的意义是明确的,它们是机械工程与水利工程为农业  相似文献   

10.
七、诗画中的古农具如所周知,田园诗是我国历代诗作中最丰富的一部分,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中国即乎是妇乳都能背诵的千古绝唱。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诗词中却包含有丰富的农业科学和农具史料,是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农业史和中国农具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重要资料。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但注意了诗,并且注意了画,注意了其他工艺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1.
六、非专门研究农具的文章涉及到的农具在《农业考古》刊发的大量文章中,许多文章看起来并不是专门研究农具的,但文章内容中论及农具的部分却占相当的份量,有的甚至占了大部分篇幅。十年来共刊发这类文章六十多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更何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熊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客:今年是《农业考古》创刊30周年,我首先代表考古杂志社向《农业考古》、向为《农业考古》的创办和发展付出巨大心血的陈文华先生和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祝贺。《农业考古》创刊于1981年。那个时候我国的科研工作开始回到正轨,中国考古学也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有许多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开拓。《农业考古》正是在这样的背  相似文献   

13.
何光岳 《农业考古》1991,(1):22-31,8
办学术刊物之难有五:一缺资金,筹措经费难;二缺决心,一办到底难;三缺学识,选用优稿难;四缺公正,不讲情面难;五缺胆量,办出特色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在所必行,而各种学术刊物,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形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新景象。大专院校和各地市师专有学报,各省市社会科学院也有院刊、所刊和室刊,各省市、地区社联、科委、科协也有刊物。此外,各学术研究会和学术团体还办有专刊。政府、机关、厂矿、群众团体为了业务需要,也办有学术刊物,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刊物之多,达千余种,是从来所未有的学术昌盛时代。  相似文献   

14.
农业考古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是农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它的成长又反过来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在农业考古这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农业考古》杂志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考古的成就和进步,在这一杂志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12,(1):384-386
2011年9月24日,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编辑部承办,在风景秀丽的青山湖边的星期酒店举办了《农业考古》创刊30周年刊庆庆典暨"农业考古与农业现代化学术论坛"。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纪检组长姜玮主持了庆典板块,万建强副院长主持了论坛板块,毛智勇副院长宣读了贺词贺信。刊庆开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对省领导出席庆典、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24日,江西省社科院主管主办的《农业考古》杂志在南昌举行创刊30周年庆典暨"农业考古与农业现代化"学术论坛。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发来贺信,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刚为刊庆题词,副省长熊盛文出席庆典并作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一1981年,一个崭新的刊物在神州大地上诞生,那就是由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5年6月以前为江西省博物馆)合办的《农业考古》,是一种学术性、资料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刊物,它发扬学术民主,贯彻古为今用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宗旨是“研究我国农业的悠久历史,发扬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总结我国农业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考古》的出刊,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欢迎,四川省巴县农科所孙开铨从《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8.
周昕 《农业考古》2001,(3):1-14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2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作为一个杂志,一个学术杂志,能够坚持20年,而且越办越大,越办质量越高,实在是相当的不容易,何况是在人力和财力都十分紧张 的情况下。我是与《农业考古》相伴成长的。回想20年前,为修订《农具史话》到处收集材料的时候,经朱洪涛先生介绍,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陈文华、张忠宽先生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后,与陈文华、张忠宽先生建立了联系,于是我也就成了《农业考古》的第一批 订阅者和受益者。我的《中国农具史纲及图谱》能够在1998年出版,是从《农业考古》…  相似文献   

19.
洪都论茶叙渊源, 滕王阁下忆古贤. 是与非来由他去, 一杯香茗畅己言.  相似文献   

20.
自1981年《农业考古》问世以来,已经走过十个春秋,整整出版了二十期。她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一个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的后生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其积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和公布了许多农业历史遗产,发表了一大批有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农业考古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交流了国内外农史研究的信息,培养和扶植了一大枇农业考古研究人材,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